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部带状疱疹致动眼神经麻痹一例
2020-11-3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本文原载于《中华眼科杂志》年第5期
患者女性,57岁。因右侧额颞部刺痛3周伴右眼上睑下垂3d,于年6月8日至复旦大医院眼科就诊。患者3周前劳累后出现右侧额颞部触电样刺痛,阵发性加剧,夜间难以入睡;5d后右侧颞部、额部、右眼上睑及眉中出现鲜红色斑疹,上有米粒大小簇状水疱,疱液清亮,皮损呈带状分布,不超过面部正中线,医院就诊。医院检查:体温37.2℃,红细胞沉降率加快(42mm/1h)、超敏C反应蛋白升高(16.5mg/L),血常规示中性粒细胞正常、淋巴细胞轻度升高(4.3×/L),轻度贫血(血红蛋白g/L);腰椎穿刺示脑脊液压力、常规、生化正常,细菌培养阴性;余全身检查无特殊;诊断为眼部带状疱疹(herpeszosterophthalmicus,HZO),予静脉抗病毒及神经营养治疗(更昔洛韦mg+甲钴胺2mg每天1次静脉滴注)。1周后水疱干涸结痴,但疼痛无好转。2周后患者右眼突发上睑下垂,伴复视及眼球运动障碍,遂至我院就诊。患者既往无高血压、糖尿病、自身免疫性病及肿瘤病史,无肝炎、结核、梅毒、艾滋病、水痘感染史,有青霉素过敏史。全身体检:右侧颞部、额部、上睑小片状呈带状分布的斑丘疹,鼻背部右侧也可见少量斑丘疹;神经系统检查:双侧角膜反射存在,双侧面纹对称,右额部针刺觉减退,双侧面颊部感觉对称,伸舌居中,四肢肌力Ⅴ级,病理征(-),颈软,全身淋巴结(-)。眼部检查:视力右眼0.4,矫正0.8;左眼0.6,矫正1.0;眼压右眼8.0mmHg(1mmHg=0.kPa),左眼10.9mmHg。右上睑完全下垂、稍红肿,右眼球外展位固定伴复视,右眼向上、下、内运动不能(图1)。裂隙灯显微镜检查示右眼结膜无充血,瞳孔圆,直径6mm,直接、间接对光反射消失,角膜可见细点状浸润,荧光素染色(+),房水闪光(-),眼底未见异常;左眼眼睑、眼位、眼球运动正常,结膜、角膜、眼底未见异常。患者色觉及视野检查正常;眼部CT平扫示右眼睑、球壁和泪腺轻度肿厚,眼球前突,右眼外、下直肌稍增粗;双侧海绵窦无扩大,未见血栓或占位(图2);颅内未见明显异常。根据患者病史及临床表现,考虑其诊断为:(1)右眼HZO;(2)右眼动眼神经麻痹。嘱患者继续全身抗病毒治疗,予阿昔洛韦mg3次/d,静脉滴注7d;右眼局部使用阿昔洛韦凝胶及激素类滴眼液;口服维生素B1、甲钴胺片营养神经。随访3个月时患者面部皮损消退,右侧动眼神经麻痹症状明显好转(图3)。眼部检查:右眼眼睑运动可,眼位稍下移,眼球向上方运动受限;瞳孔圆,直径4mm,直接、间接对光反射迟钝;角膜透明,荧光素染色(-)。
讨论
带状疱疹的好发部位包括肋间神经、颈神经、三叉神经和腰骶部神经等,三叉神经受累中又以三叉神经第1支眼支受累最为常见,称为HZO。HZO占带状疱疹的10%~25%[1],以特征性的神经痛起病,继而出现一侧额部的斑丘疹伴簇状小水疱形成,常见症状还包括结膜充血、局部淋巴结肿大、发热、头痛及颈部僵硬等。研究结果表明,HZO患者中近半数会发生眼部并发症[2],其特征性前驱症状为Hutchinson征,即鼻睫神经支配区域(鼻尖、鼻背及其两侧)的簇状疱疹和斑丘疹。对于HZO的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