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经典配穴建议收藏

2019-4-13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针灸经典配穴

1、大椎、曲池、合谷

功能:疏风解表,调和营卫。

主治:外感六淫邪气在表诸证、疟疾及一些热病。

方义:大椎属督脉,是手足三阳督脉之会,统全身阳气而主表,凡外感六淫之邪在表,皆能疏解。曲池、合谷乃手阳明原合之穴,主气化而能传导,助大椎而调和营卫,故清里达表。如果身热自汗,则泻大椎以解肌。无汗恶寒,则可补大椎以发表。对疟疾寒热,能调和营卫。于虚劳骨蒸、盗汗,有养阴清热的作用。

2、合谷、曲池、外关

功能:清热散风,宣通上焦

主治:头痛、腮肿、耳鸣、耳聋、吐血、鼻衄、手腕及指节疼痛,胸痛等。

方义:曲池性走而不守,合谷升散而上浮,外关为手少阳之络穴,八脉交会之一,又通阳维脉,故能清热散邪。三穴配合,为治头面、五官诸证属实者,确有效验。

3、合谷、复溜

功能:发汗、止汗

主治:用于表虚表实之汗证(自汗、无汗)

方义:复溜属肾经经穴,补之可温肾壮阳,卫外固表,泻合谷可清气分之热,热清表固而汗止;补合谷轻扬走表而托邪,泻复溜玄府不固,故而汗出。

4、百会、水沟、风府

功能:醒神开窍

主治:一切卒急昏厥

方义:百会为手、足三阳与督脉、厥阴肝脉之会,具有通阳安神,缓解厥阴筋急,清醒头脑之功。水沟为督脉和手足阳明经之交会穴,督为诸阳之海,阳明为多气多血之经,泻此穴具有通泄督脉,清理阳明,调整气机,开窍救急之功。风府为足太阳经、阳维脉和督脉之会穴,刺此穴,以搜脑府之风邪。三穴相伍,能是关窍立开,随之苏醒,言语自如,转危为安。

5、肩髃、曲池(治上肢之主方)

功能:疏通气血,搜风除湿

主治:凡一切经络客邪,气血阻滞之证,如中风,偏枯,诸痹等上肢疾患。

方义:二穴俱属手阳明,肩髃卧针能疏通,曲池走而不守,故上肢一切经络客邪,气血阻滞之证皆可治之。

6、环跳、阳陵泉(治下肢之主方)

功能:疏筋利节,调和气血

主治:中风偏枯、诸痹不仁、痿废不用等下肢疾患。

方义:两穴均属足少阳经,能舒通宣散。阳陵泉又是筋会,具有舒筋利节之功,环跳搜经络之风,二穴相应,相得益彰。

7、曲池、阳陵泉

功能:舒筋利节,清利疏泄

主治:上下肢麻痹,胸胁疼痛,热结肠胃之腹胀便浊。

方义:曲池、阳陵泉居肘膝之处,皆属大关节,肘部曲池行气血通经络,清肺走表。阳陵泉又能舒筋利节,泄肝胆清里,是方功能宣通下降,又能分浊泻火,肝肺气郁胸胁作痛,或热结肠中及胃,腹胀便浊,借之清利疏泄。

8、曲池、三阴交

功能:清热凉血,祛瘀生新

主治:妇女经闭,崩漏带下,积聚毒疮,诸般肿痛,瘈疭热厥。

方义:曲池性游走通导,善清热搜风,三阴交为三阴经之会,属肝脾肾之枢纽,为治疗血分要穴。两穴配伍,则血分之瘀滞、热毒自清。

9、足三里、三阴交

功能:益气养阴,健脾补虚

主治:脾胃虚寒、纳谷不香、饮食不化、食少纳呆、形瘦身弱、或呕或泻,腿脚麻木、疼痛。

方义:三里升阳益胃,三阴交滋阴健脾,乃虚损治疗不可缺少。胃强脾弱,阳亢阴亏,补三阴交而泻足三里,为补阴之中兼行清浊。又阳虚气乏,风湿客邪成痹,腿胫麻木疼痛时作,一以振阳,一以和阴,则有舒筋理痹之功。

