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一穴之下關

2021/12/30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如何治疗白癜风最好 https://m.39.net/baidianfeng/a_7239738.html

下关xiàguān

属足阳明胃经,为足阳明胃经、足少阳胆经的交会穴,是治疗耳疾的常用穴,是治疗上牙痛的主穴,是治疗三叉神经痛的效穴,亦可治疗磨牙及打鼾。

别名:

下手、下臂、下砂

名解:

下即下方,关指机关,即下颌关节。此穴位于下颌关节部之下方,有对上输头部的气血严格把关的作用,故名。

取穴:

正坐,闭口取穴,在面部,颧骨下缘中央与下颌切迹之间的凹陷中。

在面部,耳前方,颧骨与下颌之间的凹陷处。合口有孔,张口即闭。

闭口,食指和中指并拢,食指贴于耳垂旁,中指指腹处即是。

功能:

清热疏风、通利关窍。

主治:

面口病证,耳聋,耳鸣,聤耳,牙痛,口噤,口眼歪斜,面痛,三叉神经痛,面神经麻痹等及其他循经病症。

配伍:

耳鸣耳聋配下关、阳溪、关冲、腋门、阳关。(《甲乙经》)

口噼配颧髎、龈交、下关。(《甲乙经》)

牙齿痛配下关、大迎、翳风、完骨。(《备急千金要方》)

口失欠、下牙齿痛配下关、大迎、翳风。(《备急千金要方》)

下关深刺配合谷治疗三叉神经痛。

疗法:

平刺0.5~1寸

可灸。

禁忌:

不能深刺,本穴下布有诸多神经及静脉、动脉,并沟通颅内,因此面部有感染的患者,不易采用此穴。

在针刺本穴时须闭口,留针时最好保持固定体位,不宜做大幅度的张口动作,以防弯针、滞针。

主治歌诀:

下关通经祛风痛---下关有祛风止痛、通经活络之功

开合不利难活动---为面部活动之关隘,治牙关紧闭、开合不利

足跟骨刺大腿痛---又可疏经通络治足跟痛、腿痛、膝屈伸不利

面瘫牙痛耳鸣聋---用于面瘫、牙痛、耳鸣耳聋

相关论述:

《针灸甲乙经》:“失欠,下齿龋,下牙痛,肿,下关主之。”

《铜人腧穴针灸图经》:“偏风,口目喎,牙车脱臼。”

《类经图翼》:“主治偏风,口眼斜,耳鸣耳聋,痛痒出脓,失欠,牙关脱臼。”

《备急千金要方》:“牙齿龋痛,耳痛。”

《针灸大成》:“主聘耳有脓汁出,偏风,口目歪,牙车脱臼。牙龈肿处,张口以三棱针出脓血,多含盐汤,即不畏风。”

附注:

1、本穴位于耳前,其阳明经脉“上耳前,过客主人”,其经筋“颊结于耳前”。本穴又为足阳明、少阳之会,足少阳经脉“下耳后……从耳后入耳中,出走耳前”。因此本穴有疏风清热,通关利窍,消肿止痛之功,适用于耳部多种疾患。

2、足阳明经循行于口、鼻、面部,本穴可疏通经络,消肿止痛,对于多种原因导致的面痛、口眼歪斜均可选用,本穴下由三叉神经第三支(下颌神经)分布,深层由三叉神经第三支的分支翼外肌神经支配,常按本穴,可防治三叉神经痛。

“用地塞米松注射此穴,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用氢化泼尼松加普鲁卡因、维生素B12在该穴注射,治疗三叉神经痛;针刺该穴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32例,均取得良好效果。”

“用30号2.5寸毫针针刺下关,进针后针尖以80°向后下方,朝对侧乳突方向深刺2寸左右,用紧提慢按手法,不捻转,使针感向下颌方向或四周扩散,留针30~60min,每10~15min用提插手法行针一次,出针前再用提插手法行针30s,每日1次,10次为—疗程,每疗程间隔1周。”

---王民集,朱江,杨永清主编.中国针灸全书.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3、磨牙,古人称为“啮齿”,最早可见于《金匮要略?痉湿暍病脉证治》中,表现为人上、下牙齿相互磨切、格格有声的样子,像半夜里啃东西的老鼠一样令人讨厌。中医认为,磨牙由外因及内因所引起,外因多是由于外感风寒、风热等,内因则是心脾积热、食滞胃肠、蛔虫、气血亏虚等因素。除了调养情志,平息心火外,按摩特别是针灸下关穴,磨牙、咬牙的情况立即好转。小儿磨牙也多是因脾胃不和引起的,最主要的因素就是积食。还有一种原因是孩子正处在换牙期(6-13岁),这时人体为了适应上下牙齿磨合会出现磨牙现象,此时要注意区别。

4、本穴也是治打鼾的特效穴。打鼾的一种原因是颚关节变松,下关是强化颚关节的首要穴位。下关连接着上颚和下颚,因此在下关扎针时需要深一些,达到酸痛的感觉,这样才能充分刺激到关节内部。打鼾的另一种是因为鼻子的病症,此时还需配上星穴和印堂穴。

注意:

本文所涉及的各类药方、验方等仅供学习参考,不作为诊疗依据,请勿盲目试用。还需全面考虑患者的全身症状、情志以及生活习惯等,由专业医师作出诊断。

图片来源于网络,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具有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以作处理。

本声明未涉及的问题参见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当本声明与国家法律法规冲突时,以国家法律法规为准。

福生无量天尊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
http://www.sqbpc.com/ysjk/966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医院地址: 健康热线: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