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还在肩颈痛推拿专家早就这样做了,轻
2019-2-12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范炳华
教授主任中医师国家级名中医
专长中医推拿,毕业于上海中医学院,从事推拿医疗47年。擅长颈肩腰腿病,运动损伤,老年病及头晕、头痛、胃脘痛等疾病的推拿治疗。现为中华中医药学会学术顾问,省推拿分会名誉主委,承担省部级课题10余项,获省部级科学技术二等奖2项、三等奖2项;省中医药科学技术奖一等奖2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1项。
本文要向大家介绍一位顶有名的推拿专家。
他学识渊博、德高技精,奥运冠军孟关良、罗雪娟都是找他推荐的;
他临床与教学水平俱佳,从医30多年,从教10余年,如今既是全国“大医精诚”优秀医生,又是浙江省“教学名师”,在他的带领下,浙江中医药大学推拿专业在医、教、研方面的全国影响力,从原本的默默无闻一跃成为首屈一指。
他,就是国家级名中医范炳华教授。
颈部保健练练“三三操”
捏三把、摩三下、扳三下
如今颈椎病已成为现代社会的常见病,低头时间过长,手机不离身,不加节制地用电脑,时间长了,颈椎就会闹意见:颈痛背胀,上班没精神,头昏脑胀,臂酸手麻,注意力不集中,头痛耳鸣,记忆力减退,总而言之一个“烦”字,个中滋味相必很多朋友都体会过。
“在我的门诊中,50%以上的病人都有颈椎问题。”养生要从保养颈椎做起,范炳华教授自己也曾是一名颈椎病患者,后来通过自我调理,20多年没发作,用的是什么方法呢?
“很简单,平时练练“三三操”,工作时把电脑放到一个合适的角度,睡觉时选对一个好枕头,垫对一个好位置。”
“三三操”是范教授自己发明的颈部保健操,简单而实用。
捏三把:
手掌心放在颈后部,手指与手掌相对用力,把脖子后面的肌肉捏紧提起来,一捏一放,左右手各三把,能快速放松颈部肌肉,恢复颈部疲劳;
摩三下:
用手掌和手指面横向紧贴脖子后面的肌肉,推过去再拉过来往返摩擦,左右手各摩三下,让颈部肌肉发热,促进颈部血液循环;
扳三下:
四指放在颈后部用力往前拉,头缓缓向后仰形成对抗牵引,左右手各扳三下,改善因低头过多而导致的颈椎曲度变直。
健康的颈椎从侧面看有个前屈的生理弧度,这个弧度很重要!能吸收振荡、缓冲承重应力,一旦曲度変直、消失、反弓,就可能引发颈椎病。
范教授说,颈椎发病有一定的规律可循:上颈段病变主要表现为头痛、头晕、后枕痛胀、目眩、视力模糊、耳鸣等头面部症状;中颈段病变主要表现为颈痛、颈酸胀、颈僵、肩胛及上臂痛、背痛等症;下颈段病变主要表现为上肢前臂及手指痛、麻、胀等症;脊髓严重受压则出现步态、大小便改变等症。
有症必有因,无因不成症,颈椎病反复发作,归根结底是因为没有对因治疗。如果肩胛骨内上角疼痛,那么矫正肩胛提肌肉在颈椎的附着点是治疗关键;不明原因的偏头痛,70%是由枕大神经、耳大神经受压或刺激所致,解除受压和刺激是关键;椎间孔左右径变窄、椎间孔上下径缩短会导致手指痛麻,矫正椎间孔径是关键。
对颈椎病,范教授采取的是五线五区十三穴基本推拿法。根据症状累及部位,选择相应的操作部位和操作方法,效果很不错。
颈椎病为何高发,这与平时的工作和生活习惯有很大关系,最常见的就是电脑的使用问题。“屏幕放太低,鼠标放太远,这样手臂要伸直,脖子老低着,容易出现颈椎、肩周等问题。”
对于电脑的摆放,范教授有以下建议:鼠标宜近不宜远,鼠标宜低不宜高,键盘宜低不宜高,屏幕宜仰不宜直,底座宜高不宜低。通俗地说,就是把鼠标放得离身体近点,键盘放得低点,电脑底座下面可以垫两本书,屏幕稍微调得仰一点。
此外,不要长时间连续操作电脑,或坐在床上玩电脑。长时间低头,容易引起颈伸肌慢性劳损。手指的频繁操作可使手臂、肩部及颈部高度紧张,引起肌肉疲劳。久而久之会发生颈椎生理曲度变直、消失,甚至反弓。
人的一生有1/3的时间与枕头打交道,所以选对枕头也很重要。要选择松软、透气、可塑性强的枕头。枕头高度与肩宽一致,睡下去后枕头被压实的厚度要在10厘米左右。枕头不能枕在头部。颈椎生理曲度消失或反弓时,可采用颈下垫高枕的睡姿矫正;颈椎向右侧弯,可采用高枕侧卧位睡姿矫正;颈椎曲度过大,可采用高枕仰卧位睡姿来矫正。
繁重的工作之余,范教授也会搞点发明创造,淘宝、京东有款卖得很火的枕头,叫做如意护颈宝,就是范教授的发明,已获得国家发明专利。充气式,可调节,用手捏一捏气泵,枕头慢慢鼓起,到了觉得舒服的高度,松开手,枕头就成形了。配合颈椎生理弧度,让颈椎间隙张开,给椎间盘减压,枕着脖子下面,非常舒服。
什么样的眩晕可以来找范教授
多年前,有位病人,女儿陪着来看病,在诊室门前大哭,怎么了呢?原来是头痛!病人问护士:要挂什么科?挂号室“嚓”一下给了她一张神经科的号子。神经科医生面对这样的病人,会先让病人去拍片,CT,核磁共振,看看脑子里有什么情况。很多时候,“一切都正常”。后来的情况是这样的,神经科医生诊断不出什么毛病,刚好碰上范教授,就让他看看是什么情况?