10、阳陵泉、足三里

功能:调和肝脾,舒肝健胃

主治:肝胃不和之症,如吞酸口苦,泄泻呕吐,下肢痿痹。

方义:阳陵泉为胆经合穴,泻之以肃清净之府,平肝火之上逆,胆府清疏,胆汁入胃,化食消滞;三里为胃府合穴,泻三里,以导胃中之浊气,使其浊阴得降,清阳自生,两穴配伍,对肝胃不和之症,用之有效。阳陵泉为全身之筋会,大有舒筋利节,搜风祛湿之力;足三里有通阳活血渗湿散寒之功,固又可治诸痹、膝关节痛、筋挛历节、痿躄脚气。

11、合谷、太冲

功能:宣导气血,镇肝熄风

主治:癫痫狂邪各症,手足抽搐,小儿惊风,中风昏迷、口禁不开等。

方义:合谷属手阳明原穴,为阳主气;太冲属足厥阴原穴,为阴主血,两穴皆为气血通行之关,故为治气血失常疾病之主方。

12、丰隆、阳陵泉

功能:降逆通便

主治:大便秘结

方义:丰隆为足阳明胃经之络穴,别走太阴,其性通降,阳陵泉为胆之合穴,亦有沉降之能,二穴同用有承气之功,而无承气之峻猛,治大便秘结,甚为稳妥。

13、气海、天枢(主下腹部疾患)

功能:补肾壮阳,导滞清浊

主治:腹痛、腹胀、肠鸣、泄泻、奔豚、疝瘕、遗精阳萎、小便不利、妇女月经诸疾。

方义:气海为任脉之要穴,是本经脉气所发,生气之海,气血所会,呼吸之根本,藏精之府,故为下焦之要穴。针宜补法,犹如釜底添薪,蒸蒸不衰。天枢以分利水谷,吸收精微,传话糟粕,清导浊气,为其所长。两穴配伍,具有振奋下焦阳气,清浊导滞,非常适应于下焦积寒与痼冷。

14、中脘、足三里(主上腹部疾患)

功能:燥湿健脾,升阳益胃

主治:胃中虚寒,饮食不下,脘腹胀痛,积聚或停痰,停食,宿饮,痞块,霍乱等症。

方义:中脘为君,统治六腑之疾。虚证,用补法者,以壮胃气,散其寒邪,调畅中气。泻中脘者,以疏其滞,胃气降,脾气升,津液上潮,呕吐等证自除。取三里为臣,为其有升阳益胃之能,可助中脘安胃益脾。泻三里,为其能降浊导滞,而佐中脘以利运行,二穴相合为君臣之方,临床确有殊功。

15、内关、三阴交

功能:养阴清热

主治:治阴虚劳损之症,如骨蒸盗汗、干咳、失血、梦遗、经闭等。

方义:内关清心胸,利达三焦,三阴交滋阴养血,交济心肾,此法确有交济坎离之功。

16、鱼际、太溪

功能:滋肾清肺

主治:虚劳骨蒸、咳嗽、咯血。

方义:鱼际清肺火,太溪滋肾阴,上清下滋,使火不上炎,金不受克,虚劳诸症悉平。

17、合谷、足三里

功能:调理中焦,宣通胃府

主治:清阳下陷,胃气虚弱,纳谷不香,湿热壅滞,秽浊滞于中焦,宿食停饮,腹胀噫秽。

方义:合谷为大肠原穴,能升降宣通。三里为胃经之合穴,补之益气升清,泻之通阳降浊。二穴皆属阳明,一手一足,上下相应,肠胃并调,若清阳下陷,胃气虚弱,纳谷不畅,则补三里,应合谷以升下陷之阳,俾胃气充足而饮食自进。若湿热壅塞,浊滞中焦,这样则蓄食停饮,腹胀噫哕,则泻三里,引大肠合谷下行,以导浊降逆,中气自然和畅。

18、劳宫、足三里

功能:清泻心胃之火,开胸降逆

主治:伤寒结胸,痞闷胀满,噫气吞酸,呕吐干哕,烦倦嗜卧。

方义:劳宫属心包络,性清善降,能开七情郁结,尤能清胸膈上焦之热,导火下行;配足三里,从中焦迫降邪热,上清下降,确为神妙。

19、大椎、内关

功能:调气行水,驱饮降逆

主治:胸膈满闷,喘咳气逆,痰多,胸膈积水等症。

方义:饮为水邪,停于胸脘之间,上逆则肺涨满,胸闷咳喘气逆之症作,然停水总责乎三焦,因它是决渎之官,水道出焉,而三焦乃体腔油膜,运行水津道路,津液蒸发是由三焦下属膀胱,这样则决渎通畅,水无停留之患。大椎属督脉,手足三阳之会,调太阳之气,阳气通行则水自利,且性能宽胸降气。内关穴乃是手厥阴心主之络,别走手少阳,宣心阳而且退群阴,利油膜而通淤塞则决渎畅,饮邪也可自蠲。

