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锋一转天地宽健康和面子都找回来了

2022-3-8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年春末夏初,医院东院区,耳鼻喉科和神经外科医生联合完成一例保留面部神经条件下听神经瘤切除术。对患者李先生来讲,这是一次人文医学理念贯穿下的手术之旅,手术路径的巧妙改变,不仅找回了健康,而且保留了面子,辗转多处的李先生,在即将康复出院时,说“遇到了贵人”。

三个月前,李先生的耳朵突然开始嗡嗡作响,听力随之下降。随着时间推移,眩晕也伴随而来,右脸及舌头出现麻木感。连续求诊1个月,采用多种治疗方法,都没有得到改善。

李先生为此苦恼迷惑,在辗转治疗过程中,所幸的是,“病根”找到了,原来桥脑小脑区长出了一个直径3厘米的肿瘤,手术治疗被拿上治疗日程。

但是,新的迷茫又摆在了李先生面前。切除肿瘤时,面神经会受到损伤,今后生活中,“面瘫”将会伴随着李先生。

有没有一种方法,既能去除病灶,又能避免面瘫?带着这样的想法,李先生又踏上了求医路。

术前听力检查及颅脑核磁检查

4月7日,李医院东院区耳鼻喉科,该科主任张凤英非常理解他的苦衷,围绕他的诉求,联合神经外科进行了病例讨论:能否改进一下手术方式,在切除肿瘤过程中,保留面神经。张凤英提出,我们治疗的目的,应该着眼于患者长远生活,身体和情感都应该考虑在内。

李先生听到看到之后,觉得这里应该能为他解决问题,做出决定在这里接受治疗。李先生的信赖,也给张主任多带领的团队增强了信心。

经过多次术前讨论,耳鼻喉科联合神经外科为李先生制定了经迷路径路入路,切除时正向变为反向的手术方式,此路径为到达桥小脑角最短的径路,切除方法易于保护和修复面神经。

手术开展顺利,该术式直接暴露桥小脑角,对小脑的牵拉、损伤小,术中完全切除肿瘤、完整保留了面神经。术后患者面神经功能保留完好,术后无感染及并发症,逐渐恢复到病发前正常状态,患者声称:病灶没了,面瘫也没出现,现在情绪很高,明显的感觉恢复得很快。

术中保护面神经,术后无明显面瘫表现,术后CT检查无肿瘤残留

什么是听神经瘤呢?治疗方案又有哪些呢?

听神经瘤是桥小脑角区最常见的良性肿瘤,起源于前庭神经鞘膜,故又称前庭神经鞘膜瘤。虽然听神经瘤属于良性肿瘤,极少发生恶变,但其通过占位效应常引起各种病理症状,如耳聋、耳鸣、头晕、眩晕、不稳感等,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听神经瘤主要的治疗方式包括外科手术、随访观察和立体定向放射治疗,手术治疗仍是公认的首选治疗方式。在年召开的第7届国际听神经瘤大会上,进一步巩固了手术治疗的主导地位。每位患者的情况不尽相同,所需的手术方法也不同,听神经瘤手术应注重个体化治疗,手术径路的选择对听神经瘤的切除至关重要。根据肿瘤大小、位置、患者年龄、患耳及对侧耳的听力情况,选择经迷路径路、乙状窦后径路或颅中窝径路。

1.迷路径路,适用于无实用听力的任何大小的肿瘤或直径超过2.0公分的肿瘤;如上诉赵先生病例。

2.乙状窦后径路,适用于具有实用听力的肿瘤患者,特别适用于肿瘤尚未侵及内听道底的患者。

该患者听力基本正常,肿瘤较小,直径1.2cm左右,肿瘤主要位于内听道内侧尚未侵及的内听道底,选择乙状窦后径路。术中予以听力监测,磨除内听道后唇,完全切除肿瘤,保留了面、听神经功能。

3.中颅窝径路,适用于具有实用听力、肿瘤局限在内听道内或内听道外直径小于0.5公分的患者。

这位患者的言语频率听力基本正常,肿瘤较小且完全位于内听道内。我们选择了中颅窝径路。术中予以面、听功能监测,完全切除肿瘤并保留了面、听神经。

总之,根据不同的患者肿瘤大小、位置及听力情况,选择合理选择手术径路是术后获得良好效果的保障。术中再予以精确的神经监护及优化的诊治流程等,常常可以获得很好的面神经及听神经功能。病人对手术的效果也很满意。

侧颅底专家介绍

张凤英,硕士研究生导师,医院东院区五官诊疗中心主任,耳鼻喉科主任,硕士研究生导师,主任医师。山东省医学会耳鼻喉分会委员,山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耳鼻咽喉科分会常务委员、山东省康复医学会听力及言语康复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潍坊市中西医结合学会耳鼻喉科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华耳科学杂志?编辑委员会编委。医院高级访问学者,德国ST.ELISABETH-HOSPITAL高级访问学者,建立微创外科实验室并成立“医院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耳-侧颅底培训基地”。

