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会穴治疗神经性耳鸣耳聋中耳炎

2016-11-30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听会穴属足少阳胆经,位于耳屏切迹的前方,下颌骨髁状突的后缘,张口有凹陷处。主治耳鸣、耳聋、聤耳等耳疾;齿痛,口眼㖞斜,面痛。

听会穴位置

听会穴位于人体的面部,当耳屏间切迹的前方,下颌骨髁突的后缘,张口有凹陷处。

有颞浅动脉耳前支,深部为颈外动脉及面后静脉;布有耳大神经,皮下为面神经。

穴名解析

听会穴,经穴名。出《针灸甲乙经》。属足少阳胆经。别名:耳门穴,听呵,听诃,后关。

穴位含义:胆经经气在此化雨冷降。

(1)听会。听会者即耳能听闻声音也,此指穴内的天部气血为空虚之状,无物阻隔声音的传递也。本穴物质为瞳子髎穴下传的天部寒湿水气,至本穴后,此气吸附了更多的天部寒湿水气并化雨冷降于地,天部气血因而变得虚静,如远处声音听亦能明,故名。

(除上述解释之外另有一解,此即是从阴阳的角度来解释听会之名。听的感官过程为耳朵接收外部声音,也就是从外入内、从阳入阴。由于声音传递的这一过程是从阳入阴,因此,它要求耳部的气血运行变化也要与此同步,表现出由阳向阴的变化转变,如此,人体外部的声音之阳才能进入体内的阴部,声音感受器才能听之而会。)

(2)耳门穴。耳,穴在耳部也。门,出入的门户也。耳门穴名意指胆经气血由此进入耳腔。如听会之解,本穴的气血变化为气态物散热冷降并化为地部经水,经水则循本穴的地部孔隙进入耳腔,本穴如同胆经气血出入耳的门户,故名耳门穴。

(3)听呵。听,闻也。呵,大声喝叱之意,此指体表外部的声场强度大于体表内部。听呵名意指体表外部的声场强度要大于体表内部耳朵才能听受。听诃名意与听呵同,诃为呵的异体字。

(4)后关。后,指头的后部,前为阴、后为阳,此指阳气。关,关卡。后关名意指穴外的阳热之气不能进入穴内。理同听会名解。

功效与主治

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天部的寒湿水气。

运行规律:散热冷降后由本穴的地部孔隙流入耳腔。

功能作用:清降寒浊。

主治病症:耳鸣,耳聋,流脓,齿痛,下颌脱臼,口眼歪斜,面痛,头痛。

中医认为保五官健康,常按摩听会穴。这是因为常按摩听会穴,具有治耳鸣,耳聋,齿痛,口眼歪斜,中耳炎,腮腺炎,下颌关节炎等功效。

现代常用于治疗神经性耳鸣(耳聋)、中耳炎、面神经麻痹、三叉神经痛等。

穴位配伍

配听宫、翳风主治耳聋、耳鸣;

配迎香穴治耳聋气痞;

配耳门穴、听宫穴治下颌关节炎;

配颊车穴、地仓穴治中风口眼歪斜。

指压窍门

每天3次用双手的拇指按揉两侧听会穴,力量稍大,以感觉有些胀疼为度,每次每穴2~3分钟。大家想有好的听力,不妨平时多按这个穴位。

长按识别







































急性心肌梗死
溶栓第一豆说豆豉它竟也是一味药

转载请注明:
http://www.sqbpc.com/ysjk/208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医院地址: 健康热线: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