20、少商、商阳、合谷

功能:清热解毒,宣肺利咽

主治:太阴阳明热邪内蟠,上结咽喉,咽喉肿胀疼痛。儿科内热上攻烁肺,外感交攻,咳嗽喘逆发烧。

方义:少商为手太阴井穴,其性能宣泻肺热。商阳在指端,为手阳明井穴,能利气泄热。二穴点刺出血,有和里清荥之效。合谷为手阳明原穴,它可清散上焦客热,有釜底抽薪之功。(本方对小儿发热、咳嗽、乳蛾、痄腮等症,见效甚捷。)

21、隐白、中脘

功能:健脾补气,升阳举陷

主治:脾阳不振,肚腹胀满,泄泻,中气不足,倦怠乏力,食欲不振,妇女月经不调,经血崩漏,赤、白带下等症。

方义:隐白是足太阴脾经之井穴,此经脉根于隐白,上结于太仓(中脘),有补益脾胃,调理气血之宫。中脘为任脉经穴,胃之募穴,腑之所会。隐白与中脘相伍,既有经络联系,又有脏腑表里相合之关系。故有健脾益胃,补中益气,消食化饮,升清降浊之效能。

22、大敦、关元

功能:舒肝温经,调理下焦,驱寒湿,回厥逆

主治:各种疝气,妇人阴挺,腹痛下坠,癫痫,遗尿,大便不通。

方义:大敦为足厥阴之井穴,属木。肝主筋,前阴为宗筋所聚。足厥阴肝经,环绕阴器上行抵少腹,挾胃,属肝而络于胆。故能舒肝,补肝,暖肝,疏理三焦气机。关元为任脉和三阴经之交会穴,又为小肠之募穴,为元气之关藏,补能填精益肾,温暖下元。二穴相伍,舒理厥阴之气机,暖肾温经,驱逐下焦寒湿,升阳益气。故疝气等症得愈。(此法治疝气,效果显著。)

23、三阴交、至阴

功能:宣通下焦,理气行瘀

主治:难产,死胎,胞衣不下,转胎位,经闭等。

方义:至阴乃足太阳膀胱经之井穴。井者,经气所出,如水之源头。膀胱与肾相表里,灸刺至阴,能理下焦气机,祛瘀生新。三阴交乃足之三阴交会穴,乃是三阴之枢纽,故二穴相合,能理气养血,宣通下焦,益阴而下行。傅青主说:"难产由于血虚"。"难产由于气逆"。气逆而得调理,血虚而得补益,胎儿安能不下。(临床配合补关元、泻足三里,下死胎及效。)

24、俞府、云门

功能:肃肺降逆、止咳定喘本

主治:咳嗽、气喘、胸中闷热、呼吸急促、呕吐纳呆。

方义:云门属手太阴,俞府属足少阴,二穴虽皆居胸之高位,但其经脉行路不同,手太阴肺经从胸走手,足少阴肾经从足走胸。走手者,宣通于上,走足者,敛降于下。咳喘气促之证,其表在肺,其本在肾,肺肾同病。肺受邪则咳,肾虚不纳,则气不归根而逆上为喘,故取云门,宣通肺气,畅胸降逆,取俞府补肾纳气,敛冲降逆。若加取乳根,以加强安冲降逆之力,顺阳经气,助云门宣降,俞府敛纳。

25、气海、关元、中极、子宫

功能:养血调经,培补真元,补命门,暖子宫,调经带,育子嗣

主治:子宫虚寒,胞门闭塞,久不成孕,阴缩阳痿,腹痛胀满,转胞。

方义:四穴同属任脉,中极之下为胞宫,其任、冲、督脉,均起于胞宫,而出于会阴。任脉由会阴而行于腹,督脉由会阴而行于背,冲脉由会阴而行于肾经,故为一元三歧。气海者,生气之海,元气由存。关元者,男子藏精,女子蓄血。中极者,为足三阴经和任脉之会穴,为胞宫之门户。子宫者,即女子之血室也。故取气海,以益下元;关元,填充精血,中极,调经启闭;子宫,为直取治其标。协同上穴,共行养血调经,培元暖宫之效。

