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协和医学博士教你认识骨质疏松的病因

2016-11-28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骨质疏松的定义

骨质疏松症是一类骨量低下,骨微结构破坏,导致骨脆性增加,易于发生骨折的一种全身性骨病。让我来解释一下这个定义:首先它是骨量下降,顾名思义,骨头变轻了呗,另外,如果在显微镜下观察,骨头内部的微小结构也发生了破坏(图1),以上两种原因导致骨头变脆了,在无外伤或者轻微外伤时就可以导致骨折发生(图2),最后,最主要的一点是,它是一种全身性疾病,不是身体某处发生了骨质疏松。

图1、显微下观察骨骼的结构,上图是正常的骨结构,下图是骨质疏松患者的骨结构

图2、脆性骨折发生的部位主要是脊椎、手腕、髋部等

骨质疏松的病因

说完了骨质疏松的定义大家肯定想知道这骨质疏松到底是怎么发生的,是每个人随着年龄的增长都会出现么?知己知彼才能百战百胜嘛,所以只有清楚了骨质疏松是怎么发生的,我能才能采取有效的措施来预防它的发生。

骨质疏松的发病机制已经研究了几十年了,对其认识也是越来越深了,目前研究的内容很多都是涉及到分子通路、信号转导等高大上的东西,这些东西还是留给我们医学工作者来看吧,还是不要拿出来伤害广大读者的脑细胞了,这里我就主要谈谈一些容易理解的内容,让读者朋友们了解骨质疏松发病的原因并积极有效的防治骨质疏松。

简单的说骨质疏松发生的机制就是骨骼的破坏程度超过骨骼的新生程度,人体内通过各种复杂的机制来调节这两种过程的平衡,由于各种原因导致这种平衡破坏了,也就导致了骨质疏松的发生。

我们常常把人体的骨骼比作一个“银行”:每天身体制造新的骨组织,分解旧的骨组织,相当于“存钱”和“花钱”。从出生到30岁左右,人体骨量值因为存入多于花销,一路增加达到最高峰值,“银行”也就越来越富有,骨骼也越来越强壮;而30岁以后,花销速度开始大于存入,骨银行开始入不敷出吃老本,“银行”里之前存下的骨量被透支,当人体内骨量减少到一定值,身体开始出现骨质疏松。因此,骨质疏松并不是到老年才会出现的,30岁的最高峰值是正常人的平均年龄,等你到老了才想起来







































急性肠炎患者如何饮食A态基源胶囊
当代雷锋庄仕华

转载请注明:
http://www.sqbpc.com/ysjk/201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医院地址: 健康热线: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