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儿坪分院中医科开展诊疗项目简介
2016-11-24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针灸是针法和灸法的总称。针法是指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把针具(通常指毫针)按照一定的角度刺入患者体内,运用捻转与提插等针刺手法来对人体特定部位进行刺激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刺入点称为人体腧穴,简称穴位。根据最新针灸学教材统计,人体共有个正经穴位。灸法是以预制的灸炷或灸草在体表一定的穴位上烧灼、熏熨,利用热的刺激来预防和治疗疾病。通常以艾草最为常用,故而称为艾灸。由于针灸疗法具有独特的优势,有广泛的适应性,疗效迅速显著,操作方法简便易行,医疗费用经济,极少副作用,到目前为止,针灸已经传播到世界一百四十多个国家和地区,为保障全人类的生命健康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针灸治疗的适应范围很广,内、外、伤、妇、儿、五官、皮肤等各科的许多疾患,大部分都能应用针灸来治疗,以下列出世界卫生组织(WHO)公布的43种针灸有效的病症,包括:
一、呼吸系统疾病
1.鼻窦炎2、鼻炎3、感冒4、扁桃腺炎5、急、慢性喉炎。6、气管炎7、支气管哮喘
二、眼科疾病
8.急性结膜炎9、中心性视网膜炎10、近视眼11、白内障
三、口腔科疾病
12.牙痛13、拔牙后疼痛14,牙龈炎
四、胃肠系统疾病
15.食道、喷门失驰缓症16、呃逆17、胃下垂18、急、慢性胃炎19、胃酸增多症20、慢性十二指肠溃疡(疼缓解)21、单纯急性十二指肠溃疡炎22、急、慢性结肠炎23、急性(慢性)杆菌性痢疾24、便秘25、腹泻26、肠麻痹
五、神经、肌肉、骨骼疾病
27.头痛28、偏头痛29、三叉神经痛30、面神经麻痹31、中风后的轻度瘫痪32、周围性神经疾患33、小儿脊髓灰质炎后遗症34、美尼尔氏综合征35、神经性膀胱功能失调36、遗尿37、肋间神经痛38、颈臂综合征39、肩凝症40、网球肘41、坐骨神经痛42、腰痛43、关节炎、44.小儿脑瘫。
艾灸疗法有艾条灸、艾炷灸和温针灸等。艾条灸分温和灸、雀啄灸和熨热灸三种。艾炷灸分直接灸和间接灸两种。温针灸又称针上加灸或针柄灸,即针刺得气后在针柄上套艾条,点燃,使其通过针体传入穴位内。
适应症
寒凝血滞经脉痹阻所致的风寒湿痹(如腰肌劳损、腰腿疼痛、肩周炎、骨质增生、腰椎间盘突出等)、痛经、经闭、面瘫、腹痛等;风寒外袭之表证(如感冒);脾胃寒盛的呕吐、胃痛、腹泻等;脾肾阳虚之久泄、久痢、遗尿、早泄、阳痿等;气虚下陷之内脏下垂、脱肛、阴挺、崩漏等。
禁忌症
由于艾灸以火熏灸,施灸不小心有可能引起局部皮肤的烫伤,另一方面,施灸的过程中会耗伤精血,所以有些部位或有些人是不能施灸的,这些就是施灸的禁忌。古代施灸法,禁忌较多,有些禁忌虽然可以打破,但有些情况确实是应禁忌的。
1、皮薄、肌少、筋肉结聚处,妊娠期妇女的腰骶部、下腹部,男女的乳头、阴部、睾丸等不要施灸。另外,关节部位不要直接灸。此外,大血管处、心脏部位不要灸,眼球属颜面部,也不要灸。
2、凡暴露在外的部位,如颜面,不要直接灸,以防形成瘢痕,影响美观。
3、无自制能力的人如精神病患者等忌灸。
4、某些传染病、昏迷、高热、抽风期间,或身体极度衰竭,形瘦骨立等忌灸。
5、极度疲劳,过饱、过饥、酒醉、大汗淋漓、情绪不稳,或妇女经期忌灸。
6、高血压病人头部不宜灸,糖尿病病人艾灸时一定要特别小心,不可灸伤皮肤,更不可实施疤痕灸。
7、从中医角度来说,还有一些证候是不合适艾灸的。如:外感或者阴虚内热证,凡脉象数、急者禁灸;抽搐、高热、极度衰竭、形瘦骨弱者不宜灸。
艾灸因其行气通络、温经散寒、扶养固脱、升阳举陷的作用,广泛地运用于疾病的治疗和家庭的保健。
