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金华让非遗走进现代生活
2016-4-11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浙江金华:让非遗走进现代生活
黄欢
粗粗算来,浙江省金华市的非物资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已走过了10余年。一路走来,工作的重点从普查到申报、再到保护发展。如果说,前10年的非遗保护工作,主要是理清家底、搭建保护框架,那末后面的努力,则是金华非遗人面对新形势,让静置于博物馆内的非遗走进现代生活,走入寻常百姓家所进行的深耕细作。
10余年来,金华非遗保护主要侧重夯实基础。首先,设立了保护机构。市、县两级设立了非遗保护中心,配备1至4名专职人员从事保护工作。同时,加强业务知识培训,分别在普查、申报、保护的不同阶段组织集中培训,并通过以会代训、交换研讨等方式,丰富非遗工作人员的业务知识,提高队伍素质。其次,建设了非遗展现馆。依托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城隍庙建立的金华市非遗展现馆是搜集、保存、传承、传播、展现、宣扬、利用非物资文化遗产的公共文化设施。免费对外开放两年多来,共接待来自国内外的团队50余个,参观人员超过18万人次。非遗馆结合岁时节庆,定期或不定期举行不同类型的非遗展现、展演活动,丰富大众的文化生活,使之成为老百姓的精神家园。最后,健全保护机制。为加强非遗保护工作的科学性和可持续性,金华出台了《非物资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认定与管理办法》、《非物资文化遗产传承基地认定与管理办法》、《关于实行金华市省级以上非物资文化遗产项目保护措施的意见》及《非物资文化遗产传承教学基地规范化建设指点意见》,使保护工作有章可循、有据可依,步入良性发展轨道。
队伍建好后,便是努力抓好常规建设。主要是抓项目管理,如以国家级、省级非遗项目为重点,大力实行“八个1”保护措施,一项1策,分类指点,分项保护,逐项制定保护计划,有重点地展开保护。截至目前,金华市共有国家级非物资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32项,浙江省级非物资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102项,6批市级非物资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总计351项。同时,对生存状态濒危的各级名录项目予以重点抢救保护,探索和推行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的保护方法。2012年,以金华山歌为重点,展开了以实地调研、传承培训、下乡指点为内容的系列保护活动。2013年至2014年,以国家级非物资文化遗产项目金华道情为重点,展开了金华道情经典传统曲目音频、视频录制工作。现已完成10部传统长篇的音频及5部长篇视频录制工作,共计时长200余小时。同时,努力抓好传承人队伍建设。金华市在浙江省内首先展开了“以奖代补”的传承人管理模式,制作金华市非物资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传承工作记录本。每一年对市级传承人进行年度传承工作考评,对优秀者予以表彰嘉奖。打破国家级、省级传承人传承补助发放模式,鼓励传承人积极展开传承活动。该治疗白癜风最好医院市共有国家级非物资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15人、省级105人、市级393人。另外,还加强了保护载体建设。对市级及以上非遗保护载体管理首创“年检制”“动态管理”,每两年对金华市级非遗保护载体进行年检考评,对保护传承工作优秀单位予以表彰嘉奖;对年检考评不合格单位予以正告,视整改情况,必要时启动退出机制,增进保护载体的规范管理。从2011年开始,每两年组织市级非遗保护载体申报与认定工作,目前,公布了两批市级非遗传承教学基地29家;2011年,公布了市级第二批非遗生产性保护基地8家,市级非遗宣扬展现基地5家;2014年,公布了市级非遗宣扬展现基地11家;2015年,联合旅游部门公布了市级非遗旅游景区19家。至此,金华市共有各类非遗保护载体116家,其中,国家级非遗生产性保护基地1家,省级非遗生产性保护基地6家,省级非遗传承教学基地14所,省级传统节日保护基地2处,省级非遗经典景区(小镇、民俗文化村)10家,省级非遗宣扬展现基地7家。