26、神阙、气海、天枢、水分

功能:暖脐散寒,回阳益气

主治:下元虚寒,脐腹冷痛,霍乱吐泻,中风,中痰,痰厥,小儿慢惊风。

方义:此五穴,又称肚脐梅花穴。神阙为任脉穴,能通脏回阳救急。天枢为足阳明胃经,大肠之募,化糟粕,分离清浊。气海为元气之海,补肾回阳。水分为任脉之穴,健脾利湿,分利水谷。五穴相互佐使,有健脾止泻,温中救逆之功。加天突、中脘,以降气除痰而治呕。

27、尺泽、委中

功能:清血毒、散秽邪

主治:霍乱心烦瞀乱,上吐下泻,腹痛,泻痢等。

方义:尺泽是手少阴肺经之合穴,五行属水,络通于心,有消血毒之功。委中是足太阳膀胱经合穴,五行属土。暑热之邪,首犯太阳,故刺出血,可治时疫邪毒。两穴位置,一肘一膝,乃大血脉所在处,故能刺出血。风、寒、暑、湿、燥、火六淫及山岚瘴气等疫疠之邪,首犯太阳,传之太阴,故刺两经之合穴,使毒血出。如加金津、玉液,生津止呕;少冲、中冲,宁心安神;如加百会,醒脑开窍;

28、足三里

功能:升清降浊,导痰行滞,扶正培元

主治:中焦之一切疾病,如胃痛、腹胀、寒邪凝滞,痞块,遗尿,目疾,乳痈,心悸,虚烦手指麻木,癫狂,脏躁,中风,阳明热盛,虚劳赢瘦,形体衰弱等。

方义:脏腑及肢节,皆赖气血以为营养,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胃为后天之本,水谷出入之海,主消纳,胃气盛则纳谷自畅,营养则能自周,否则脏气失养,而生气绝。足三里属于胃之合穴,经气之枢纽,能壮人身之元阳,又能补气血之亏损,如寒气积聚症瘕,其功能温而且能化,湿浊弥漫肿胀,能燥能消,可与中药补中升阳之方并美。

29、三阴交

功能:健脾益气、滋补肝肾、利湿导滞、疏经调气

主治:胃痛、腹胀、消化不良、肠鸣、溏泻、黄疸、消渴、眩晕、失眠、阳痿、滑精、疝气、遗尿、尿血、小便不利、水肿、阴部肿痛、高血压、症瘕、痛经、闭经、崩漏、带下、月经不调、瘫痪、脚气等。孕妇禁针。

30、音亮(新穴)

功能:清利咽喉,启闭开窍

定位:前正中线,甲状软骨下缘与环状软骨上缘之间的微凹处。

主治:咽喉肿痛,失音,失语。

方义:穴位在任脉之上,咽喉之前,所以能够治疗咽喉局部的病症

31、十三鬼穴

组成:人中、少商、隐白、大陵、申脉、风府、颊车、承浆、

劳宫、上星、会阴、曲池、舌下

功能:开窍化痰,醒脑清神,宁心益志

主治:癫狂

方义:"十三鬼穴"是主治癫、狂症的重要穴位,为春秋战国时期的扁鹊所创。迨至唐代孙思邈又在此穴的基础上,"更加间使、后溪尤妙",共计十五穴。这些腧穴,已成为历代医家主治癫、狂症的主要处方。其中取人中、风府、上星、后溪诸穴,以泻督脉之阳邪而醒脑清神;取手厥阴经之原穴大陵、经穴间使,以泻心包络之火邪而宁心益志;取手、足阳明经之曲池、颊车,以疏导阳明之经气而通腑泻热;取手、足太阴经之井穴少商、隐白,以清肺健脾而化痰浊;更取任脉之承浆、会阴,以宣通阴脉之海而滋阴降火。独取舌下中缝(舌者心之苗),以泻心经而开窍清神。如此诸穴合用,共奏开窍化痰,醒脑清神,宁心益志之效。故癫、狂之症,取用"十三鬼穴",辄获良效。

