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颈椎不稳症有哪些表现及如何诊断

2017-10-9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上颈椎不稳症主要包括枕颈不稳及寰枢关节不稳两类,前者以外伤及枕颈部畸形为多见,病情亦较为严重。而后者除与颈部外伤相关外,在儿童则多发生于咽喉后壁处炎症之后,此乃由于寰枢关节局部韧带松弛之故。

在治疗上,对早期病例较前者相对为易,预后亦多较好,但晚期病例,或是因外伤或先天畸形所致者,病情多较复杂,预后差别亦较大。

上颈椎不稳症有哪些表现及如何诊断?

视造成局部不稳的原因、类型、部位及具体情况不同,其临床与X线表现差异较大。因器质性病变所引起的不稳(颅底凹陷症、齿突骨折脱位后等)症状多较重;而仅仅由于动力性因素引起的暂时性不稳,症状则较轻,多表现为椎-基底动脉供血不全症状。

病程长、发病缓慢者其症状较轻,而急性发生者的症状重。使椎管矢状径变宽的损伤(如Hangman骨折、寰椎分离性骨折等)后期残留的不稳,从X线片上看十分明显,但临床症状却轻;而使椎管变狭窄的损伤,其表现当然较重。

由于上述各种原因,本病的临床症状及影像学所见特点可相差甚大,在观察判定与诊断上需全面考虑,但仍应以临床为主。

临床主要特点:

1、颈部症状主要表现为以下特点:

(1)被迫体位:常呈僵硬状及失灵活感,患者喜用双手托住下颌以减轻头颅的重量,或是采取卧位,不愿多活动头部。

(2)活动受限:亦较明显,尤以旋颈时为甚,几乎可减少正常活动量的一半以上。

(3)痛与压痛:多主诉枕颈部痛感,压之尤甚,有时可出现电击样感,检查时应小心,切勿用力过猛,以防发生意外。

2、神经症状多表现为四肢锥体束征。此时表现为肌张力增高及反射亢进等症状,以下肢为重;并出现步态不稳,似有踩棉花感。上肢主要表现为手部精细动作障碍。四肢可有麻木、疼痛及感觉过敏等感觉障碍症状,位置觉及振动觉多减退,后期则出现痉挛性瘫痪。

3、椎动脉供血不全症状上颈段不稳波及椎动脉时,可出现明显的椎-基底动脉供血不全症状,尤其是寰椎后方椎动脉沟处有骨环或半骨环残留者更易发生。临床上约有半数病例仅仅表现此症状(却无脊髓或根性症状)。因此,在对椎动脉型颈椎病诊断时,必须考虑到此处病变的可能性,并加以排除。

4、反射改变除正常反射亢进外,Hoffmann征多阳性,Babinski病理反射有时亦可引出。

5、其他症状视造成上颈段不稳的具体原因不同尚可有其他各种症状。因炎性所致者,除咽部红肿外,多有低热、白细胞计数升高和红细胞沉降率增快等;因外伤后遗症所致者,多伴有其他体征,应注意体格检查。

主要依据:既往病史,包括有无先天发育性畸形、外伤史及咽喉部炎症等;临床症状特点,以及X线片或其他影像学检查(CT及MRI检查)等。

在临床上可将其分为器质性不稳和动力性不稳两类。

1、器质性不稳多因颈枕部病变所致,包括:

(1)自发性寰枢椎脱位:以儿童为多见,多因咽喉部炎症所致。

(2)外伤性寰枢椎脱位后遗症:急性期治疗不当或损伤严重者,均可引起不稳症。

(3)颅底凹陷症:并非少见,应注意早期诊断,主要在于对本病的认识。

(4)上颈椎外伤后遗性不稳症:除寰枢椎脱位外,尚包括上颈椎其他各种骨折等损伤后期由于韧带撕裂、松弛所致者。

(5)肌源性上颈椎不稳:主要是各种累及颈部肌肉的疾患,包括高位脊髓侧索硬化症、肌营养不良症等均可造成上颈椎不稳,虽较少见,但预后不佳。

(6)医源性上颈椎不稳:主要指由于操作手法过重、牵引过度等所致者。

(7)其他:各种中毒性疾患及脊柱畸形等均可继发不稳症。

2、动力性不稳主要因横韧带、翼状韧带或齿状韧带及周围关节囊等松弛与不稳所致者,除可查出明显原因可归于器质性不稳症外,其余均属此类。此种不稳除可引起前后向或侧向(左右)不稳外(可分别从X线侧位及正位片上判定),尚应注意因一侧翼状韧带松弛所引起的旋转不稳。

液针刀微创针法治疗颈肩腰腿疼研修班

上课时间:年3月14-17日(13日报到)

上课







































治白癜风成都哪家医院好
北京治疗白癜风最好的医院在哪里

转载请注明:
http://www.sqbpc.com/hlff/709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医院地址: 健康热线: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