致力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的基础与临床研究,采用低温等离子等先进方法在睡眠呼吸疾病、咽喉和咽旁隙微创手术拓展、嗓音疾病方面完成了大量复杂手术,获得良好疗效。擅长鼻内镜下鼻腔鼻窦手术及鼻颅底,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各种慢性鼻炎、过敏性鼻炎、难治性鼻窦炎。擅长眩晕、耳鸣的内外科治疗,擅长耳显微外科及侧颅底手术,各种中耳炎手术治疗及听力重建,人工耳蜗植入术治疗重度感音神经性聋,周围性面瘫内、外科手术的联合治疗。在国内外权威杂志发表论文20余篇,其中SCI收录3篇,主编1部教材,作为主要完成人获潍坊市科技进步奖二等奖8项,山东省中医药科技进步奖三等奖1项,发明专利3项。

坐诊时间:周一、周五全天(东院区);周三全天(西院区)

马先贵,医院东院区神经外科主任,硕士,副主任医师,副教授。现任山东省激光医学会颅神经专委会常务委员,山东省脑血管病防治协会头颈外科暨脑卒中专委会常务委员,潍坊市青年医师协会常务委员。从事神经外科专业20余年,早年从师名医,医院、医院、医院,医院、医院等处进修学习,多次参加国内显微培训班、神经解剖培训班、神经内镜培训班、内膜剥脱培训班等。在我院最早开展脑各种脑肿瘤手术,在院内率先开展高位颈髓肿瘤手术,年在我院率先开展三叉神经痛和面肌痉挛微血管减压术,年参加全国胶质瘤手术大赛入围决赛圈。

熟练掌握显微技术和内镜技术,擅长采用“微创”手段治疗颅内疾病,在复杂颅脑创伤、神经系统肿瘤、脑血管病、脑积水、三叉神经痛、面肌痉挛等疾病的手术、诊治方面,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主编《临床神经外科学》一部,主译国外著作两部,发表省级以上论文10余篇,获潍坊市科技进步奖多项。

东院区耳鼻喉科简介

医院东院区耳鼻咽喉科头颈外科,颅底外科是潍坊地区设备最先进,技术最雄厚领先的具有专科特色的科室。该科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五官科疾病,中西医结合治疗是本专科特色,对耳鼻喉科常见病及疑难病的诊断和治疗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目前开放床位30张,医护人员25人,其中主任医师、教授10人,副主任医师、副教授2人,主治医师2人,医师3人。

配备目前国内外先进的电磁导航、storz高清内窥镜图文系统工作站,电子鼻咽喉镜(频闪喉镜及嗓音分析),美敦力动力系统,低温等离子系统,睡眠监测系统,纯音听阈和声导抗、耳声发射、耳蜗电图、非镇静性听觉听觉脑干诱发电位(新生儿测试无需镇静)、VEMP、多频稳态等听力检查系统,视频眼震电图、甩头试验、双温实验等前庭功能检查系统,该科继承和发扬祖国的传统中医药精髓,并结合现代医学的先进技术,形成了以中医为主、中西医并重,内外治相结合的具有综合优势的特色专科。

目前该科开展耳显微外科及侧颅底手术、显微镜下鼓室成型、听骨链重建术及鼓膜修补术、人工耳蜗植入术,耳廓再造术,耳聋、耳鸣、眩晕的诊断及内外科治疗,鼾症的监测和悬雍垂腭咽成形术、头颈部良性及喉癌、下咽癌、上颌窦癌等恶性肿瘤手术及修复、腮腺肿瘤切除面神经解剖术、经鼻内镜下鼻窦手术、鼻颅底手术,显微镜下喉激光手术、嗓音外科手术,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脑脊液鼻漏修补术,眶壁骨折修复及鼻腔泪囊吻合等复杂高难度手术,开展过敏性鼻炎的中西医精准治疗,面部整形术。科室不断进行人才梯队建设,对设备进行了大量投入和更新,使学科建设进入了快速发展通道,为患者解忧排难提供了很好的保障。

与医院、医院、医院、中国医医院、德国ST.ELISABETH-HOSPITAL、医院、医院、医院、医院、天津医院、医院、医院、医院建立合作,让潍坊地区的患者不出门便能享受到国内外知名专家教授的诊疗服务。

东院区神经外科简介

医院东院医院东院区的启动,由医院抽调中、青年技术骨干组建而成,科室每名医医院工作和学习的经历,临床经验丰富。全科恪守“病人第一、生命至上”的服务宗旨,在技术上瞄准前沿、突出特色、精益求精,配合我院中医特色治疗技术,在神经外科常见病、多发病及危重疑难病症的治疗方面走在全市前列。

科室在神经肿瘤、脑血管病、功能神经外科等方面均有国内顶尖专家长期坐诊和技术支持。自医院东院区开业一年多来,开展各类颅脑及脊髓肿瘤、各类脑血管病、颅脑外伤、三叉神经痛、面肌痉挛等手术余例,所有手术均效果良好。

诊疗范围:各种复杂危重颅脑外伤,各种出血性和缺血性脑血管疾病,各部位颅脑肿瘤及脊髓肿瘤,各种功能性疾病如三叉神经痛、面肌痉挛、癫痫等,各种原因脑积水,各类寰枕畸形等。

来源:东院区耳鼻喉科

编辑:宣传科谭洁

西院区急诊急救东院区急诊急救

滨海分院急诊急救

咨询/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
http://www.sqbpc.com/ysjk/983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医院地址: 健康热线: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