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自带12种药,去火止咳通便
2019-2-9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很多人平时不注意,结果生病了,就想起用药片来抱佛脚。
其实,我们身体上的穴位就相当于一个天然大药库。当我们出现咽喉不适、肠胃消化不良、心悸……就可以通过身体的穴位来补身体,缓解不适,安全有用,能让我们尽享健康。
消炎护嗓药照海穴
咽喉部痒痛,有时还伴有干咳、干呕的症状;慢性咽炎的人,消炎药物无法进入粘膜深层,吃药无效;空调吹久了,咽喉肿大、发炎、发烧……这时可以按摩照海穴,消炎护嗓。
位置:在足内侧,内踝尖下方凹陷处。
用法:每次指尖掐照海穴3~5分钟,每天不限制时间、次数。按摁住足部的照海穴,并闭着嘴,不要说话。一会儿,会感觉嘴里有津液,慢慢吞咽下去,这样几次后,可缓解不适。
健胃消食药大陵穴
脾胃不好的人,遇到喜欢的食物,稍不留神,吃的稍微有点多,就会消化不良。此时,如果能够来点具有消食化积作用的“药物”,往往可以缓解不适。
位置:它在手掌根,腕横纹的中点上。
用法:这个穴位对应着脾胃,是一味很经典的“健胃消食片”。按揉此穴可以降胃火、去心火,提升胃动力。
去心火药劳宫穴
心火亢盛多见于工作压力较大、烦心事较多、遇事老爱着急的人,这些人大多有情绪烦躁、夜间浑身燥热而失眠、多梦、焦虑等症状,对他们来说最好的清火药就是劳宫穴。
位置:手握虚拳时中指指尖点到的地方。
用法:清泻心火要用强刺激,可内外劳宫(手心为内劳宫,对应手背处即为外劳宫)同时掐按,并朝第三掌骨桡侧方向用力,使麻胀感蹿至中指尖。
止咳化痰药孔最穴
我们身体上就有不花钱的止咳糖浆,那就是孔最穴。
位置:孔最穴位于伸臂侧掌,在尺泽与太渊连线的中点上一横指处。
用法:弹拨孔最穴可以缓解久咳,即用拇指深按于穴位,待出现有酸胀、疼痛的指感后,像弹拨琴弦一样地往返拨动。
通便药支沟穴
想排的时候排不出,或是排后仍有残余感,体味到便秘难受滋味的人越来越多。多数人的便秘原因,往往是生活习惯不好,除了调整饮食外,多多按摩支沟穴,也能帮助刺激肠胃蠕动,消除便秘。
位置:抬臂,掌心向下,从掌腕背横纹中点处直上量4横指(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在前臂两骨头之间的凹陷处就是它的位置。
用法:每次排便前,用手指按揉3~5分钟。
降糖药然谷穴
降血糖最常见的药物是二甲双胍,其实人体里也自备了二甲双胍,那就是然谷穴。
位置:它在足内侧,先找到足内踝尖,在其前下方可以摸到一块隆起的骨头,这个粗隆的下方就是然谷穴了。
用法:每天晚上洗完脚可用拇指用力按揉这里,直到有明显的酸胀感为止。
降压药内关穴、外关穴
我们的身体有一个神奇的降压穴,它在血压高时可降压,血压低时候可升压,这就是内关穴、外关穴。
位置:内关穴位于前臂掌侧,当曲泽与大陵的连线上,腕横纹上2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外关穴位于前臂背侧,手脖子横皱纹向上三指宽处,与正面内关相对。
用法:按揉时,上下要同时用力,每侧按揉30秒,左右交替,每天按揉5~10分钟。
镇静安神药印堂穴
调理失眠有一个非常好使的穴位,可以起到明显的镇静安神作用,这个穴位就是印堂穴。
位置:正坐,在面额部,两眉头连线的中点。
