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三种病,虽不致死,却很折磨人上亿国人
2021-4-29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像中风、心血管疾病、癌症等极其凶险的疾病,无疑是国人死亡原因排行榜前列的,但有些疾病虽然“不要命”,却会严重影响生活质量,折磨身心健康,而且病发人群并不少!
根据《柳叶刀》公布的数据显示,在这些非致死性疾病中,“最难缠"的前三位疾病是腰背痛及颈部疼痛、听力受损、抑郁症。可可今天就和大家聊一聊前两位,支招帮你应对~
1颈腰背痛,慢性折磨
目前我国有近2亿人深受颈腰背痛的折磨,且人群在不断地扩大!在用于衡量疾病带来健康寿命损失的伤残调整寿命年(DALY)排名中,年颈椎疼痛排名于21位,但在年却跃升到第9名,腰痛也从17名上升到13名。
1引起颈腰背痛的主要原因①退行性病变
随着年龄的增长,颈椎、腰椎会老化、退化,继而会出现椎间隙变窄、骨赘形成、韧带肥厚等各种老化状态,而在此过程中部分人群就会出现颈痛、腰痛、神经痛等表现。
②骨质疏松
根据近年来不完全统计,67%的骨质疏松患者出现腰背疼痛。
此类人群的骨量会逐渐减少、骨骼微细结构发生破坏,导致骨强度下降、骨骼脆性增加,进而可诱发胸闷、驼背、骨痛、骨折等。一般而言,骨量丢失12%以上即会出现骨痛。
另外,骨质疏松患者更容易发生血钙低现象,这可在血流量减少的基础上进一步造成肌肉等软组织疼痛、抽搐等症状。
③不良姿势,造成慢性劳损
走路时弯腰、驼背;长期伏案工作;低头玩手机;一空闲就歪在软沙发或床上看电视、看书;喜欢背单肩包……
长期在这些不良姿势的状态下,人的颈椎和腰椎以及这些部位的肌肉处于一种不正常的弯曲中,时间长了就会感觉脖子、腰背酸痛;而且,颈腰肌长时间处于牵拉状态,易造成累积性劳损,增加颈椎、腰椎疾病的发生几率。
2按对穴位能缓痛想要减少颈腰背痛,除了规范日常姿势,多补充钙质等营养素外,我们还可以多按按对应穴位帮助缓解:
①颈部——合阳穴合阳穴取穴方法很简单,腘横纹下方2寸处。
在合阳穴及附近皮肤上涂抹润肤乳,接着用刮痧板或者瓷勺大的圆的那一头,与腿部皮肤呈45度夹角,由上到下刮,轻轻刮直至出痧,建议每周一次。
②背部——承筋穴腘横纹中点委中穴下方5寸。
按揉方法如上。
③腰部——承山穴当我们人体直立时,脚跟往上抬,有两块隆起的肌肉,而下方的凹槽的位置就是承山穴。
借助瓷勺的手柄部,深压按揉、弹拨承山穴,边按揉患者可以轻微转动腰部,直至疼痛缓解。
2听力损伤,增加意外风险
“年纪大了听不见了”是我们经常会听到的老年人的抱怨~
在中国,目前有超过2亿人口存在听力障碍,60岁以上老人中,超过45%存在不同程度听力损失;而70岁以上人群中则达到83%!另外,还有近七成的年轻人存在听力损伤。
而听力损伤可不仅仅是听不清、听不见,还会导致很多不良后果:
①听不见、听不清,容易导致交流困难、社交障碍,进而增加了焦虑抑郁的风险;
②增加意外事故,如过马路听不见车辆鸣笛;听不见警报声响等。
③增加老年痴呆风险:数据显示,轻度、中度、重度听力损失的老人,其老年痴呆的患病率分别是听力正常老人的2倍、3倍和5倍。这是由于听损会导致大脑皮层重组、听功能退化,进而降低了对语言的认知能力。
1让听力加速下降的“推手”听力损伤除了有年龄、疾病因素外,还与下面几个常见的“危险分子”有关:
①长期使用耳机
听力学家认为,当接触的声音达到85分贝以上,就会增加损害听力的风险,而耳机音量输出一般在84-分贝之间。此外,靠耳机传声,高强度的声能不断冲击耳膜,造成耳内听细胞的损伤,久而久之可使听力下降,出现噪声性耳聋。
建议:经常使用耳机的人应掌握60原则,即连续使用时间不要超过60分钟,音量不要超过60%。另外不要在嘈杂环境戴耳机听音乐,而且头戴式耳机好于入耳式。
②吃太“好”了
喜欢吃一些高油脂、高胆固醇的食物,会增加血液中坏胆固醇、尿酸、总胆红素等的浓度,长期如此,血液流动受到阻碍,可导致内耳组织发生病变,出现不同程度的耳鸣、耳闷、听力下降等问题。
③不正确的掏耳
动不动就掏耳朵、清耳屎,看似讲卫生,实则容易降低耳朵的抵抗力。因为保持一定量的耳垢能够起到保护耳道、耳膜的作用。
若是掏耳朵太过用力,反而会对耳内的皮肤造成损伤,增加病毒、细菌感染的几率,进一步损伤听力。
2补肾护耳操肾开窍耳,肾精固,自然也能聪耳。下面这个护耳操每天做一遍可以起到补肾填精、益髓聪耳的效果。
伸出右手,绕过头顶,用大拇指和食指捏住上耳廓,慢慢地往上提,一共做20次,左右交替进行。
伸出双手,掌心相对,放在耳后压住耳廓,慢慢地往前移,划动到前脸部移开,重复20次。
伸出双手交叉放在胸前,用右手抓住左耳的耳垂,左手抓住右耳的耳垂,慢慢地向下揪,重复20次。
3视力下降,别只当是老花眼
除了听力,年纪大了,视力一年不如一年也是很常见的事情。而对此,更多的人会选择配个“老花镜”了事~
但专家提醒,中老年人视力减退原因很多,有时并不是单纯年纪大而已,若长久拖着不治,可能会失明!
