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研究证实治疗坐骨神经痛,走罐和艾灸效

2021-2-27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坐骨神经痛是指坐骨神经病变,沿坐骨神经通路即腰、臀部、大腿后、小腿后外侧和足外侧发生的疼痛症状群。从中医的角度来看,坐骨神经痛归属于“痹证”范畴,是针灸科常见病、多发病之一。某院采用走罐加艾灸的方法治疗此病,疗效还不错,发出来仅供大家参考。

临床资料

某院收治原发性坐骨神经痛患者88人,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

观察组58例,对照组30例。年龄27岁至57岁;病程最长者1年,最短者4天。

治疗方法

观察组:患者取俯卧位,暴露腰背部及痛侧下肢,将石蜡油或正红花油或凡士林等润滑剂涂擦其上,选用口径为3厘米~5厘米的火罐。用火法拔罐,火罐吸上后,手握住罐底,稍倾斜,即前半边着力,后半边略提起,沿督脉经和足太阳膀胧经来回推拉数次,至皮肤充血为度,然后拔去火罐,用消毒干棉球擦去润滑剂,将点燃的艾条在阿是穴(疼痛部位)及走罐的部位行灸30分钟。

走罐隔天1次,艾灸每日1次,6天为1个疗程。

对照组:取大肠俞、环跳、委中、承山穴,选用28号2寸、3寸长的不锈钢针直刺,施平补平泻,得气后留针20分钟,每日1次,6天为1个疗程。

结果

两组均在治疗1个疗程后进行观察对比。

观察组58例:显效15、好转42、无效1例。显效为25.8%,有效率为98.3%。

对照组30例:显效3、好转20、无效7例,显效率10%,有效率为76.7%。

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案例

刘某,女,50岁,因左侧腰腿痛10年,加重1周入院。10年来患者每遇劳累、受凉即感腰腿痛,经针灸治疗,症状稍缓解,但易复发。1周前受凉复发,左侧腰腿酸痛,弯腰困难,行走不利,坐卧不安,局部畏寒,得热痛减,咳嗽或气候变化时疼痛加重。

查体:L4-5棘突左旁有压痛,左侧坐骨神经通路压痛明显,左侧直腿抬高试验(+),CT扫描提示L4-5椎间盘脱出。舌暗淡,苔薄白,脉弱。

中医诊断:痹证(寒湿阻络型)。

西医诊断:左侧根性坐骨神经痛。

经走罐加艾灸治疗1个疗程,临床诸证消失而收效。

小结

走罐作用于人体,能使所施部位——“阳脉之海”之督脉与足太阳膀胱经受到良性刺激,从而激发人体正气,故可达到驱除外邪、行气活血、通络止痛之功效。走罐同时施以艾灸,一方面可温经散寒、行气活血、通络止痛;另一方面又可促使施术部位的充血、瘀血得到吸收,以提高疗效,缩短疗程。二法合用,以走罐之泻来驱邪外出,用艾灸之补以扶助正气,使泻中有补,补寓于泻中,达到阴阳平衡、气血调和而收效。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
http://www.sqbpc.com/zlff/1054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没有热点文章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医院地址: 健康热线: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