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麟鹏教授治疗枕神经痛经验介绍

2018-12-2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枕神经痛是针灸科临床上常见的神经性疼痛疾病之一,中医古籍中并无枕神经痛的病名,但根据症状表现和发作部位及致病原因可归属于中医学“头痛”“太阳经头痛”“后头痛”等范畴。患者常以后枕部或颈部疼痛为主证,以持续性钝痛为主,并伴有阵发性加剧,自枕部放射到顶部,呈单侧或双侧发作。中医学多认为其为太阳、少阳二经发病。西医学认为枕神经痛是枕大神经痛、枕小神经痛以及耳大神经痛的总称。在枕神经的浅出口处常有明显的压痛敏感点或痛性结节,按压时常伴有向上放射痛。目前现代医学治疗枕神经痛轻者予以口服非甾体类止痛药为主,重者则行神经阻滞等治疗,但临床效果并不明显,而针灸疗法是一种治疗枕神经痛的有效方法。王麟鹏教授在临床中擅长应用针刺方法治疗各种类型头痛,对于枕神经痛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现总结如下。

1.王麟鹏教授对于枕神经痛的认识

1.1枕神经痛辨证多外感,外感辨证多寒湿王麟鹏教授认为枕神经痛的发病特点多符合外感头痛的发病特点,外感头痛为感受外邪所致头痛,起病较急,可见头痛持续不解,有恶寒、发热、鼻塞流涕、骨节疼痛、咳嗽等症。在感邪性质方面,外感头痛由于外邪性质、受邪部位和疾病发展阶段不同,有伤风头痛、伤寒头痛、风寒头痛、风热头痛、风湿头痛、伤暑头痛等,枕神经痛发病又多表现为感受寒湿之邪的特点,表现为头痛剧烈,发病急,发病前大多有受凉、劳累、潮湿等诱因,临床中多可见到天冷时女性患者由于洗头后头发没有及时吹干,后因为湿发长时间敷在后枕部而引发疼痛,这便是典型的因湿因寒致病。

1.2注意诊断与鉴别诊断,勿延误病情

王麟鹏教授认为临床诊断枕神经痛存在一定难度,对于枕神经痛的诊断标准一直在修订中,如很多临床医生多采用《内科学》中关于枕神经痛的诊断标准,王麟鹏教授认为该诊断标准存在漏诊可能,因此还应该参照最新的版ICHD-3关于枕神经痛的诊断标准。①单边或双侧疼痛,并满足以下标准中②~⑤。②疼痛分布于枕大、枕小和/或第三枕神经。③疼痛有以下3个特征中2个,a反复出现阵发性或持久的疼痛几秒到几分钟;b疼痛剧烈;c突发的、有穿透性的、剧烈的疼痛。④疼痛与以下两方面相关,a对于头皮和头发的一般性刺激可见明显的感觉不良和/或异常性疼痛;b以下的1种或两种,对神经分支的影响小;触发点在更为表浅的枕大神经或C2的分布区域。⑤通过局部麻醉受影响的神经可以暂时缓解疼痛。⑥其他ICHD-3诊断不能更好解释。

对于该诊断标准临床一定要鉴别中枢神经系统炎症性疾病,枕神经痛患者多表现为枕后剧烈疼痛,严重者可伴有恶心呕吐、发热等表现,应注意与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如脑膜炎、脑炎等相鉴别,因此应注意完善头颅MRI、腰椎穿刺等检查明确病情,以明确是否属于枕神经痛。2.临床治疗经验

“急性温通、缓和调经”是王麟鹏教授在临床中总结的针对枕神经痛的治疗思路,其中既体现了王麟鹏教授对于枕神经痛的分期治疗,也体现了其应用经络与脏腑结合辨证治疗枕神经痛的临床思路。

2.1“急性温通”即在枕神经痛的急性发作期以温通治疗为主,重用火针

火针是用火烧红的针尖迅速刺入穴内,以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灵枢·官针》:“焠刺者,刺燔针则取痹也。”《伤寒论》中也论述了火针的适应证和不宜用火针医治的病候。国医大师贺普仁“三通法”中的温通法即火针疗法,王麟鹏教授认为枕神经痛多为寒邪湿邪致病,故对于急性枕神经痛其一直重视火针的治疗作用,主要应用疼痛局部火针点刺治疗。取其温、通、补的作用,火针可以激发人体经气,使经络通、气血畅。应用火针疗法治疗枕神经痛,取其祛寒除湿的作用机制,又能温经止痛,从而达到急性期应用止痛的效果。临床上对于感受寒邪以及湿寒之邪导致头痛的患者效果最佳,对于枕神经痛患病时间较长的患者往往也能取得较理想的治疗效果。

火针治疗时,王麟鹏教授常取枕后疼痛位置阿是穴,但要注意避开后枕部血管。阿是穴为局部痛点,如痛点较多,则选取最明显的压痛点4~5个。针刺部位常规消毒后,选直径0.5mm的特制钨锰合金火针,点燃乙醇灯,将针身的前中段烧红,速刺疾出;勿进针太深,透皮即可,一般可在疼痛位置连续点刺4~5下,出针后用消毒干棉球重按针眼片刻。后嘱患者保持局部清洁,避免针孔感染。

