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火灸治疗神经系统疾病4肋间神经
2016-11-23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肋间神经痛是患者的主观症状。肋间神经由胸脊髓向两侧发出经肋间到胸前壁,支配相应胸椎旁背部和胸壁的肌肉的分支及沿肋间走行的感觉分支。因此肋间神经痛是从胸背部沿肋间向斜向前下至胸腹前壁中线带状区疼痛。
.
中医认识
肋间神经痛中医归属于胁痛,其病位在肝胆,又与脾胃及肾相关。
基本病机为肝络失和,其病理变化可归结为“不通则痛”与“不荣则痛”两类。
病理性质有虚实之分,其病理因素不外乎气滞、血瘀、湿热三者,因肝郁气滞、瘀血停着、湿热蕴结所导致的胁痛多属实证;是为“不通则痛”。因阴血不足,肝络失养所导致的胁痛则为虚证,属“不荣则通”。
一般说来,胁痛初病在气,日久气滞转为血瘀,或气滞血瘀并见。实证日久,病邪伤阴,故临床可见虚实夹杂之证。
.
一、病因
胸椎椎间盘退变性突出、关节囊和韧带增厚和骨化常导致神经通道狭窄变形,可引起肋间神经炎症,产生疼痛。
同样累及肋间神经的病变还有胸椎结核、胸椎骨折或脱位、脊椎或脊髓肿瘤、强直性脊柱炎以及肋骨、纵隔、胸膜病变。带状疱疹性肋间神经痛常疼痛剧烈。
.
二、临床表现
1、肋间神经痛是指一个或几个肋间部位从背部沿肋间向胸腹前壁放射,呈半环状分布。
2、多为单侧受累,也可以双侧同时受累。
3、咳嗽、深呼吸或打喷嚏往往使疼痛加重。
4、查体可有胸椎棘突,棘突间或椎旁压痛和叩痛,少数患者沿肋间有压痛,受累神经支配区可有感觉异常。
5、其疼痛性质多为刺痛或灼痛,有沿沿肋间神经放射的特点。
.
三、诊断
1、疼痛表现为发作性的沿某一肋间神经走向的刺痛或灼痛,咳嗽、喷嚏、深呼吸时疼痛加剧,以单侧单支为最多。
2、疼痛范围局限于病变肋间神经分布区,多见于一侧5~9肋间。患部呈弧型剧痛,并有固定痛点,呈阵发性加剧。
3、沿着肋间神经分布区域及其相当皮肤部位有压痛点,特别是在其外侧皮神经的起点处。最恒常的压痛点在脊椎旁、腋线及胸骨旁。
4、X线检查及其他检查无形质异常发现。
5、经B超、心电图及X线摄片检查排除肝胆、心血管、肺脏疾病及外伤病史
.
四、鉴别诊断
1、胸肌内筋膜炎—点状压痛及皮下结节;痛点处所分布的神经末稍传导,反射地出现该处邻近部位痛感,有时可在痛点处触及结节样硬块。颈椎及双上肢活动受牵感。
2、胸肋软骨炎—胸肋软骨炎的疼痛特点是呈持续的钝痛,触摸软骨处有突起,可与肋间神经痛鉴别。
3、胸膜炎—肋间神经痛与胸膜炎主要症状都是胸痛,以胸侧腋下最明显,疼痛为剧烈针刺样,深呼吸及咳嗽时加重,因此要注意两者的鉴别。胸水常规检查、化学分析、细菌检查、病理检查等有重要意义。肋间神经痛检查一般是正常的。
.
五、雷火灸治疗
1、灸疗部位:肋部疼痛部,放射性疼痛部位;
穴位:阳陵泉、期门、太冲、肝俞、肾俞。
.
2、操作方法
①棒式灸具,斜向或横向灸法,广泛灸疼痛周围肋部,灸8次为1壮,每壮之间用手压一压,灸至皮肤发红,深部组织发热为度
②小旋转形法,肋部疼痛部,7次为1壮,灸5壮,每壮之间用手压一下。
③小螺旋形法,灸阳陵泉、期门、太冲、肝俞、肾俞,8次为l壮,各灸8壮,每壮之间用手压一下。
.
3、疗程:每7天为一个疗程,每个疗程之间休息3天。
.
北京最好白癜风医院哪家好治疗白癜风最好的专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