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养生十二经脉之手太阳小肠经分别清

2016-12-8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黄帝内经》说:人生于地,悬命于天,天地合气,命之曰人。这就是中医当中“天人合一”思想的体现——天有四季,人有四肢;天有五行,人有五脏;天有江河,人有经脉……其中,十二经脉就是人体经络系统的主体,具有表里经脉相合,与相应脏腑络属的主要特征。★

艾艾君在之前的文章里介绍过手太阴肺经、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阴心经、手阳明大肠经、手少阳三焦经(点击蓝字可跳转至相关页面),今天,我们来讲一下手太阳小肠经。

小肠在人体中相当于君主的受盛之官,专门接收由胃消化后的食物,进一步提取其中的养分,通过脾的吸收和运化作用,上输于心肺,布散全身。而将剩下的糟粕再转移到大肠,排出体外。这就是《黄帝内经》中所说的“分别清浊”,这是人恢复气血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小肠主水液,如果小肠有病了,清浊不分,水分、精华与糟粕不能各走其道混杂而下传至大肠,以致出现问题。同时,《黄帝内经》中认为,“心经之火,移于小肠”,小肠与心有经脉互相络属,心的火较旺,常常会影响小肠的分清泌浊功能,进而影响全身水液的变化。

小肠经在消化机能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小肠经的机能衰退,会使身体不调和,并出现各种不舒服的症状,如眼睛带黄、耳朵重听、脸颊、喉咙肿痛等。

手太阳小肠经所属穴计有:少泽、前谷、后溪、腕骨、阳谷、养老、支正、小海、肩贞、臑俞、天宗、秉风、曲垣、肩外俞、肩中俞、天窗、天容、颧髎、听宫,共19穴,左右合计38穴。

歌诀

手太阳穴一十九,少泽前谷后溪薮,

腕骨阳谷养老绳,支正小海外辅肘,

肩贞臑俞接天宗,髎外秉风曲垣首,

肩外俞连肩中俞,天窗乃与天容偶,

锐骨之端上颧髎,听宫耳前珠上走。

认识小肠经上的

几个重要穴位

小肠经堵塞会影响人体精微物质的吸收,人体会变得抵抗力下降,体质变弱等,我们可以通过艾灸,使这条经络通畅,这样我们的身体慢慢会变得强壮,还可以调理慢性肠炎、疝气等问题。

而且,小肠经还是调控产妇乳汁分泌的重要经络。如果产后乳汁不下或量少清稀,通常是小肠经的经络堵塞不通,我们在培补气血的同时(如吃猪蹄和鲫鱼汤),通过艾灸刺激小肠经的相关穴位,如少泽穴,也可促进乳汁分泌。

后溪穴:通督脉,护脊椎

取穴:握拳,手背第五掌指关节后的远侧横纹头边缘,赤白肉际处。

后溪穴是八脉交会穴之一,通督脉,因此脊椎上的疼痛,如腰痛、颈椎病、坐骨神经痛等艾灸此穴都可以得到缓解,后溪穴还可以调理汗液,对于夜间出汗、盗汗这些汗症,都可以艾灸这个穴位。

养老穴:老年人的保健穴

取穴:掌心向下,用另一手指按在尺骨小头的最高点上,然后掌心转向胸部,手指滑入骨缝中即是。

这个穴名听起来似乎就对老年人特别有益,确实,养老穴对老人保健有很大的用处。老年人眼花、听力减退、脚步沉重等的毛病,养老穴都可以调理。而且养老穴还有降血压的功效,常常艾灸此穴对于老年人来说可谓是“一灸数得”。

支正穴:扶助正气

取穴:腕背横纹上5寸处。

听其穴名,就知道此穴的功用就是支持正气。当体内正气不足的时候,就会手无力,握不住东西,还总是头痛目眩、容易忘事、担忧惊恐,这时就可以艾灸支正穴,补充正气。

本文由综合整理/原创

转载请注明出处









































用什么治疗白癜风最好
白癜风专科哪家好

转载请注明:
http://www.sqbpc.com/zlyy/334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医院地址: 健康热线: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