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离子药物透入疗法治疗急性期坐骨神经痛
2021-5-4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坐骨神经痛是临床常见和多发病,按病损的部位分为根性及干性两大类,根性以腰椎间盘突出多见,干性可因骶髂关节炎、盆腔内肿瘤等引起。本病属于祖国医学“痹证”的范畴,病因病机多为寒气内聚、瘀血阻络或因虚致瘀。常迁延难愈,反复发作。超声药物导入治疗目前主要用于治疗颈、肩、腰痛等神经病理性疼痛。且其独特的作用机制及无创性为其显著的特点。临床上,从血瘀论治使用活血化瘀药物,通过超声离子导入的方法常能获得较好疗效。
治疗方法:接受严格制动,卧床休息,加口服消炎止痛药物,及加巴喷丁或普瑞巴林等一线抗神经疼痛药物。同时加用超声药物透入治疗。接受连续2个疗程的治疗,5d为1个疗程。
超声治疗操作方法:采用超声电导定向透药治疗仪。使用电源:交流V,50Hz,首先将载药电极贴片连接仪器发射头内,然后贴在腰椎两侧横突位置。治疗时间为30min,治疗1次/d,5次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导入方剂组成:当归尾10g、炒生地20g、炒赤芍15g、炒白芍15g、鸡血藤20g、乳香5g、没药5g、蒲黄5g、五灵脂5g、宣木瓜20g、川牛膝10g、苏木10g、制香附10g。功效:活血止痛。适用于腰椎间盘突出症急性期,腰腿痛较剧者。
超声电导给药技术是近年来国内外出现的一种新的药物治疗技术,被医学界称为第三代给药方法。其是通过电致孔技术、超声空化技术和离子导入技术等物理方法的结合,作用相互协同与叠加,达到局部靶位经皮给药的目的,能使组织局部血管扩张、血流加快。加速组织的新陈代谢,降低周围神经的兴奋性,使肌纤维松弛,肌张力下降,从而起到减轻炎症、消肿镇痛、松解粘连,以促进组织修复,也一定程度上影响感觉神经,提高疼痛阈值。经皮给药技术是指药物通过皮肤,经局部组织吸收而产生药效的治疗方法,因其使药物直接透过局部皮肤而产生治疗效果,可在一定程度上减轻肝脏首过效应、降低药物的毒副作用。鉴于超声波的作用机理及经皮给药技术的优势,超声介导药物靶向递送技术将上述两项技术有机结合,并融合了电致孔、现代离子导入技术。电致孔技术可通过瞬时高电压脉冲电场改变皮肤角质层脂质分子的定向排列,形成高渗透性的、暂时的、可逆的生物孔道,从而增加细胞及组织膜的渗透性。
《内经》云“痛则不通,不通则痛”,中医多从血瘀阻络来论治疼痛性疾病,清末医家王清任更是将活血化瘀治法推高至更高的高度。腰椎间盘突出症所致坐骨神经痛是临床常见病证,属于祖国医学痹症腰腿痛的范畴,发病原因为下肢经络阻滞,气血运行不畅所致,主要表现为腰腿酸软、剧痛。治法宜活血化瘀,祛风通络为主。本文中使用的超声电导基本药物组方中乳香、没药、蒲黄、五灵脂、当归尾、赤芍等均有较强的活血祛瘀作用,制香附、苏木、当归尾、宣木瓜又能祛风行气通络,在大量的活血、行气、通络药物中,当归尾、炒生地、炒白芍又能起到补血祛瘀的作用,临床适用“不通则痛、不荣则痛”的血瘀证。在临床观察实践中,发现坐骨神经痛急性期的患者多具有血瘀阻络的病因病机,从活血化瘀入手治疗多能获得良好的临床疗效,将活血化瘀中药通过超声电导的方法透入皮肤治疗坐骨神经痛常可以迅速缓解患者的疼痛症状,且免除了口服药物对胃肠道的损害,这在近年的临床实践中已经得以证实。超声导入的治疗方法简单无创,可操作性强,值得临床医生选择使用。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