2.2“缓和调经”即在疼痛缓解期以体针治疗为主,注意根据患者辨证调经调腑治疗

2.2.1风寒侵络

患者常因久居潮湿之地、严寒冻伤、贪凉露宿、睡卧当风、暴雨浇淋、水中作业或汗出如水等,外邪注于肌腠经络,滞留关节筋骨,导致气血痹阻而发为头痛,伴有遇寒则痛剧,遇热则痛减,局部皮色不红,触之不热,常有恶风畏寒,舌质淡红或舌苔薄白,脉弦缓或弦紧,或浮。治则为温经通络止痛。取百会、天柱、风池、风府、后溪、昆仑。对于疼痛位置较广泛的加用后枕部膀胱经透刺;对于疼痛向肩背部放射的加用颈夹脊穴治疗;对于寒痛明显的可加用灸法,取阿是穴及大椎穴行艾灸治疗。

2.2.2风热上扰

风为阳邪,其性开泄,易袭阳位,善行而数变,侵及经络则引起头痛,患者常伴有遇热加重,喜冷,可见发热,汗出口干,咽痛,咳嗽,咳黄痰,头晕,口渴,舌苔黄,脉浮数等症状。治则为清热祛风止痛。取天柱、风池、风府、申脉、束骨、曲池、膀胱俞、下巨虚。发热可加用大椎放血;灼痛明显可加用三棱针局部点刺放血;恶风明显加用风门;恶热明显加用大杼。2.2.3寒湿阻络

患者多因久居潮湿之地、严寒冻伤、贪凉露宿、睡卧当风、暴雨浇淋、水中作业或汗出入水等,寒湿邪气阻滞经络,出现头部的沉重冷痛,常伴有麻木,或肿胀,畏冷肢凉,苔白滑等。治则为温经祛湿通络。取百会、天柱、风池、申脉、膀胱俞、昆仑、三阴交、丰隆。恶寒明显加用风府;重痛明显加用地机、阴陵泉。

2.2.4寒凝血瘀

患者多因久居寒湿之地或淋雨等受寒后,寒邪阻滞经络,导致血行不畅,血瘀脉中,不通则痛引起头痛,疼痛多呈刺痛,位置固定,伴有身体其他位置的疼痛等,舌淡暗,苔薄白或稍厚。治则为温经活血通络止痛。取百会、天柱、膀胱俞、风池、膈俞、风门。瘀血明显加用血海;局部刺痛明显加用局部三棱针点刺放血。

3.病例介绍

3.1病例1

患者,男,39岁,年8月5日就诊。后枕部头痛1d。患者1d前夜里睡觉吹空调后出现左后枕部疼痛,呈持续性胀痛,无固定痛点,中度疼痛,患者自觉闷胀感,无恶心呕吐,今日晨起仍未缓解来诊。门诊行头MRI检查未见异常,患者自诉近期饮酒多,啤酒为主,常有腹胀头晕不适,现仍见左侧后枕部持续疼痛,呈胀痛感,连及颈部,无头晕,无恶心呕吐,无后背部疼痛,饮食睡眠可,大便偏稀,小便调。舌淡,边见齿痕,苔白厚,脉滑。有可疑颈椎病病史,未确诊,否认其他疾病病史。否认药物及食物过敏史。查体示神清,颈软无抵抗,余神经系统查体未见异常。头颅MRI未见异常。西医诊断为急性枕神经痛。中医诊断为头痛。证候诊断为脾虚痰凝,寒湿阻络。治法为驱寒通络,健脾利湿。取局部阿是穴行火针点刺。再取百会、神庭、天柱、风池、脾俞、申脉、昆仑、三阴交、地机、阴陵泉、丰隆进行针刺治疗。复诊时,患者行局部火针点刺后便觉疼痛减轻,颈部活动自如,后行针刺治疗后患者枕后部疼痛基本缓解。隔日患者再次采用针灸治疗,未应用火针。予针刺治疗1次后,患者诉未再感觉后枕部疼痛。后因工作原因,患者未再接受治疗。3个月后随访,患者自诉近3个月未发作头痛。

按:该患者为急性发作枕神经痛,诊断明确,故采用急性期以火针点刺治疗为主,后期以分型针刺治疗。患者辨证以脾虚痰湿为主,适感外寒,至寒湿阻滞经络引起疼痛,取火针温通作用以散寒除湿,后以普通针刺健脾祛湿,经2次治疗便获得很好的治疗效果。

