中老年常见病帕金森
2020-10-9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脑病科—帕金森病
病人没有手部震颤也可以诊断帕金森病
大家都知道手部静止性震颤是帕金森病的主要症状,一般提起帕金森病就会想到手部震颤。在门诊中经常碰到手部震颤不明显的病人医生也诊断为帕金森病,那么今天大家一起来看看帕金森病的诊断和治疗方面的知识。
帕金森病(PD)又名震颤麻痹,是一种常见于中老年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我国65岁以上人群中患病率为/10万。帕金森病的病因和环境因素、遗传因素、神经系统老化等多因素相关。
帕金森病发病年龄平均为55岁,多见于60岁以后,男性略多于女性。
运动症状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静止性震颤:多为首发症状,多始于一侧手部,静止位时出现或明显,随着运动时减轻或停止,入睡后消失。典型表现是拇指与示指呈“搓丸样”动作,少数患者可以不出现震颤,部分患者可合并轻度姿势性震颤。
(2)肌强直:被动运动关节时阻力增高。肌强直可以使患者出现特殊的屈曲体姿,表现为头部前倾,躯干俯屈,肘关节屈曲,腕关节伸直,髋及膝关节略为弯曲。
(3)运动迟缓:表现为随意运动减少,动作缓慢、笨拙。早期以手指精细动作如解/或系纽扣、系鞋带等动作变缓慢。
(4)姿势步态障碍:有时迈步后,以极小的步伐越走越快,不能及时止步,称为前冲步态或慌张步态。
帕金森病在诊断方面运动迟缓及肌强直或静止性震颤即可以诊断。
尽管以手部静止性震颤的病人较多,但是有些病人仍不出现手部震颤而表现为运动迟缓和肌强直、步态异常。
帕金森病需要和以下疾病相鉴别:继发性帕金森综合征、伴发于其他神经变性疾病的帕金森综合征、原发性震颤等。
帕金森病的治疗主要以药物治疗为主,还有手术及干细胞治疗、康复治疗等。
特色优势介绍
减轻您的负担、减除您的后顾之忧。我们提出:早发现、早干预、闭塞的争取再通,狭窄的争取不闭,这是您和我们短期和长期的共同目标。脑病科(神经内科)形成了诊治内科常见病和多发病的特色医疗,构建了诊治一些疑难疾病的系统方法
医院将开设绿色通道,主要针对急性脑血管疾病、心血管疾病的抢救。脑科将开设溶栓中心,组建溶栓梯队,开展急性脑卒中的规范化溶栓治疗。
专家介绍
刘慧丰副主任医师学科带头人。
出诊地点:门诊二楼
从事临床工作31年余,曾在荷兰留学工作多年。先后在医院神经内科、医院神经内科、中医院神经内科进修。
对内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经验丰富,尤其擅长神经内科疾病及其疑难病、危重病,超早期脑梗塞的静脉溶栓治疗。在专业杂志及核心期刊发表论文多篇。
擅长:脑血栓、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眩晕、球麻痹、面瘫、颈腰椎病、肩周炎、三叉神经痛、头痛、枕大神经痛、坐骨神经痛、耳鸣耳聋、失眠、更年期综合征、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雷诺病、疲劳综合征、运动神经元病、阿尔兹海默病、吉兰巴雷综合征、帕金森病、多发性肌炎、不安腿综合症、重症肌无力、周期性瘫痪、多发性硬化、记忆力减退,高脂血症,高血压等。
以及慢性支气管炎,哮喘,支气管扩张,冠心病,心绞痛,心律失常,胃炎,反流性食管炎,胃、十二指肠溃疡,顽固性呃逆,幽门螺旋菌感染,便秘,腹泻,肾功能不全,糖尿病,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高渗性高血糖状态,甲状腺疾病,风湿及类风湿性关节炎,干燥综合征。
脑病科介绍
医院脑病科建于年,设有脑病科门诊和病房。以中西医结合方法(中药、针灸、西药、耳豆压穴、推拿、足疗等)治疗脑病(急性脑梗、脑血管后遗症的康复治疗、脑供血不足等)。年3月,脑病科与医院针灸科合作共建帮扶,在科室建设和医疗技术方面有了跨越式发展。脑病专家每周到病区查房、讲课,提高了医护人员的技术水平,专家每周对疑难病例会诊,让病人医院专家诊治的待遇,使百姓得到了实惠。
科室家庭(脑病科)
北京市医院
扫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