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骨神经痛的外治方法
2021-3-30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坐骨神经痛是指坐骨神经通路及其分布自身的疼痛,即在臀部大腿后侧、小腿后外侧和足外侧的疼痛。若疼痛反复发作,日久会出现患侧下肢肌肉萎缩,或出现跛行。
对于此症应做到及时治疗,可以外用中医膏药、推拿按摩、针灸、艾灸、刮痧拔罐等方式,可以起到活血化瘀,舒筋活络,消炎止痛作用,能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
今天,国康养生教育团队向大家推荐五种使用中医外治疗法调理坐骨神经痛的方法。
但在治疗期间应注意休息,避免剧烈的运动。
按摩:
病人俯卧,施术者用手掌按揉其腰骶部、臀部、下肢后侧数次,再用拇指沿坐骨神经的行走路线做拨筋法数次。最后让病人仰卧,下肢屈曲做髋关节上下摇动数次。
灸法:
取夹脊、秩边、环跳、委中、腰阳关、阳陵泉、承山、悬钟穴,腰痛加肾俞、关元穴,大腿后侧痛加承扶、殷门穴,膝痛加足三里穴,踝痛加昆仑穴。每天施灸1~2次,每穴皮肤潮红即可。
刮痧:
继发性坐骨神经痛,刮拭患侧腰夹脊、环跳、殷门、委中、承山等穴3~5分钟;原发性坐骨神经痛则不刮腰夹脊,从患侧环跳穴刮拭至昆仑穴,重手法3~5分钟。
拔罐:
取肾俞、大肠俞、环跳、承扶,殷门、委中、阳陵泉、志室、涌泉穴,每次选3~5穴,留罐10分钟左右,隔日一次。
刺血疗法:
取腰俞、委中、悬钟、殷门、委阳、阳交、环跳;下肢痛取承扶、殷门、委中、委阳、阳交、悬钟、跗阳、丘墟、昆仑穴,常规针刺放血。(切记注意放血量)
建议在家可适当做伸延运动来减少疼痛和预防坐骨神经痛,但是,因为人和人的不同,每个人的运动也有所不同。对我们大多数人来说,行走和游泳可强化后背肌肉,能起到预防坐骨神经痛的作用。
咨询中医风水、起名、预测、房宅煞气等
问题请扫描下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