荐读父亲的出诊包
2017-10-15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周日整理地下室,不意看到了一个旧皮包,心头一怔。这是父亲当年的出诊包啊。尽管现在斑驳褪色,蜷缩在角落里,很不起眼,但这个包里却装着好多魂绕梦牵的故事。
拭去尘土,这是一个棕色的牛皮提包,包长时间的使用磨损严重,露白很多。记得小时候我曾把染衣服的颜料放在小碗里加水调匀,再找一个旧的毛笔蘸上颜料轻轻的涂在磨损的地方,那包立刻显新,父亲也会表扬我几句。
包上的搭扣是用铁丝编成的,那是搭扣损坏后,父亲找来八号铁丝用手钳编成一个更耐用的搭扣。打开包上的搭扣,散出淡淡的碘酒味道。包里居然还有一张年6月13日父亲为患者开的处方,上面的药也是极平常廉价的药。字里行间体现着父亲为患者所想。不象时下一些医生开的“大处方”,那会增加患者的负担。
紧锁的出诊包,让我产生过好多猜想。有一次父亲整理出诊箱,我凑过去,但父亲只让我远远地看,出诊箱散发出浓浓的刺鼻味道,里面盛满白色颗粒的瓶子、长短不一的细针、橡皮筋管子……望着形状各异的东西,我抑制不住内心的好奇,这些东西究竟能干啥?父亲说:“这是体温表、注射器、针灸包……它们能给人治病!”此时,我懵懵懂懂的心中还不太懂父亲的意思,只感觉出诊包对父亲来讲很重要。每每出诊,伴随他的就是那只沉甸甸的出诊包。
父亲五十年代毕业于太原医学院,最初工作于省公安厅卫生所。五八年支援农村,积极报名,医院工作(时属太原市北城区后属北郊区),六六年文革遭陷害离职回了原籍运城。
七五年,父亲平医院,那年他的年龄已接近五旬,但是精神头十足,好像是要努力补回失去的时间似的。常常骑着一辆破旧自行车,将出诊包往自行车的横梁一搭,系好搭扣并上锁,再用一条旧皮带固定。去各村出诊,常常来去匆匆,出诊包时刻不离。
出诊对于父亲来说,是家常便饭了。不管是酷暑炎夏,还是寒风刺骨,不管是电闪雷鸣,还是大雪纷飞......有求必助,尽心尽责地做好基层的“”。
背一个出诊包,装一把手电筒,带上处理外伤和常见病的一些基本药水药品,骑上那辆旧自行车,几十年来,为向阳镇的许多村民看过病。他唯一离不开的就是出诊包,不管家里有多大急事,还是三更半夜,只要村民找他看病,他都风雨无阻,随叫随到。
记得那是一个飞雪的夜晚,父亲刚刚端起碗准备吃晚饭时,听到急促的敲门声,来人边敲边喊::“王大夫,王大夫......”他忙放下碗起身开门。来人说道:他家兰岗村,家里五岁男孩发“霍乱子了(当地方言,即急性胃痉挛),肚子疼的厉害,吃莨菪片、打针,都不顶用”。父亲二话没说拿起出诊包即随那人出诊。后半夜的时候,父亲回来了,我睡梦中迷迷糊糊醒来看见父亲脸上有擦伤印出血迹,表情很痛苦。次日X光检查,左侧上臂挠骨骨折,伴有多处软组织损伤。原来,父亲见到患儿后,先取穴“内关、足三里、中脘”为其针灸,然后又在患儿手掌上推九宫治疗。直到症状缓解,趋于稳定,父亲才小心翼翼的骑着他那辆“除了铃子不响到处都响”的旧自行车回家。那时没有路灯,走到江阳化工厂与太原第二热电厂之间的西留庄时,一不小心滑进了路旁边一米多深的排水沟里,受伤。
在家休息的短短几天里,又有人叫他出诊,家人都为他的伤担心。但父亲却执意让来人提上他的出诊包步行出诊(骨折未愈,不能骑车)。现在想想,终于理解了那是父亲对患者生命的尊重,是一切为了患者,一切方便与患者,一切服务于患者。
父亲是一个好学之人,常常见他抱着厚厚的医学书籍边看边记录,不断努力提高自己的医学治疗水平,以期更好地服务于患者。父亲自幼接受家传中医,他在继承祖传秘方的基础上研制的“消瘤膏”、“五龙二虎膏、“百草膏”治疗“乳腺增生、子宫肌瘤、淋巴结核、腮腺炎、痈、疮、疖及术后创口恢复等”减轻了许多患者的疾病痛苦。原北郊区一位领导的爱人所患的颈部淋巴结核(俗称“老鼠疮”),就是用“消瘤膏”治愈。
多年的临床经验总结出的“点穴疗法”,用点穴锤治疗“中风后遗症、腰背疼痛、扭伤、胃肠功能紊乱、偏头痛、三叉神经痛等病症”避免了针灸的消毒薄弱环节,又消除了患者对针灸的恐惧,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与患者的认可。
空闲的时候,父亲常常去阳曲县的西凌井、伙路坪等地方采集防风、远志、当归、甘草、枸杞等草药加以炮制,以备急需。对一些家贫的患者他就用这些草药治疗,有时还会用自己省下来的烟钱为患者垫付医药费,那时父亲挣的钱不多,微薄的工资养活着一大家子人。为此母亲没少和他生气。母亲唠叨时,父亲总是憨憨一笑,不多言语。
退休后,父亲依然服务于乡亲们,找他看病的人依然很多。为此委托别人专门为他做了一只诊断床方便行医。在家为人看病,父亲分文不取。乡亲们过意不去,常常送来一些新鲜的玉米、黄豆、红薯、南瓜等等,以表谢意。直至年逾八旬,父亲尚为人治病。这也许就是他“老有所为,老有所乐”的认知吧。
父亲离开我们已经八年多了,时至今日尚有一些老患者来家里打听“水泉”,打听“泉哥”,打听“泉叔”,打听“王大夫”,水泉是父亲的小名,和乡亲们处的久了,人们便知道了他的小名。也许一句泉哥或泉叔代表着乡亲们对他的喜爱与思念。他们认为这是一眼能为乡亲们带来健康、平安的欢乐之泉!每每此时,我会热泪盈眶,觉得父亲还活着,活在乡情们的心中。
父亲生前常讲:“赠人玫瑰,手有余香”抱感恩之心,做善良之事,自然福报多多。这是父亲留下的精神遗产我定当倍加珍惜。这个出诊包就是一个传家宝,因为它传承的是父亲的品德,父亲的精神。(作者:王钦)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