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叉神经和三叉神经痛
2017-7-3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三叉神经(最粗)(一)纤维组成:1.特殊内脏运动纤维:起于脑桥中段的三叉神经运动核,纤维组成三叉神经运动根,由脑桥基底部与脑桥臂交界处出脑,位于感觉神经根下内侧,最后进入三叉神经第三支下颌神经中,经卵圆孔出颅,随下颌神经分支分布于咀嚼肌等。脑桥臂:脑桥腹侧面,正中有一纵沟称基底沟(基底动脉),腹侧面隆起膨大的部分称基底部,由大量横行纤维和部分纵行纤维及脑桥核组成。向外逐渐缩窄,移行为小脑中脚,又称脑桥臂。2.一般躯体感觉纤维:这些纤维的细胞体位于三叉神经半月节内,该神经节位于颅中窝颞骨岩部尖端的前面三叉神经压迹处,为硬脑膜形成的美克尔腔(Meckel腔)包裹。三叉神经半月节由假单极神经元组成。半月节:(1)中枢突:构成了粗大的三叉神经感觉根,由脑桥基底部与脑桥臂交界处入脑。a:传导痛温觉的纤维主要终止于三叉神经脊束核(最长的脑神经核)。b:传导触觉的纤维主要终止于三叉神经脑桥核。(2):周围突a.眼神经(最小1支):起于三叉神经节前内侧部,向前进入海绵窦的外侧壁,在眶上裂的后方分成三支,即泪腺神经、额神经和鼻睫神经,经眶上裂入眶。分布到筛房、蝶窦和额窦粘膜、泪腺、结膜、角膜、眼睑的皮肤等。b.上颌神经:自半月节前中部发出,穿海绵窦侧壁的下部,经卵圆孔出颅至翼腭窝,在窝内发出小支连于碟腭神经节。上颌神经穿过眶下裂入眶,改名为眶下神经行于眶下管中,最后出眶下孔达面部。上颌神经主要分布于上颌牙、口腔和鼻腔粘膜、硬脑膜及眼裂与口裂之间的皮肤。c.下颌神经(最大1支):自半月节前外侧部发出,经卵圆孔出颅后,在翼外肌深面分为前后两干。前干细小,除发出肌支分布于咀嚼肌、鼓膜张肌和腭帆张肌外,还发出一支颊神经;后干粗大,除分布于硬脑膜、下颌牙及牙龈,舌前2/3及口腔底的粘膜,耳颞区和口裂以下的皮肤外,还发分支支配于下颌舌骨肌和二腹肌前腹。(二)损伤症状:1.一侧损伤时可出现同侧皮肤(面部)及眼、口和鼻粘膜一般感觉丧失;2.角膜反射因角膜感觉丧失而消失;3.一侧咀嚼肌瘫痪和萎缩,张口时下颌偏向患侧;4.疼痛:三叉神经位于小脑幕附着缘之下,向前外走行,越过岩骨嵴后进入Meckel腔,与半月神经节相连,向后下弯曲行于脑桥旁,穿脑桥臂根部入脑。脑桥臂接受小脑上动脉供血,三叉神经与小脑上动脉的接触,三叉神经脱髓鞘病变认为是发病原因之一。附:三叉神经痛:多见于中老年人,女性多见,疼痛局限于2、3支最常见,极少三支同时受累。表现历时短暂的电击样、刀割样或撕裂样剧痛。每次数秒至几分钟,突发突止,通常无预兆,间歇期完全正常。疼痛以面颊、上下颌及舌部最明显,轻触鼻翼、颊部和舌可以诱发,称为扳机点。洗脸、刷牙易诱发第2支疼痛发作,咀嚼、哈欠和讲话诱发第3支发作,以致患者不敢洗脸、进食,表现面容憔悴和情绪低落。病变易误诊牙疼,治疗一般首选卡马西平。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