拔罐疗法(俗称火罐)是以罐为工具,利用燃烧、挤压等方法排除罐内空气,造成负压,使罐吸附于体表特定部位(患处、穴位),产生广泛刺激,形成局部充血或瘀血现象的一种治疗方法。这种疗法可以逐寒祛湿、疏通经络、祛除淤滞、行气活血、消肿止痛、拔毒泻热,具有调整人体的阴阳平衡、解除疲劳、增强体质的功能,从而达到扶正祛邪、治愈疾病的目的。
适应症及主要穴位[呼吸系统适应症]:急性及慢性支气管炎、哮喘、肺水肿、肺炎、胸膜炎。主穴:大杼、风门、肺俞、膺窗。[消化系统适应症]:胃神经痛、消化不良症、胃酸过多症。主穴:肝俞、脾俞、胃俞、隔俞、章门。
急性及慢性肠炎。主穴:脾俞、胃俞、大肠俞、天枢。
[循环系统适应症]:高血压。主穴:肝俞、胆俞、脾俞、肾俞、委中、承山、足三里。重点多取背部及下肢部。
心律不齐。主穴:心俞、肾俞、膈俞、脾俞。
心脏供血不足。主穴:心俞、膈俞、膏肓俞、章门。
[运动系统适应症]:颈椎关节痛、肩关节及肩胛痛、肘关节痛。主穴:压痛点及其关节周围拔罐。
背痛、腰椎痛、骶椎痛,髋痛。主穴:根据疼痛部位及其关节周围拔罐。
膝痛、踝痛、足跟痛主穴:在疼痛部位及其关节周围,用小型玻璃火罐,进行拔罐。
[神经系统适应症]:神经性头痛、枕神经痛。主穴:大椎、大杼、天柱(加面垫)、至阳。
肋间神经痛。主穴:章门、期门、及肋间痛区拔罐。
坐骨神经痛。主穴:秩边、环跳、委中。
因风湿劳损引起的四肢神经麻痹症。主穴;大椎、膏盲俞、肾俞、风市,及其麻痹部位。
颈肌痉挛。主穴:肩井、大椎、肩中俞、身柱。
腓肠肌痉挛。主穴:委中、承山及患侧腓肠肌部位。
面神经痉挛。主穴:下关、印堂、颊车,用小型罐,只能留罐6秒钟,起罐,再连续拔10次到20次。
隔肌痉挛。主穴:隔俞、京门。
[妇科方面的适应症]:痛经。主穴:关元、血海、阿是穴。
闭经。主穴:关元、肾俞。
月经过多。主穴:关元、子宫。
白带。主穴:关元、子宫、三阴交。
盆腔炎。主穴:秩边、腰俞、关元俞。
[外科疮疡方面的适应症]:疖肿。主穴:身柱、及疖肿部位,小型罐面垫拔。
多发性毛囊炎。主穴:至阳、局部小型罐加面垫拔。
下肢溃疡。主穴:局部小型罐加面垫拔。
急性乳腺炎。主穴;局部温开水新毛巾热敷后,用中型或大型火罐拔,可连续拨5~6次。
禁忌症患有以下疾病的患者请勿尝试拔罐,否则可能引起问题:
1、重度心脏病、或身上有金属物质的;
2、有出血倾向的、出血史的、开放性骨折、败血症、血友症等;
3、全身浮肿,急性外伤性骨折;
4、全身皮肤病或局部皮损(如皮肤过敏或溃疡破裂处);
5、极度衰弱、消瘦、皮肤失去弹力者;
6、高热不退、抽搐、痉挛;
7、心尖区、体表大动脉搏动及静脉曲张部;
8、瘰疬、疝气处;
9、肝炎、活动性肺结核等传染病;
10、精神分裂症、抽搐、高度神经质及不合作者;
11、女性经期、四个月以上之孕妇。六岁以下之儿童及七十岁以上之老人。
刮痧,就是用铜钱等物蘸水或油刮患者的胸背等处,使局部皮肤充血,达到是指一种民间刮痧养生、治疗某些疾患的一种方法减轻病情。刮痧的好处健脑醒脑、聪耳明目、延缓人体功能衰退的养生目的。现代医学已证实,刮痧具有镇痛作用,可用于治疗头痛、风湿痛、胃痛等疼痛性疾病;能增强局部和全身血液、淋巴液的循环,促进全身的新陈代谢;还具有强心发汗,增强免疫和养颜美容、防止皮肤老化等作用。
刮痧的好处
1、活血祛瘀
刮痧可调节肌肉的收缩和舒张,使组织间压力得到调节,以促进刮拭组织周围的血液循环。增加组织流量,从而起到“活血化瘀”、“祛瘀生新”的作用。
2、防病保健
背部刮痧疗法对疼痛性疾病,感冒发热,亚健康状态,防病保健以及轻度脏腑功能失调有很好的疗效。
3、舒筋通络
背部刮痧,消除了疼痛病灶,肌紧张也就消除;如果使紧张的肌肉得以松弛,则疼痛和压迫症状也可以明显减轻或消失,同时有利于病灶修复。
4、排除毒素
刮痧过程(用刮法使皮肤出痧)可使局部组织形成高度充血,血管神经受到刺激使血管扩张,血流及淋巴液增快,吞噬作用及搬运力量加强,使体内废物、毒素加速排除,从而使血液得到净化,增加了全身抵抗力,可以减轻病势,促进康复。
