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性头痛,即刻止痛

2019-1-7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头痛是临床上常见的症状之一,原因也十分复杂,有些还是由严重的致命疾患引发。但只要排除器质性病变等情况,很大一部分头痛都与颈椎病有密切关系。颈椎病是一种以退行性病变为基础的疾病,随着年龄增长,人的颈椎的椎骨和椎间盘逐渐退化,是不可逆转的。所以颈椎病头痛患者一般是35岁以上中老年人,女性居多。近年来有向年轻化人群发展的趋势,主要与工作方式和生活习惯直接相关。如学生、白领、IT工作者等高发人群,在压力较大的情况下,长期伏案却又缺乏体育锻炼,就造成颈肩肌过度疲劳。

此种头痛在以往曾被称为“神经性头痛”、“神经血管性头痛”,“枕大神经痛”,“耳神经痛”等。以往认为此种头痛是头部的神经和血管在致病因素的作用下产生头痛,因而治疗方法主要是口服非甾体抗炎药物,头部理疗、按摩,头部痛点注射,头部神经干阻滞,包括枕大神经或耳大神经阻滞。但有相当数量的患者的病情并不好转或疗效不持久。

年Sjaastad首次提出颈源性头痛的概念后,迅速得到多学科专家的重视。对颈神经的解剖及其末梢的中枢传入机制的研究,以及对颈椎间盘退行性变引发非菌性神经根炎的机制取得的研究进展,不断加深了对颈源性头痛发生机制的认识,并指导了临床诊断与治疗的改进。年Bogduk指出颈椎退行性变和肌肉痉挛是颈源性头痛的直接原因。他认为颈源性头痛也可称为颈神经后支源性头痛。

颈椎病为什么会引起头痛?

高位颈神经包括第1~4颈神经,与头痛关系密切。原来一直认为第1颈神经为运动神经,不含有感觉纤维。研究发现第1颈神经在寰椎后弓上方发出第1颈神经后支,分布到头后直肌,头上下斜肌,该神经后支内含有丰富的感觉神经纤维。第2颈神经从椎板间隙中出来,其后支分出内侧支、外侧支、上交通支、下交通支和头下斜肌支。内侧支与来自第3颈神经的纤维共同组成枕大神经、枕小神经和耳大神经,这些神经是传导颈源性头痛的主要神经。外侧支分布到头最长肌、头夹肌和头半棘肌。在横突的结节间沟第2颈神经后支的上交通支与第1颈神经后支连接,其下交通支与向下进入第2、3颈椎关节突关节与第3颈神经后支相连接。第1、2、3颈神经后支借交通支相连接形成神经环(或称为颈上神经丛,或Cruveihier后颈神经丛)。第3颈神经出椎间孔在椎动脉后方发出第3颈神经后支,其内侧支分布到多裂肌,外侧支分布到头最长肌、头来肌和头半棘肌。

上述这些神经的分支靠近椎动脉经枕骨大孔进入颅腔前的成角处,容易受到椎骨突起及肌肉在附着处的刺激及损伤。压迫和刺激这些神经时在头皮上可出现感觉减退、过敏或感觉缺失。另外,来自嗅神经、面神经、舌咽神经、迷走神经和三叉神经传入支的终末纤维与第1~3颈神经后根传入纤维在颈髓1~2后角内联系。

这些颈神经的感觉范围可向前延伸到前额部、眶下部,受卡压或炎症刺激时可出现牵涉性头部疼痛、耳鸣、眼胀以及嗅觉和味觉改变,类似鼻窦、耳部或眼部疾病的表现。第1、2、3颈神经离开椎管后大部分路径在柔软的肌肉组织内,软组织的炎症、缺血、损伤、压迫甚至不适当的按摩都会影响神经的功能,引发颈源性头痛。

针灸治疗颈椎病

对于颈椎病引发头痛的治疗,不建议盲目吃止痛药。

如果头痛的情形一直无法得到缓解,医院针灸科、推拿科或骨科做颈椎检查。确定颈椎病致病原因——椎骨质增生、间盘突出、颈部神经和血管压迫等原因,在医生的指导下科学治疗。针灸治疗颈椎病采用深刺颈部夹脊穴结合浮针的方法,大多数患者经过一次治疗即可缓解大部分疼痛。

赞赏

长按







































北京中科医院电话
白癜风医药

转载请注明:
http://www.sqbpc.com/ysjk/859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医院地址: 健康热线: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