32、大陵

功能:调气止痛

主治:足跟痛

方义:根据"下病上取","交经缪刺",的原理,治疗足跟痛疗效甚佳。

33、合谷、中渚

功能:调气通经,舒筋活络

主治:手指屈曲不伸。

方义:合谷属手阳明之原穴,中渚属手少阳之输穴,两穴均位于手背部,所以能够治疗局部的病变。

34、足三里、承山

功能:通调肠胃,舒筋化瘀

主治:血痔,赤痢,胸腹瘀滞疼痛,霍乱转筋等症。

方义:承山为足太阳膀胱经之穴,其经线由脊背而下行,膀胱和肾相表里,故能和调肠腹,理下焦之气。足三里为足阳明胃经之合穴,其经线由胸腹而下行,与脾相表里,故能疏胸腹之滞气。因此,二穴相伍,能通调肠胃。胃肠和,热毒清,其痢痔可愈。脾胃健,津液生,筋脉得养,转筋即复,瘀化滞消,气血调畅,其疼痛自止。

35、三阴交、至阴

功能:宣通下焦,理气行瘀

主治:难产,死胎,胞衣不下,转胎位,经闭等。

方义:至阴乃为足太阳膀胱经之井穴。井者,经气所出,如水之源头。膀胱与肾相表里,灸刺至阴,能理下焦气机,祛瘀生新。三阴交乃足之三阴交会穴,亦是三阴之枢纽。故二穴相合,能理气养血,宣通下焦气机,益阴而下行。傅青主说:难产由于血虚。难产由于气逆。气逆而得调理,血虚而得补益,胎儿安能不下。

36、环跳、风市、阳陵泉

功能:疏通宣散、祛风除湿、蠲痹除痛、舒筋利节

主治:中风,偏枯,诸痹痛,麻木不仁,瘈瘲筋缩,痉挛,痿废等下肢疾患。

关于举办“全国中医特色多种针法临床应用技术研修班”的通知

新九针疗法+埋线疗法+浮针疗法+腹针疗法+蝶腭神经节针刺

各级有关医疗机构及从业医师:

为了普及推广中医特效针法临床治疗技能,同时交流各地医学临床诊疗先进经验。由医院医院共同主办的“全国第十二届医特色多种针法临床应用技术研修班”将定于年4月16日在河南省郑州市举办。届时将邀请全国知名专家授课,欢迎贵单位组织相关人员参加。

疗法介绍

  由于历史的原因,源于远古时代的“九针”疗法,逐渐后世医家放弃,导致“九针”中大多针具的流失。为了全面地继承和发展我国医学的宝贵遗产,山西省针灸研究所首任所长师怀堂教授,带领全所科研人员通过多年的努力,将两千年前就广为临床使用、种类丰富、治疗病种多样的“古九针”进行了深入细致地考证及研究,于年改制出最初的新九针针具,该针具包括了镵针、铍针、锋钩针、三棱针、火针、梅花针、磁圆梅针、鍉针、圆利针、毫针、长针。结合临床多年的丰富经验,反复探索,研制出了系列“新九针”针具,试用于临床,并取得了肯定的疗效,创制了独特的新九针疗法。由于改制后的新九针既保留了其原有的优点,又结合多种现代学说和技术,一经问世,就被国内外针灸界同仁赞誉为“新九针”,这一疗法也便成为“新九针疗法”。“新九针”是师怀堂医师经过50余年的中医针灸临床实践,在《内经》古九针的基础上大胆革新、潜心研制出的九种针具。它虽源于古九针,但在外形、针法及适应范围等都与古九针有较大的区别。

主讲专家

李玲,主任医师、教授。山西医院(医院)特聘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山西省名中医,首届山西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国医大师吕景山亲传弟子,世界中医药学会针刀专业委员会理事,中国针刀医师学会常务理事,山西针刀学会常务理事,副会长。中国针灸学会头颈部针刀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从医45余年,致力于中西医结合、新九针、小针刀、刀钩针、埋线、浮针、腹针等疗法的研究,擅长采用小针刀、针灸、埋线等技术治疗各类疾病,专治各种疼痛性疾病,特色治疗顽固性面瘫、过敏性鼻炎、肩周炎慢性前列腺炎、结肠炎、静脉曲张、一次性治疗咽炎。