3.2病例2

患者,女,46岁,年1月9日就诊。间断枕后头痛3个月。患者3个月前因与同事外出滑雪受寒后当夜出现右颞侧及后枕部疼痛,呈压迫样疼痛,后枕部严重,连及颈项部收紧感,当夜呕吐1次,呕吐后疼痛减轻,自以为受寒后感冒,未予重视,后一直自觉后枕部胀满感,吹风后疼痛,得暖后可缓解,1星期前患者晨起外出受寒后再次出现枕后部疼痛,伴头晕不适,恶心呕吐1次,吐后疼痛略减轻,自服感冒清热颗粒等药物,后稍缓解,但仍见枕后部持续重痛感来诊。无发热,枕后部疼痛,有沉重感,无恶心呕吐,无头晕,无颈部不适感,舌淡,苔薄白,脉沉细。有磺胺及青霉素过敏史。查体示神清,颈软无抵抗,余神经系统查体未见异常。头颅CT未见异常。西医诊断为枕神经痛。中医诊断为头痛。证候诊断为风寒外侵,寒阻经络。治法为祛风散寒,温经通络。取局部阿是穴行火针点刺。再取百会、天柱、风池、风府、后溪、列缺、昆仑进行针刺治疗。患者治疗1次后自觉枕后部重胀感好转,考虑患者病程较长,后连续3次治疗均应用火针点刺。治疗第2次后患者自觉后枕部疼痛基本消失。治疗第3次后患者诉未再感觉枕后部不适,停用火针,加用大杼、肺俞治疗。1星期后停止针刺。随访3个月患者头痛未再发作。

按:该患者为受寒后寒邪阻滞经络出现后枕及颞侧疼痛,但3个月内间断发作,已不考虑外感引起的头痛表现,辨证仍以风寒伤络为主,应属于外感头痛范畴,根据王麟鹏教授经验,治疗时控制后枕部疼痛仍以局部火针点刺为主,因患者病程较长,故连续采用火针治疗3次,后针刺取穴以祛风通络止痛为主,治疗2星期后取得了较理想的治疗效果。

4.讨论

枕神经痛在头面神经痛中发病率较高,其原因与其解剖特点有关[5-8]。据研究报道,枕大神经来自C2的后支,枕小神经来自C2、C3的前支,其走行要穿过寰椎后弓和枢椎板之间、椎间孔、肌肉、肌腱及血管间,其中任何一个邻近结构发生病变均可累及枕神经;同时枕神经周围有一个既复杂又脆弱的悬浮网结构,一旦遇到颈部肌肉劳损、缺血、寒冷或感冒疲劳等情况,容易破坏悬浮网的平衡,压迫枕神经引起疼痛。中医学将枕神经痛病因病机分外感和内伤,枕神经痛多因外感风寒湿邪,或因气郁、痰火、瘀血内生之邪,阻于脉络,导致脉络气血凝滞不通,不通则痛。王麟鹏教授临床中治疗各种类型头痛多以分期分型治疗为主,体现了中医学辨证论治的思路,且一直强调头痛治疗应注意经络与脏腑辨证相结合,急性期止痛治疗并非治疗头痛的关键所在,通过后期调理脏腑减少头痛发作才是治疗的根本,因此在枕神经痛的治疗中创立了“急性温通,缓和调经”的理论,临床中治疗效果明显,值得进一步研究。

5.参考文献

[1]LiWD.Clinicalobservationofnerve-nearneedlingforoccipitalneuralgia[J].JAcupunctTuinaSci,,7(2):91-93.

[2]史玉泉.实用神经病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3]苏丹,王海强,汪玲,等.枕大神经痛的治疗进展[J].西南国防医药,,24(12):-.

[4]HeadacheClassificationCommitteeoftheInternationalHeadacheSociety(IHS).TheInternationalClassificationofHeadacheDisorders,3rdedition(betaversion

[J].Cephalalgia,,33(9):-

[5]姜磊,聂凡.针刺颈夹脊穴配合艾灸治疗枕神经痛的临床观察[J].湖北中医杂志,,38(6):55-56.

[6]杨青容,于川.火针局部点刺配合毫针联合布洛芬缓释胶囊治疗枕神经痛38例疗效观察[J].河北中医,,38(4):-.

[7]杨松堤,于学平.近10年文献优选穴位针灸治疗枕神经痛的临床研究[J].中医药学报,,44(2):74-77.[8]王磊.排刺法配合推拿正骨治疗枕大神经痛43例[J].浙江中医杂志,,50(8):.[9]杨友松,袁光固,陈春晖,等.枕神经痛发病的相关因素及其机制分析[J].中国临床康复,,8(20):-.[10]李冰,罗建昌,郎伯旭.针刺配合头皮阿是穴留针治疗枕大神经痛疗效观察[J].上海针灸杂志,,33(11):-.

本文摘自---王少松,王麟鹏,赵因.王麟鹏教授治疗枕神经痛经验介绍[J].上海针灸杂志,(09):-.

赞赏

长按向我转账

受苹果公司新规定影响,iOS版的赞赏功能被关闭,可通过转账支持。









































北京最好白癜风专科
白癜风医院电话

转载请注明:
http://www.sqbpc.com/zlyy/846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医院地址: 健康热线: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