用法:食指和中指并拢,从印堂的位置依次螺旋状往上按摩。这种方法适用于晚上临睡前,每次按揉5分钟,就可以大大改善睡眠质量,逐步摆脱失眠的影响。
护肝排毒药太冲穴
肝脏毒素积累过多,会出现偏头痛,脸部的两侧长痘痘,女性还会出现痛经。因为脸部两侧以及小腹,是肝经和胆经的领域,一旦肝的排毒不畅快,身体就会出现不适。
位置:位于足背侧,第一、二跖骨结合部之前凹陷处。
用法:用拇指按揉太冲穴3~5分钟,感觉轻微酸胀即可。不要用太大的力气,两只手交替按压。
健脾排毒药商丘穴
脾脏有毒时,面部会出现色斑,身上会积累脂肪,导致肥胖。同时,口气会比较明显。
位置:位于内踝前下方凹陷中,当舟骨结节与内踝尖连线的中点处。
用法:用手指按揉商丘穴,保持酸重感即可,每次3分钟左右,两手交替做。
补肾养肾药涌泉穴
涌泉穴是人体最低的穴位,如果人体是一幢大楼,这个穴位就是排污下水管道的出口。涌泉穴直通肾经,经常按揉它,可益精补肾,强身健体。
位置:位于足底部,蜷足时足前部凹陷处。
用法:这个穴位比较敏感,不要用太大的力度,稍有感觉即可,以边按边揉为佳,持续5分钟左右即可。
急救药极泉穴
如果你突然感觉心悸、心痛,身边又没有急救药物,怎么办?危急关头,首先你一定不要慌,先拨打急救电话,在等待救护车的同时,可以弹拨心经上的急救穴——极泉,为自己争取到宝贵的救护时间。
位置:极泉穴位于腋窝的最深处,取穴时上臂外展,在腋窝中部有动脉搏动处。
用法:弹拨的速度不要过急,感觉会有明显的酸麻感,并向肩部、上肢发散。用此方法可以在几分钟内迅速缓解前胸部的胸闷气短、心悸、心痛的症状。
针
灸
“
乾
坤
一
针
”
一针定乾坤也叫一针绝,是一种“内病外治”的医术,通过经络的传导作用,以及应用一定的操作法,来治疗全身疾病的。以通经脉,调气血,使阴阳归于相对平衡,使脏腑功能趋于调和,从而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一针定乾坤针疗法,在全球早以面临失传的医术,不讲究经络和穴位,只管具体病症治疗
如:顽固性内分泌紊乱,顽固性更年期综合症,顽固性内分泌紊乱,顽固性月经不调,顽固性不孕不育,顽固性冷淡,各种顽固性妇科病,顽固性痛经,顽固性失眠,顽固性耳鸣,顽固性颈肩腰痛,顽固性阳痿早泄,前列腺炎,精子活力低,顽固性头痛,顽固晕车,晕船,顽固性牙痛,顽固性便秘等等。
针
灸
“
回
阳
九
针
”
回阳九穴是指九个对人体至关重要的穴道,《针灸大成》中记载:若患者处于病危状况,出现亡阳危症,或亡阴导致亡阳之时,医者当紧急于此穴施针救治以回阳救逆,此九穴都是临床急救,用之有效之处,若配在一起更为有效。这九穴分别是哑门、劳宫、三阴交、涌泉、太溪、中脘、环跳、足三里、合谷。有谣曰:“哑门劳宫三阴交,涌泉太溪中脘接,环跳三里合谷并,此是回阳九针穴。”太溪穴是肾经的原穴,具有极高的回阳救逆之功。
针
灸
“
鬼
门
十三
针
”
是由《中医?针刺篇》中的鬼封、鬼宫、鬼窟、鬼垒、鬼路、鬼市、鬼堂、鬼枕、鬼心、鬼腿、鬼信、鬼营、鬼藏、鬼臣等。十三鬼穴中选其对癫、狂、痫有奇特治疗作用的腧穴,经过八代人的经验总结,并增补数穴而成,沿用至今。
“鬼门十三针”在古代由张天师所创,祛病除邪,愈后永不复发,堪称医学神技。经过多年研究解密,通过传统针灸医学资料的调研,以及走访各界名老中医,成功得到“顺治鬼门十三针”的十三针法。
