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解析三叉神经痛检查方法一

2016-12-13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三叉神经检查方法三叉神经痛患者应做哪些检查?

  (1)原发性三叉神经痛

神经系统出现异常现象(阳性体征)者很少,查体要非常仔细。

  (2)继发性三叉神经痛

患者阳性体征较多,注意神经系统的全面、详细检查。

  (3)特殊检查

对三叉神经痛患者应该常规做颅脑CT或磁共振检查。

  (4)其他

注意手术切口区皮肤有无感染,患者全身营养情况;患者血压和心、肺、肝、肾等功能情况,任何一个脏器功能异常,都会影响治疗效果;当查出某一脏器有问题时应进行相应治疗,应该等到其功能恢复正常或相对稳定后再考虑手术。

  这里应该特别强调,有些顽固性三叉神经痛患者,长期服用卡马西平,对其血液、肝功能的检查,应该特别重视。

对三叉神经痛患者具体查什么项目?

  三叉神经是混合性神经,包括感觉和运动两种功能,其神经核团在脑干内,上开始于中脑、脑桥,一直向下续到延髓和脊髓上端。所以,脑干和颅底部任何病变都可以损伤三叉神经而引起三叉神经痛。临床上,主要根据三叉神经分布,以及其生理、解剖功能,判断其是否正常,作出诊断和治疗。检查内容有感觉、运动和反射三个方面。

如何检查三叉神经运动功能?

  三叉神经感觉支管理着面部皮肤疼痛觉、温度觉、触觉三种感觉。检查面部范围,应当包括嘴唇、口腔、鼻孔和舌的一般感觉。用针刺查疼痛觉;用40~50℃热水,或5~10℃冷水装入试管查温度觉;用棉絮查触觉。注意事项有以下几点。

  (1)区域严格按照三个分支“辖区”检查。

  (2)对比两侧感觉做对比检查。

  (3)种类注意痛觉和触觉是否存在或同时消失(障碍)及其发生区域。医生可用此来区别感觉障碍是属于周围神经损害,还是中枢神经损害。周围神经损害就“全军覆没”了,即疼痛觉、温度觉与触觉这三种感觉都同时消失了;中枢神经损害,则常常只有2/3感觉被“开除”——疼痛觉和温度觉丧失,触觉却“安然无恙”;疼痛觉、温度觉丧失仅限于眼支,或眼支合并上颌支,或三支同时受损。罕见上颌支或下颌支疼痛觉、温度觉单独丧失者。

  (4)压痛点三叉神经受损除感觉障碍外,还会有明显的压痛点,其多位于神经分支出颅骨孔处。如眶上孔(眶上切迹)、眶下孔、颏孔。

  (5)扳机点即面部特殊敏感处,又叫触发点,如上嘴唇、口角、门牙、鼻翼、眉毛等处,轻轻一碰就可诱发剧痛。

如何检查三叉神经运动功能?

  (1)咀嚼肌

  主要是检查咀嚼肌(咬肌、颞肌和翼内肌、翼外肌)运动。咀嚼肌群止于下颌骨,在三叉神经运动根(支)“命令”(支配)下参与咀嚼、说话和表情活动。如损害咀嚼肌,除了有咀嚼、说话、表情运动障碍外,还可能出现面部变形等情况。

  (2)分工

  咬肌、颞肌和翼内肌收缩,把下颌骨向上提(闭嘴);两侧翼外肌同时收缩,把下颌骨向前推移;一侧翼外肌收缩,引起下颌骨向一侧方向移动;两侧翼外肌轮流收缩,下颌骨左右移动。

  (3)注意事项

  两侧颞部及下颌部是否对称?令患者咬住磨牙,按压其两侧咬肌和颞肌,观察有无肌力丧失、肌肉萎缩;令患者分别用两侧臼齿咬住压舌板,拉动压舌板,可以判断两侧肌肉收缩力;令患者张大嘴观察下颌骨是否偏移向患侧,如有,说明患侧三叉神经运动支受到损害。举例:因为左侧三叉神经运动支受到损害,而引起了左侧翼内肌、翼外肌瘫痪(无力),即不能把左侧下颌骨向前推移,但此时右侧(健侧)翼内肌、翼外肌收缩力正常,照样能把下颌骨推向前方,也就等于把右侧(健侧)下颌骨推向左侧;当然必须注意患侧下颌关节有无其他病变,如有,也会出现两侧不对称现象;令患者向两侧移动(错动)其下颌,用手阻挡观察翼肌收缩力;令患者将其下颌向前伸和向后退,注意下颌有无偏斜,分别检查相应翼肌、颞肌、二腹肌肌力。因为三叉神经运动核受双侧大脑皮质支配,会出现同侧三叉神经运动核之核性或者核下性损伤,常会同时出现同侧咀嚼肌和颞肌萎缩;双侧皮质延髓束(皮质脑干束)病变引起者,则属于核上性瘫痪,就有严重两侧咀嚼肌瘫痪,伴有下颌反射亢进。

  针对以上问题有任何不清楚的地方,您可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与三叉神经痛专家进行沟通或直接拨打--进行咨询。医院专注于三叉神经痛的研究和治疗20余年,是全国三叉神经痛的研究中心,是患者公认的三叉神医院。位于北京市东城区天坛东路66号。医院实行天无假日服务,针对外地预约患者,实行24小时不收费专车接送服务。









































北京白癜风哪里医院好
哪里可以治疗白癜风

转载请注明:
http://www.sqbpc.com/fbyy/364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医院地址: 健康热线: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