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骨神经痛可导致残疾四大高危人群
2019-2-20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坐骨神经是人体最长的神经,涵盖范围广泛,神经从腰部、臀部、大腿后侧一路至小腿后侧,因此当坐骨神经感到疼痛,通常连带下肢整体会有放射性的疼痛感,并且伴随麻痺或肌肉无力等症状。
坐骨神经痛可大可少,后期严重者甚至会引起残疾,那么日常生活中应该如何应对坐骨神经痛?
坐骨神经痛会引起那些危害
坐骨神经痛是以坐骨神经径路及分布区域疼痛为主的综合征。坐骨神经痛的绝大多数病例是继发于坐骨神经局部及周围结构的病变对坐骨神经的刺激压迫与损害,称为继发坐骨神经痛;少数系原发性,即坐骨神经炎。
坐骨神经痛的危害首先表现在患者自身,早期患者经常感觉针刺样疼痛,随着病情的进展,坐骨神经痛患者的疼痛也日益加重,经常夜不能寐,有时还伴有膝盖疼痛,随后进展到跛行,转身、髋关节外展、内旋均不能顺利进行。到了后期,如果造成塌陷,还会导致残疾,遗憾终身。
坐骨神经痛的高发人群有哪些
坐骨神经痛是一种常见疾病,受生活习惯的影响,专家指出,以下四类人群,更容易发生坐骨神经痛。
1.孕妇
孕妇患上坐骨神经痛与孕妇身体特殊的改变有关系。我们都知道,如果身体给予坐骨神经过多的压力,就很容易沿着坐骨神经走向,出现臀部、大腿、小腿、足部等部位的疼痛。
在怀孕的中后期,宝宝发育得很快,会使孕妇腰椎负担加重,如果有些准妈妈以前有过腰肌的劳损和扭伤,就很可能发生腰椎间盘突出,势必压迫坐骨神经起始处的神经根,产生坐骨神经痛。
2.久坐的人群
久坐一族大多数缺乏运动,腰椎的承压本就不好,腰椎不能够耐受长时间的,一个姿势的坐位,很容易导致肌肉长时间紧张,就会影响到腰椎间盘,腰椎间盘为了适应肌肉的变化,就会出现腰椎盘的卡压,或椎间孔卡压,导致神经痛。
如果久坐一族出现从臀部牵扯到腿部、足踝出现剧烈的疼痛,出现几分钟或瞬间的剧痛,那么就要小心了,十有八九是坐骨神经痛。
3.有外伤史的人群
很多人发生腰背部外伤,往往不够重视,但实际上腰背部的外伤很容易发生腰椎间盘突出,压迫坐骨神经而产生疼痛。
当发生外伤时,人体的腰背肌肉可能已经受到损伤,使椎体受力不均衡,从而慢慢地引起腰椎间盘的突出,当坐骨神经受到突出物压迫时,就会引发坐骨神经痛。
4.长时间穿高跟鞋的女性
很多女性朋友喜欢高跟鞋,它们虽然让身材显得更加高挑,但却会给我们的坐骨神经带来健康隐患。长期穿高跟鞋会使重心前倾,这样就会使脊柱的受力学发生改变,直接导致腰椎间盘突出,进而压迫到坐骨神经,引发坐骨神经痛。
“坐”得不对,也会产生痛楚
跷二郎腿舒服,但坐骨神经可不舒服,当坐骨神经长期被不当的坐姿“间接折磨”,痛楚就是迟早的事了。
跷二郎腿:跷二郎腿是一种不健康的行为,久而久之也会形成一种习惯。经常跷二郎腿会导致身体出现肌肉和软组织出现不平衡,腰椎和骨盆的错位,引发坐骨神经痛。
久坐不动:我们在坐着的时候,腰椎的压力是站立时的三倍,所以长时间的坐着会导致腰椎的损伤,压迫神经元,引发疼痛,严重时会累及臀部到脚背的疼痛,诱发坐骨神经痛。
坐姿不当:坐骨神经痛多是由腰部疾病引起的,保持正确的坐姿可以有效减少腰部的压力,是腰背部处于相对松弛的状态,减少腰背劳损的机会,从而减少坐骨神经痛的发生。
坐骨神经痛该如何锻炼?
要改善坐骨神经痛,应多做睡前伸展操锻炼骨盆底肌:
Step1:仰躺於地上,双手自然置於身体两侧,膝盖弯曲。
Step2:将抱枕、枕头或是坐垫夹在双腿之间,双手自然的摆放在身侧,让腹部保持平坦,腰的背后要保持手伸不进去的密合程度,贴著地面。
Step3:注意不要让抱枕掉落,将髖关节抬起,举起臀部10次。再维持住抬起臀部的姿势保持10秒钟,一边吐气,一边让臀部上下抬起10次。
如何预防坐骨神经痛?
1、防止细菌及病毒感染
原发性的坐骨神经痛是神经间质的一种炎症,大多是因为牙齿或是扁桃体等感染以后,毒素经过血液入侵坐骨神经引起的,所以防止细菌以及病毒的感染,从一定程度上可以预防坐骨神经痛。
2、防止风寒湿邪侵袭
坐骨神经痛的患者如果遭到风寒的入侵,就会使气血受阻,经络不通,这是导致坐骨神经痛病发的一个重要原因,也是加重坐骨神经痛患者病情的一个主要原因。
3、运动与饮食
注意锻炼身体,增强体质,尽量避免感染。在运动的同时,要注意保护腰部的健康。饮食一定要有节制,不能吸烟喝酒。
4、正确的姿势
坐骨神经痛与不正确的姿势有直接的关系。对于长期在办公室坐着的人员来说,可以做做工间操,腰部的自我按摩,来避免腰肌劳损。
小编推荐吕家传膏药
腰部五贴,加环跳穴、殷门穴、承扶穴、委中穴、承山穴。
腰背委中穴。委中穴是腰背症状较好的一个贴敷穴位点。
吕家传膏药的作用原理
中医讲,痛则不通,通则不痛。疏通开了,自然就不痛了。吕家传膏药透过皮肤表面直达病灶,达到活血化瘀、祛风散寒、通经活络、消炎止痛的目的。膏药是运用中药归经的原则,多种药物相互协调为用的效能,组成的多为药物的大复方。
使用方法
使用前用生姜片擦拭或热毛巾热敷贴敷部位,擦洗晾干后按真人贴敷图,夏季贴12-24小时,冬季贴24-48小时,两次贴敷中间休息6-8小时。贴膏药,夏季注意清洗皮肤表面的油脂,以免引起红疹、瘙痒。
什么时候贴效果好
随时都能贴。建议白天贴。白天活动,血液循环好,药物吸收好,同时能分散注意力,弱化贴敷反应。夜间贴敷,刚开始药性反映比较强烈,有些睡眠质量不好的人,有可能影响睡眠质量。早上起来贴上,贴一天的晚上睡前或半夜撕掉;贴一天半的,第二天下午撕掉。让皮肤休息几个小时。
天使之梦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