同时,进一步做好拓展工作。比如,拓展了宣扬展现的渠道,让非遗走进百姓生活。2012年,金华市非遗数据库建设正式启动,同年开通了“金华非遗”微博;2014年,建成金华非遗,开通“金华非遗”微信公众号,基本构成集文字、图片、音频、视频于一体,具有普查资源保存系统、名录项目和传承人管理系统、保护载体管理系统、检索系统和信息安全系统的非遗数据库络,便于广大民众及时、便捷地了解非遗保护工作。再如,拓展了非遗保护气力。充分发挥高校的非遗保护积极性,组建各类非遗保护志愿者社团,展开非遗保护志愿服务活动。金华职业技术学院组建了金华市第一个非遗保护志愿者社团,志愿者人数由刚开始的几十人发展到现在的上百人。浙江师范大学以非遗保护志愿者小分队的情势,组建了100余支致力于非遗保护服务的志愿者小分队,积极展开形式多样的非遗保护服务活动。另外,积极拓展非遗资源利用。如建立非遗资源与旅游业(农村旅游)的有机融会机制;完善非遗项目的公道开发与利用,开发生产具有传统文化特点的衣饰、饮食、工艺品、纪念品等,建立一批传统文化产品的研究开发生产基地;完善非遗项目与农村文化礼堂建设相结合机制,将非遗保护传承工作与当前农村文化礼堂建设有机结合;完善非遗传承与农村实用人材培训结合机制,继续深入开展非遗传承(农村实用人材)培训工作;完善非遗项目产品展演展销机制。
如何让非遗保护工作彰显亮点?金华的做法是,首先要努力突出地域特点,将非遗项目做成品牌。如婺剧、龙舞、十八胡蝶、九狮图、道情等项目屡次出访海外。尤其是国家级非遗项目——金华婺剧,在当地龙头艺术院团浙江婺剧艺术研究院的带动下,屡次受文化部和浙江省委、省政府的委派赴拉美、北美、非洲展开国际文化交流活动。另外,东阳木雕、竹编,兰溪贝雕和浦江麦秆贴画、剪纸等作品被国外爱好者收藏,打造了一批较具影响力的非遗品牌。其次,让非遗活动成系列。2014年2月,金华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组织展开了“婺风·美丽非遗百村文化礼堂行”活动,以展板静态展现、项目现场展演、专题片展播等多种情势,以农村文化礼堂为平台,在全市范围内展开了243场非遗文化惠民活动,直接惠及大众40余万人。2013年9月至今,金华市非遗中心以非遗馆为平台,以“婺风遗韵——金华市非遗精品项目展现展演”为主线,分别以主题展演和县市专场情势展开了54场活动,超过15万大众享用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非遗文化大餐。今年是金华市展开“婺剧进校园”活动的第8个年头,65所学校被列为示范学校。“非遗进校园”活动的展开,大大提升了地方优秀传统文化对青少年的影响。
在非遗保护工作实践中,争抢先机、彰显成效十分重要。如金华市于2012年8月在浙江省内举行非遗数据库建设培训班并开始了非遗保护数据库的建设工程;2014年5月,举行了非遗教学传承基地建设现场会并出台《金华市非物资文化遗产传承教学基地规范化建设指点意见》;今年11月,举行非遗旅游景区建设培训班,明晰非遗旅游有机结合的发展规划。这些工作的率先展开,为金华非遗的深化发展抢得了先机,为今后有效展开非遗保护工作创造了条件和基础,有利于引领非遗保护工作更上一层楼。
国际白癜风医院地方名片
浙江省金华市,古称婺州,以“水通南国三千里,气压江城十四州”之势雄居浙江中部。金华具有2200年建城史,人文底蕴深厚,黄帝铸鼎、玄女炼丹、大仙登真等传说源远流长。当地人崇文重教,人才辈出,人文遗址密布全境,非物资文化遗产星辉熠熠,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
SourceP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