目前我国眼底疾病的早期标准化治疗率仅为10%!很多患者由于没能及时发现,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机,视力持续下降甚至导致失明等严重后果。因而学会辨别很关键。
1常见的眼部问题①白内障其是因为年龄衰老,晶状体中的可溶性蛋白发生病变,变成不能透光的不可溶性蛋白导致的。好发于40岁以上人群。
白内障早发现、早治疗是有康复可能的。
视力下降的同时,会出现把一个看成多个的情况;另外,对光的敏感度也会下降,色觉异常。
②青光眼多是由于眼压升高,损伤视神经,造成视野或视力能下降。青光眼因会影响眼睛的视神经细胞,一旦“坏死”,基本无法恢复。
看灯光时,灯光周围出现五光十色的光晕;还会伴随眼痛眼红、头痛、恶心、眼胀等。
另外,要提醒大家:冬季是青光眼的高发季节,因为寒冷刺激会造成眼压波动而诱发青光眼。
③黄斑区病变黄斑的区块位于眼睛的视网膜中央,是感光细胞聚集之处,负责提供视觉颜色和具体细节。黄斑部一旦受损,视觉功能就会严重下降,甚至会导致失明!
以往,一般到六七十岁,才开始出现黄斑病变,但现在成人对手机、电脑、电视的依赖性太强,使得病变有年轻化趋势。
正常光线下,左眼(右眼)用手盖住,右眼(左眼)凝视方格表中间的黑点,若方格表中心区出现空缺或曲线,可能预示着黄斑病变。
此外,像糖尿病、高血压、脑瘤等疾病都可能导致视力下降,因而视觉出现医院做个检查。
2护眼三元素保护眼睛,预防病变,要先减少外界对眼睛的刺激,如防晒、防强光、防蓝光等;还可以在饮食中多加保护眼睛的食物:
①花青素
花青素是强氧化剂,能减少自由基对眼部细胞的氧化损害,有助于预防白内障;还能抑制视网膜光化学损伤感光细胞的凋亡,保护视网膜,减少视网膜病变的发生可能。
像蓝莓、紫薯、紫甘蓝等食物日常可以多吃。
②维生素A:其有助于维持角膜滋润,保护角膜的正常结构及功能;还能增强在暗环境中的视物能力,预防夜盲症的发生。
红黄色果蔬和绿叶菜中含有较多的胡萝卜素。如枇杷、樱桃、香蕉、菠菜、韭菜、荠菜等。
③叶黄素:其能过滤掉蓝光、紫外线等有害光,避免光线对视网膜的破坏;能保持眼部细胞活性,延缓眼睛衰老,降低眼部病变风险。
人体无法自行制造叶黄素,必须不断从饮食中补充摄取,日常可以多吃莴苣、西兰花、菠菜等深色蔬菜,也可以适当摄入叶黄素补充剂。
小儿常识
小儿感冒
小儿发烧
小儿腹泻
夜啼
妇科
月经
宫寒
乳腺
丰胸
减肥
美容
养颜
排毒
痘痘
手麻
泡脚
脚气
脚臭
辐射
衰老
男科
补肾
腰痛
腰间盘
腰间盘突出
腰间盘痛
背痛
腿痛
颈椎病
痛风
高血压
糖尿病
风湿
胃病
胃痛
小腹突出
便秘
痔疮
眼病
养肝
感冒
咳嗽
咽炎
鼻炎
牙痛
口腔溃疡
解酒
皮肤
手脱皮
脚跟痛
抽筋
脚鸡眼
手脚皲裂
白发
脱发
失眠
长寿
补血
湿气
经络
偏方
↓点下面阅读原文看更多养生知识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