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净通坐骨神经痛的拔罐疗法
2016-11-25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坐骨神经痛是指坐骨神经通路及其分布区内的疼痛。其主要症状为腰部、臀部、大腿后侧、小腿后侧及外侧、足背外侧发生放射性、烧灼样或针刺样疼痛,活动后疼痛加剧。本病在临床上多分为根性和干性两种。前者多由脊椎病变引起,如腰椎间盘突出症、脊椎肿瘤、结核等;后者多由于坐骨神经炎而引起,发病较急。
中医学对本病早有认识,古代文献中称“坐臀风”、“腿股风”、“腰腿痛”等。在《灵枢·经脉》篇记载足太阳膀胱经的病候中有“脊痛,腰似折、髀不可以曲,腘如结......”,形象地描述了本病的临床表现。认为腰部闪挫、劳损、外伤等原因可损伤筋脉,导致气血瘀滞,不通则痛;久居湿地,或涉水、冒雨,汗出当风,风寒湿邪入侵,闭阻腰腿部;或湿热邪气浸淫,或湿浊郁久化热,或机体内蕴湿热,流注足太阳、足少阳经脉,均可导致腰腿痛。主要属足太阳、足少阳经脉等经筋病症。罐疗相关经络穴区,可以直接祛除风寒湿火、瘀滞痰毒,疏通经络气血,扶正气和阴阳,促进本病好转,深度改善相关功能状态。
1、主要穴区
足太阳经型:环跳、阳陵泉、秩边、委中、承山、昆仑。
足少阳经型:环跳、阳陵泉、风市、膝阳关、悬钟。
2、主穴意义:由于坐骨神经痛有沿足太阳经、足少阳经放射疼痛两种情况,故循经取足太阳经穴和足少阳经穴以疏导两经气血,达到“通则不痛”的治疗目的。环跳为两经交会穴,一穴通两经;阳陵泉乃筋之会穴,可疏经通络止痛,故可通用。
3、罐疗方案:按疗程调治效果最佳。每天1次,每次30-60分钟,十天为一疗程。隔日、隔周亦可。综合运用罐疗基本手法、技法。
4、罐疗程序(常规五步):选穴-留罐-点刺发泡-留罐-起罐。
1、辨病归经:调治本病以膀胱经、胆经为主。
2、罐疗方案:按疗程调治效果最佳。每天1次,每次30-60分钟,十天为一疗程。综合运用罐疗基本手法、技法。
3、罐疗程序(专业七步):辨病归经-辨证取穴-手法运罐-技法布罐-点刺发泡-适度留罐-规范起罐。
4、随证应用
法一:罐疗足太阳、少阳经。另:有腰骶部疼痛者,加肾俞、大肠俞、腰阳关、腰夹脊、阿是穴区,以疏调腰部经络气血;与天气变化有关者,加大椎、阿是穴区,以温经止痛;气滞血瘀者,加膈俞、合谷、太冲,以化瘀止痛。
法二:罐疗肾俞、大肠俞、环跳、秩边、委中、阳陵泉、昆仑,辅助罐疗风市、殷门、承山、丘墟、外关、中渎、风池。
法三:罐疗腰部、骶骨、腹股沟、臀部、坐骨神经痛区。
1、平时注意防寒保暖。注意保持适度运动。
2、综合运用罐疗、刮痧、按摩、针灸、药物等方法。
3、修炼心性,涵养品德,戒怒戒躁,保持平和、欢悦、积极和宽厚的情志状态。
4、注重和坚持全身经络气血的疏理与疏通,根本改善和提升人体的自净、自控和自愈能力。
北京中科医院电话北京治疗白癜风好处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