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叉神经痛的治疗方法汇总

2016-11-21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三叉神经痛又称“天下第一痛”由于反复发作、疼痛剧烈,严重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与工作,被称为最顽固、最痛苦的疾病之一。下面简要介绍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各种治疗方法。对由于肿瘤、血管瘤、囊肿、炎症、多发性硬化等引起的继发性三叉神经痛,治疗还需要针对原发疾病对因治疗。

一.药物治疗

首选卡马西平,约70%患者服药后疼痛缓解,但是一般不能根治,疗效常会逐渐下降而不得不进行性增加剂量,部分患者(约30%)出现头晕、嗜睡、血白细胞下降、肝功能损害、过敏性皮疹等副作用。

二.射频热凝术

通过在CT定位下对三叉神经的2支或3支进行射频热凝,该方法简便快捷,在局部麻醉下即可进行,手术时间短,大约半小时左右即可完成。适用于药物治疗效果不好或不能耐受者;高龄、身体状况差、不能耐受或不愿意接受微血管减压手术者。术后短期内疗效在90%以上,但是远期复发率比较高(25%左右),少数患者可有面部麻木、感觉障碍、角膜反射迟钝、咀嚼乏力、感染、出血等并发症。另外,医院疼痛科开展脉冲射频治疗三叉神经痛。

三.神经毁损术

通常采用无水乙醇等注射三叉神经分支,使神经变性以致坏死,造成神经感觉障碍,该方法操作简便、费用低,但是神经毁损是永久性的,有肯能影响患者感觉以及咀嚼肌运动功能。可用于不能耐受或不愿意接受手术者。

四.珈玛刀治疗

具有简便和安全性较高的特点,适用于药物治疗效果差或不能耐受者;高龄、身体状况差、不能耐受或不愿意接受微血管减压手术者。但是疗效相对较差,起效较慢,一般在治疗后2~3个月起效,治疗后疼痛消失者只有60%~70%,且远期复发率较高(16%左右)。少数患者治疗后出现面部麻木、感觉障碍、角膜反射迟钝、咀嚼乏力等并发症。

五.微血管减压术

手术在显微镜下进行,需在乳突后做一直径约2.5~75px的小骨窗,找到压迫三叉神经的血管后,将相关血管与神经分开,并在两者间垫入适当的材料即可。术后出现面部麻木、听力下降、面瘫、脑脊液漏、感染、出血等并发症的比例在5%以下,死亡率很低或接近于零,约在0.5%以下。但是此项手术需要在全麻下进行,不适用于高龄体弱、有严重器质性疾病、凝血功能障碍等情况的患者。

三叉神经痛诊断要点

1.疼痛部位:位于三叉神经的支配区域内。具体说就是面部、舌头、牙齿、口腔粘膜、鼻腔、外耳道。

2.疼痛性质:常形容为电击样、针刺样或刀割样的剧烈疼痛。

3.发作特点:阵发性,一日数次、每次数秒且渐加重延长。后期可为持续—爆发型。

4.有扳机点:特定部位的接触可诱发疼痛发作,如刷牙、洗脸等。

5.影响因素:劳累、激动、寒冷、头位等因素会加重疼痛。

6.药物治疗:早期服用卡马西平有效。

了解往期精彩内容请







































北京专治白癜风医院
白癜风早期发病原因

转载请注明:
http://www.sqbpc.com/hlff/132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医院地址: 健康热线: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