范教授问过病人的情况后马上判断,可能是枕大神经痛,在走廊里就给病人做起了推拿。一分钟后,他跟病人说:“你现在体会一下看看。”天哪,不痛了!刚才还在大哭的病人,竟开心地笑了起来。
话说,范教授可是治疗眩晕的高手。有一年奥运冠军罗雪娟因为训练太过辛苦,一度被晕眩病困扰,是范教授的双手,解除了我们这位冠军的病痛,让她又可以在碧波间驰骋。
不过,大家在找范教授推拿前,先要判断自己是什么类型的眩晕,耳源性眩晕、眼源性眩晕、心源性眩晕、高血压头晕、脑源性病变眩晕、贫血性头晕、颅脑外伤后遗症,这些原因引起的眩晕,统统都不行。
可以推拿治疗的眩晕特指颈性眩晕,是由于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引起小脑平衡失调所致,头晕常持续7天以上,伴有视物模糊、恶心/呕吐、耳鸣/耳塞、后枕痛(4项中符合2项)。
为什么会耳鸣(耳塞)?
是因为内耳道的血供是由椎基底动脉供应的,缺血时就会耳鸣、耳塞。为什么会视物模糊?原来眼球的血供来自小脑动脉,供血不足当然会视物模糊,很容易被误诊为近视、视力减退、老花眼。有些患者还有偏头痛、临界高血压、胸闷憋气等症状。
范教授治疗颈性眩晕的高招就是三部推拿法,是根据椎动脉各生理段的血管形态学改变,建立起来的一种颇具特色的推拿治疗法,临床效果非常好。
“曾经有一位67岁的颈性眩晕患者,患头晕、视物模糊、耳鸣,时有恶心欲吐10余年,医院误诊为脑动脉硬化、梅尼埃病、耳石症,久治不愈。
经范教授推拿3次后,两侧椎动脉起始段血管的痉挛、毛糙恢复正常,治疗6次后,眩晕症状完全消失,治疗15次后右侧椎动脉血管管径恢复正常。
3年后复发,经3次推拿至今一切正常。
产后腰骶痛也可以来做推拿治疗
许多妈妈产后会腰痛,很多人不当回事,如果一个月后未见减轻,反而加重,或持续时间较长,就要引起重视了。
由于怀孕期间腹部逐渐增大,或胎儿过大,腹部重量超过脊柱的承重,迫使承重线前移,发生腰椎滑移,或产伤、姿势不良、分娩后骨盆复原不好都会引起产后腰骶痛。影响到坐骨神经时还会出现下肢放射性疼痛。
对于产后腰骶痛,范教授有一套成熟的治疗方法——蛙式四步扳法治疗。临床证明效果非常好,其中髂后上棘隆起引起的腰骶痛有效率为%,髂后上棘凹陷引起的腰骶痛有效率为98.52%。而且治疗很快见效,很多腰痛严重的妈妈治疗1次就痊愈。
有一位26岁的妈妈顺产后腰痛不止,产后4个月未见缓解,经过范教授推拿1次后疼痛消失,随访10个月没有复发。
有一位32岁的妈妈,产后5个月腰痛疼痛难忍,无法下床行走,医院做X片,显示耻骨联合分离。骨盆分离试验呈阳性,“4”字试验阳性,右侧骶髂关节压痛(++)。也是推拿治疗1次后,就行走自如。
还有一位26岁的女性,产后28天还不能翻身,身体一动骨盆就咯吱作响,解大小便需要3个人帮忙,2个小时才能完成,非常痛苦。范教授根据她的耻骨联合分离情况(图1),指导患者左侧卧位,在右侧骶髂部用米袋加压使其对合,治疗2周后已能自行前来就诊,拍片显示耻骨联合复原(图2),经推拿治疗3次后,基本痊愈。
图1:治疗前耻骨联合分离4.76cm图2:矫正2周后耻骨联合已基本恢复
“预防产后腰骶痛要加强自我防护。生产后可用骨盆带加压包扎,健康饮食防止过度肥胖,平时注意腰骶部保暖。出现耻骨联合分离时,可自行取侧卧位在髋部用米袋加压矫正分离。出现腰椎向前滑移时,可取仰卧位在臀部垫枕矫正。腰骶痛反复出现时要及时就诊。”
范教授提醒,产后出现腰骶痛,早发现早治疗是关键,要在医生指导下做必要的康复锻炼,第一胎有腰骶痛的妈妈准备要二胎前要做必要的检查评估。
2号线开通之后
你想到桐君堂中医门诊部
无论是武林馆还是城站馆
都能够乘坐地铁
步行路程5分钟内到达
武林馆:
地铁2号线—武林门站—B出口—50米
武林馆新馆:
地铁2号线—武林门站—B出口—50米
城站馆:
地铁1号线—城站站—A1出口—米
监制:曹漪洁
主编:尉洁婷责编:陈雨笛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