新九针疗法研修班主讲内容

第一天

1、新九针总论、治疗范围、适应症、禁忌症

2、埋线疗法总论、诊疗范围、优势3、浮针总论、诊疗范围、适应症、禁忌症

4、腹针总论、诊疗范围、适应症、禁忌症

5、蝶腭神经节针刺临床应用

6、刀钩针的临床应用

第二天

1、督主周身疾病

2、疼痛3、针灸与疼痛

4、针灸处方

5、关节影像诊断学6、秩边透水道

7、寰枢关节半脱位8、醒脑开窍法

9、脑血管疾病10、抑郁症11、神经衰弱

12、美容、减肥

第三天

1、面瘫2、面肌痉挛3、头痛

4、眩晕5、老年性痴呆

6、帕金森综合征7、三叉神经痛

8、枕大神经痛9、耳聋耳鸣

10、牙痛

11、鼻炎12、痤疮13、甲状腺疾病

14、口腔溃疡15、肋软骨炎

16、颈心病17、颈源性头痛

18、眼部疾病19、慢性咽炎

20、小儿脑瘫

第四天

1、颈椎病2、腰椎间盘突出症

3、腰椎骨性关节炎

4、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

5、梨状肌损伤6、肋间神经痛

7、项背肌筋膜炎8、小儿肌性斜颈

9、带状疱疹10、胸廓出口综合征

11、痛经12、慢性胃炎

13、强直性脊柱炎14、乳腺增生

15、盆腔炎16、溃疡性结肠炎

17、

第五天

1、肩周炎2、腱鞘炎及腱鞘囊肿

3、痛风诊断和针刀临床

4、膝关节炎和关节积液

5、足跟痛6、股骨头坏死

7、类风湿性关节炎8、肱骨外上髁炎

9、肱二头肌腱炎10、牛皮癣

11、更年期综合征12、失眠

13、小儿多动症

老师现场示教,讲解注意事项,学员可以带患者免费治疗。

新九针、穴位埋线、浮针、腹针临床应用治疗范围

  (1)鑱针:皮肤病,慢性胃病,面瘫。

(2)磁圆梅针:肩周炎,静脉曲张,小儿腹泻,胃肠功能紊乱,小儿遗尿症,动脉硬化,风湿性关节炎,中风后遗症,神经衰弱,不孕症。

(3)鍉针:慢性咽炎(一次治愈),软组织挫伤,肛肠痔瘘。

(4)锋钩针:肩周炎,筋膜炎(一次性治愈),神经性头疼,腰背肌劳损,腱鞘炎,脑血栓后遗症,顽固性疼痛,胃痉挛,哮喘,急性结膜炎,急性扁桃体炎。

(5)火针:慢性胃肠炎,结肠炎,风湿类风湿关节炎,肩周炎,坐骨神经痛,三叉神经痛,中风后遗症,盆腔炎,痛经,顽固性失眠,网球肘,腰肌劳损,创伤性关节炎,甲状腺囊肿,阳痿,面瘫,末梢神经炎,扁平疣,皮肤结核,牛皮癣。

  (6)圆利针治疗:癫痫,坐骨神经痛,三叉神经痛,肌肉关节剧痛,腰间盘突出,中风后遗症,肌无力,脑外伤后遗症。

  (7)铍针治疗:皮肤良性瘤,体积较大疣,肛肠息肉。

(8)梅花针治疗:顽固性头痛,失眠,中风后遗症,神经性皮炎。

(9)三棱针治疗:头痛,高热,急性咽炎,四肢麻木,小儿营养不良。

(10)多种针具联合应用治疗:顽固性失眠,神经性头痛,抑郁症,慢性鼻炎,三叉神经痛,面瘫,面肌痉挛,腰腿痛,足跟痛,甲状腺疾病,帕金森,耳聋,耳鸣,近视,斜视,视神经萎缩,无痛针灸减肥,美容(祛斑、去皱、美白)等。

(2.)埋线疗法

穴位埋药线疗法是根据针灸学理论、中药学和现代物理学相结合的产物,它通过针具和药线在穴位内产生的生物物理作用和生物化学变化,将其刺激信息和能量以及中药通过经络传入体内,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实际上埋线疗法是一种融多种疗法,多种效应于一体的复合性治疗方法

穴位埋线疗法的适应范围非常广泛,目前主要用于各种慢性疾病,需要较长时间进行针灸治疗者。如支气管哮喘、过敏性鼻炎、慢性肠炎、胃炎、腰椎间盘突出、坐骨神经痛等等,也常常用于美容、减肥、保健等项目,将这种疗法用于治疗痤疮、黄褐斑、肥胖以及人体疲劳综合症等。适应工作压力比较大,生活节奏比较快的现代人。