5、扶正祛邪
刮治病变相应腧穴的皮肤,使之出现青、紫充血的痧痕,使腠理得以开启疏通,将滞于经络腧穴及相应组织、器官内的风、寒、痰、湿、瘀血、火热、脓毒等各种邪气从皮毛透达于外,使经络得以疏通。
6、减肥
刮痧减肥的同时应嘱患者加强体育锻炼,注意合理饮食,少食高脂、高糖、高热量的食物,多食蔬菜水果。节食减肥不宜急于求成,盲目减少饮食,否则急剧限制饮食,严重者可失水、电解质紊乱、酮中毒,甚至心肌梗塞、脑血栓形成。
背部刮痧需要坚持,每天一次,效果看得见。一般坚持刮痧三天至一周,便秘就能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坚持半个月至一个月,就能明显感觉身体轻盈,腹部赘肉减少。
刮痧的禁忌
1、凡体表有疖肿、破溃、疮痈、斑疹和不明原因包块处禁止中医刮痧疗法,否则会导致创口感染和扩散。急性扭伤、创伤的疼痛部位或骨折部位禁止中医刮痧疗法,因为中医刮痧疗法会加重伤口处的出血。
2、有严重心脑血管疾病、肝肾功能不全、全身浮肿者。因为中医刮痧疗法会使人皮下充血,促进血液循环,这会增加心、肺、肝、肾的负担,加重病情。
3、患有皮肤溃疡等皮肤病:因为刮痧要刮皮肤表层,若有溃疡,容易破裂感染,加重病情。
4、患有血友病或白血病:由于刮痧会使局部充血,血小板少者应慎刮。需要刮痧的部位有外伤:比如手臂挫伤、背部破皮或腿部骨折等。
5、孕妇:特别是腹部、腰骶部等部位不能刮痧,否则容易引起流产。
6、下肢静脉曲张患者:此类人群最好不刮痧,若要刮痧也应谨慎,刮拭方向应从下向上,手法尽量放轻。刮痧会引起局部疼痛感,刮痧后不注意避风寒会导致感冒等。
中频药物离子导入治疗仪仪器将中频药物导入和中频按摩溶为一体,调制中频电流能促进皮肤电阻下降,扩张小动脉和毛细血管,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具有消炎、消肿、镇痛、疏通经络、松解粘连,调节和改善局部循环的作用。
适应症主要用于治疗颈椎、胸椎、腰椎、膝肘关节、手指、足趾等各类骨质增生疾病,以及神经根水肿、软组织挫伤、炎症、肢体麻木、肩周炎、腰肌劳损、关节扭伤、风湿性关节炎等症;在按摩状态下,对骨折愈合、疤痕粘连、胃痛、腹痛、牙痛、神经痛等疾病也有很好的疗效。
注意事项
1.本仪器所用电源应是带地线的三芯插座,并接好外接地线。
2.启动电源开关后再放电极板,摘掉极板后再关电源开关。
3.关于治疗剂量的大小应因人而异,不能一味追求大电流。应以感觉舒适为宜。对皮肤感觉灵敏度差的患者更应注意防止烫伤。选择治疗剂量大小的原则是:小剂量对人体起兴奋作用,大剂量对人体起抑制作用,应根据病情需要选择适当剂量。
4、治疗时,必须用浸湿浸透的大厚棉垫,且大棉垫厚面下边是涂有药液的小药垫,小药垫下边是皮肤患部,否则易引起烧、烫伤皮肤。注:棉垫均应抻平,并与皮肤接实。
5.医生应告诉患者在使用遥控器时若身体感到不适,应立即按住减键,此时输出剂量会逐渐递减至零,然后由医生酌情处理。
6.医生在治疗过程中若发现某路患者有不适感或其它紧急情况均应立即按动该路复位键即可以使该路输出立即回零。
7.患者使用过的小药垫、大棉垫应及时煮沸清洗消毒,防止交叉感染。
8.应用本仪器进行药物导入时,所导入药物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对人体导入有关过敏性反应的药物(例如:青霉素等)应对患者进行皮试试验后适应者方可进行。
9.心脏及心脏的投影部位、太阳穴、孕妇的下腹部、伤口及出血部位均不得作为治疗部位。
10.对患有心力衰竭、严重心脏病及装有心脏起博器、恶性肿瘤、感染性炎症、破伤风、恶液质、有出血倾向、精神病患者及对直流电不能耐受者,均应禁止使用本仪器进行治疗。
北京去哪家医院看白癜风好北京哪治疗白癜风医院收费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