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叉神经痛到底有多痛服用10片止痛药仍无
2022-2-25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近日有患者咨询,三叉神经痛病史两年了,无明显诱因诱发面部疼痛,疼痛如刀割、针扎样、电击样疼痛,疼痛难忍。初期服用卡马西平按正常剂量服用,疼痛有所缓解。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药效逐渐减弱。为了缓解疼痛,我自行加药量,每天服用卡马西平达到了10片,一段时间之后,10片的药量也并不大。为什么吃这么多药还是止不住三叉神经疼痛?
什么是三叉神经痛?三叉神经痛指的是在头面部三叉神经分布区域内,发病骤发,骤停、闪电样、刀割样、撕裂性、电击样难以忍受的剧烈性疼痛。说话、洗脸、刷牙或微风拂面,甚至走路时都会导致阵发性时的剧烈疼痛。疼痛历时数秒或数分钟,疼痛呈周期性发作,发作间歇期同正常人一样。发病率女多于男,可随年龄而增长,三叉神经痛多发生于中老年人,右侧多于左侧。
三叉神经痛的发病原因多是由于血管压迫神经所致。
三叉神经痛患者在发病初期常常采用药物卡马西平治疗,卡马西平是通过抑制神经的传导,达到缓解神经性疼痛,卡马西平主要代谢产物为10,11-环氧化卡马西平,具有抗惊厥抗神经痛作用。适用于抗癫痫、惊厥和三叉神经痛的止痛作用。
在三叉神经痛的治疗上,卡马西平的服用说明上明确指出:初始剂量~mg/天,逐渐增加至疼痛缓解(通常每次mg,每天3~4次),然后剂量逐渐减小至最低可维持剂量。推荐老年患者的初始剂量为每次mg,每天2次。
也就是说,常用剂量每天最多为4片,而上述中患者竟然吃到了10片。
卡马西平吃多了有什么害处?
俗话说是药三分毒,卡马西平也不例外,它的副作用主要有:
①血液和淋巴系统异常:白细胞减少、嗜酸性细胞增多症、血小板减少。
②神经系统异常:共济失调、头晕、嗜睡、复视、头痛。
③皮肤和皮下组织异常:严重的荨麻疹、过敏性皮炎。
④中毒、伴有嗜睡、呕吐、头痛、意识模糊、神经系统异常。
因此不建议患者长期服用卡马西平治疗。
END患者可针对三叉神经痛病因采取微创外科手术治疗,在显微镜的引导下操作,直击病灶,解除血管对神经的压迫,从而使疼痛症状消失,达到治疗的目的。手术在解除血管压迫神经的同时,完全保留神经正常的感觉、运动传导功能。
如您有关于神经外科方面的问题咨询,可点击最下方阅读原文咨询我院在线医生,还可拨打我院热线-进行咨询。温馨提示
如果你喜欢本文,请分享到朋友圈,想要获得更多信息,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