(3.)浮针疗法

浮针疗法是用一次性使用浮针在非病痛区域的浅筋膜层(主要是皮下疏松结缔组织)进行扫散手法的针刺疗法,具有几无痛苦、无副作用、见效快、适应症广等特点。

新近研究表明:传统针刺方面起作用的正是浅筋膜中的主要组织:皮下疏松结缔组织。浮针疗法不像传统针刺一样深入多层组织,仅仅作用在浅筋膜,力专效宏。

本疗法主要治疗各种疾病(如头痛、网球肘、膝痛、踝关节扭伤、腕管、综合征、急性腰扭伤、带状疱疹后遗症、痛经、胆囊炎等)引起的疼,对酸、麻木、胀等症状也有较好的作用。

(4.)腹针疗法

腹针疗法是通过针刺腹部特定穴位治疗全身疾病的一种针刺方法。该疗法根据以神阙穴为中心的腹部先天经络系统理论,寻找与全身部位相关的反应点,并对其进行相应的轻微刺激,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临床主要适用于神经系统和运动系统疾病。

主治落枕、肋间神经痛、肩部扭伤、急性腰扭伤、坐骨神经痛等病症。

用腹针疗法。分别取相对应的颈部、胸部、肩部、腰部、下肢部穴。也可配合体针疗法。

新九针疗法施针原则及治疗范围

  (1)辨证施针针分主辅,合理配伍,系统治疗。在辨证的基础上,选用针具,以发挥各种不同针具各自的治疗作用的同时,通过不同针具的相互配合而产生的独特的治疗效果。

  (2)目前,新九针疗法对种病证具有显著疗效。这一疗法在很大程度上扩展了针灸的治疗范围,填补了针灸治疗方面的某些空白。如磁圆针治疗静脉曲张,火针治疗外阴白斑、疣赘等,开拓了针灸外科、针灸美容等新的领域。

新九针疗法的六大特征

  (1)有效性:医学的发展对某些疾病来说还是治疗乏术,束手无策。新九针疗法的一大特点就是对许多目前尚不明了发病机制的治疗乏术的疾病,具有明显的疗效。如鑱针治疗口腔黏膜白斑;火针治疗痹证、外阴白斑;梅花针治疗脑血管系统疾患;毫针“滞针手法”治疗术后肠粘连等。

  (2)安全性:目前,一般的化学药物的毒副作用危害非常的大,物理疗法对人体的副作用及产生的危害已经引起人们的   (3)广泛性:内、外、妇、儿各科疾病均具有广泛的治疗作用。

  (4)适应性:几乎在任何日常环境条件下进行治疗,对施治环境有高度的适应性。所以农村、厂矿、部队、边境、山区等基层或偏远山区、地区均可开展。

  (5)易行性:医疗工作者易学易会,患者易于接受。

  (6)经济性:新九针价位低,基层工作者可以购置;治疗费用相对低廉,患者容易接受。

邀请对象

1、各医院针灸科、中医科、骨伤科、理疗科、疼痛科、康复科等科室医生。

2、从事针灸技术、教学、科研机构等研究人员。3、个体相关从业针灸推拿医师等。

研修方式及证书

  1、由老师亲自授课,并现场示范及手把手教授。欢迎各学员收集整理临床病例现场与专家交流,也可以带病人现场演示治疗。

 

 

2、考核结束颁发医院学业证书。

3、报到时交二张一寸免冠彩色照片。

时间地点费用

  培训时间:年4月16日—4月20日(15日报到)。

  培训地点:河南省郑州市二七区大同路

  培训费用:人民币元(包括元报名费、授课、资料费、合影费)。培训期间食宿由会务组统一安排,费用自理。)

  备注:提前报名并预付报名费者赠送一套师怀堂新九针包(磁性圆梅针1支、毫针30支、梅花针1支、大三棱针1支、铍针1支、锋勾针1支、鍉针1支、鑱针1支、圆利针2支(长1支,短1支)、火针:细6支,中2支,粗1支,平1支,多头/三头1支(包括单头针,它又分细中粗,多头火针,火鍉针,火铍针)及配套器具微型酒精灯和针线包,毫针针盒。

报名方式

  联系人:石倩

  联系

  

  

  网址:世纪仁康疼痛医学网

  注明:鉴于保证培训班的教学质量,本班有名额的限额,请学员务必提前电话报名。

石倩

赞赏

长按







































五一治疗白癜风
北京中医院治疗白癜风

转载请注明:
http://www.sqbpc.com/ysjk/894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医院地址: 健康热线: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