“顺治鬼门十三针”是针灸学中博大精深的一种特殊治疗方法,是中医针灸中最神奇所在,在古代乃是医玄之家的不传之秘,专治百邪癫狂,从现代医学讲就是抑郁症、强迫症、精神分裂症等精神疾病。该针法吸取各类针灸精华,利用不同穴位的针灸机理,针到病除,疗效独特。
针
灸
“
小
周
天
针
”
就是在这些特定的穴位,逢时开穴针灸,以激发和振奋人体气血能量,调动人体升降功能,鼓舞正气、祛除邪气,达到治疗疾病和恢复健康的目的。
针刺顺序:丑阳关→寅脊中→卯神道→辰大椎→巳风府→午百会→未承浆→申天突→酉膻中→戍中脘→亥关元→子会阴→丑阳关
针
灸
“
大
周
天
针
”
就是在这些特定原穴配络穴上,逢时开穴针灸,以激发和振奋人体经络气血能量,调动人体脏腑功能,鼓舞正气、祛除邪气,达到治疗疾病和恢复健康的目的。
针刺顺序:
1,阳时:子丘墟→蠡沟→寅太渊→偏历→辰冲阳→公孙→午神门→支正→申京骨→大钟→戌大陵→外关;2,阴时:丑太冲→列缺→卯合谷→丰隆→巳太白→通里→未腕骨→飞扬→酉太溪→内关→亥阳池→光明。
主讲内容
zhu
JIANG
NEIRONG
(一)大小周天的开启之法以及临床应用
(二)乾坤一针操作方法及临床应用
1、软组织伤痛:各型颈椎病、腰椎病、椎间盘突出症、骨质增生症、腰3横突综合症、腰肌劳损、腰扭伤、强直性脊柱炎、风湿、类风湿关节炎、头痛头晕、三叉神经痛、网球肘、腱鞘炎、肩周炎、多种关节炎、足跟痛、骶髂关节炎、股骨头坏死等。
2、神经病痛:(带状疱疹后遗痛、三叉神经痛、枕神经痛等)。
3、内脏疼痛:胃痛、慢性胃炎、胃、十二指肠溃疡、溃疡性结肠炎、胆石症、胆囊炎、急腹痛、前列腺炎、痛经、盆腔疼痛、附件炎、产后阵痛、慢性阑尾炎、各种结石疼痛、癌症疼痛等。
4、非疼痛性疾病:慢性膀胱炎、鼻炎、慢性咳嗽、哮喘、喑哑、慢性咽炎等。
5、近视眼、白内障、青光眼、老花眼、弱视、斜视1-7天恢复正常!
6、美容:1-3次,瞬间年轻漂亮。
7、颈椎病、偏头疼、精神病、失眠多梦、接骨法、打呼噜、发烧、小儿夜哭、高血压、糖尿病、牙疼、不孕不育、结石症、鼻炎、风湿、乳腺增生(瘤)、子宫瘤、卵巢囊肿、癫痫、骨质增生、胃肠神经功能絮乱、甲状腺肿(瘤)、各种肿瘤(部分癌症)等等。
(三)回阳九穴急救应用
(四)鬼门十三针的临床应用(精神分裂症、失眠症、抑郁症、躁狂症、恐怖症、焦虑症、强迫症、癔病症、疑病症、药物依赖、神经性厌食、性心理障碍,特别对青少年、中学生以及大学生的心理障碍等效果突出)。
(五)先天功指导教
师
专
家
易颜
医院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特效针灸技术研发专家,阴阳复合疗法研发专家,中国医师协会、长期开展中医针灸学、骨伤科的医疗、教学、科研工作。主讲过针灸学、推拿正骨学的多种课程。临床擅长于用“阴阳复合调理疗法、针法、灸法、整脊疗法、筋节松解疗法及刺血疗法”等各种中医技术特色疗法治疗各种痛症,风湿病,男女泌尿生殖系统疾病,多种呼吸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心血管系统疾病,颈椎病,肩周炎,椎间盘突出症,以及各种急性或慢性脊柱、四肢、关节的软组织损伤等。
近年来,苦心致力于治疗方法的创新,将其在针灸学上擅长的特效针灸技术,广泛应用,形成了极具特色的新型中医治疗途径并取得了突出的治疗效果,得到了广大患者的一致好评。
研修费:每人,首期
联系电话/张主任
联系电话/陈主任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