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痛头晕
2020-1-12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头晕头痛,大概是和恶心呕吐一样多的临床症状了。值班的夜晚,凌晨3单,忽然的患者呼唤,医生我头晕头痛头晕。短短几分钟,就得判断患者情况,是去做急诊CT呢还是安抚一下呢?周围家属朋友突然头痛头晕来询问,应该给与什么样的指导意见呢?
希望通过此篇,对头晕头痛能有感性的认识及初步的判断吧。
一、头痛
(一)概述:
1、头面部痛觉支配神经:三叉、面、舌咽、迷走以及颈1-3神经
2、头痛主要机制包括:
(1)血管被牵引或移位:
颅内占位:肿瘤、血肿、脓肿
颅内压增高:脑水肿、脑积水、静脉窦血栓形成
颅内压降低:腰穿或腰麻后
(2)血管扩张:
颅内外急性感染
代谢性或中毒性脑病:高血压脑病、肝性脑病、肾性脑病、肺性脑病等
(3)脑膜受刺激:出血、感染、渗出
(4)头颈部肌肉收缩:
原发性:原因不明,头颈部肌肉持续收缩引起头痛
继发性:颈部疾病引起反射性颈肌紧张性收缩,如颈椎骨性关节病、颈部外伤或颈椎间盘病变
(5)神经受刺激:三叉神经炎、枕神经炎、肿瘤压迫
(6)牵涉性头痛:眼、耳、鼻、副鼻窦、牙齿、颈部等处的病变,可扩散到头面部
(7)心因性头痛:神经功能失调,如神经症、癔症、重症精神病
3、头痛分类及常见原因:
(二)问诊查体及诊疗思路
1、头痛的问诊及查体:
2、头痛诊疗思路
(附1)Canada,,Guidelineforprimarycaremanagementofheadacheinadults:
(附2)中国头痛分类和诊断专家共识,年
(三)继发性头痛治疗原则:
1、病因治疗:
(1)纠正颅内压:
颅内压高予脱水药和利尿剂
低颅压者应静脉给予低渗液
(2)收缩扩张的血管
偏头痛发作:及早使用麦角碱类药物
非偏头痛类血管性头痛:常用含有咖啡因的复方解热止痛药
(3)松弛收缩的肌肉,适用于肌紧张性头痛
按摩、热疗和痛点封闭等
可服用地西泮等镇静药
(4)封闭神经:用于脑神经痛,如三叉神经痛、枕大神经痛
2、对症治疗:
可使用除吗啡类以外的止痛药物:
各种解热镇痛剂
严重者可少量服用可待因、罗通定或二氢埃托啡等
焦虑烦躁者可酌情加用各种镇静剂或安定剂
抑郁表现者,加用抗抑郁药物
(附)继发性头痛诊断处理原则
(四)原发性头痛
1、偏头痛
(1)临床特点:
反复发作的头痛,一侧或双侧搏动性疼痛,常伴恶心和呕吐。无先兆性占80%
少数典型病例发作前有视觉(暗点、闪光、黑矇,短暂偏盲)、感觉和运动障碍等先兆
可有家族史
女性较多见,发作多在经前期或经期,更年期后逐渐减轻或消失(60%女患者在妊娠期偏头痛发作停止,分娩后可复发)
症状持续72小时以上不缓解的重度头痛,称偏头痛持续状态
(2)偏头痛发作常有诱因(85%患者):
(3)发病机制:皮质扩散学说和三叉神经血管学说:
(4)诊断标准:IHS诊断标准ICHD-3β:
(附)AdaptedfromtheInternationalHeadacheSocietyClassification
(5)治疗:
去除诱因
尽快终止头痛发作、减轻不良反应、预防复发和尽快恢复正常生活功能。药物治疗分为预防性用药和治疗性用药
急性期镇痛药推荐:
预防用药推荐
2、紧张型头痛
(1)临床特点:
头痛中最常见的一种,占头痛患者的70%~80%
部位常为双侧性,也常为整个头顶部
疼痛多为压迫感、紧束感、胀痛
无持续搏动感、恶心或轻度恶心吐
不伴有畏光和畏声
(2)诊断标准:IHS诊断标准ICHD-3β:
(附)紧张型头痛诊疗专家共识,
(3)治疗
a、非药物治疗:肌电图生物反馈联合松弛训练、针灸、手法推拿
b、急性发作:
药物可依序选择对乙酰氨基酚(mg)阿司匹林(-mg)、双氯芬酸(50-mg)或酮洛芬(25-50mg)或布洛芬(-mg)或萘普生(-mg)
单种镇痛药每月使用不要超过14天,加有咖啡因的复合镇痛药制剂每月使用不要超过9天,以免导致反跳性头痛
c、预防性用药:对于CTHH、FETHH、伴有颅骨膜压痛考虑预防性用药:
用药原则:起始剂量小;缓慢加量(常1周加1次剂量)至最小有效剂量;起效后维持2~4周;判定药物是否有效,应足量治疗至少4~8周应同时治疗焦虑抑郁等伴发疾病。
最主要的预防性药物是三环类抗抑郁药,阿米替林是唯一被多项临床对照研究证实有效的药物,应作一线选择。起始剂量为10~25mg,每周加量10~25mg,有效日剂量通常为30~75mg
3、丛集性头痛
(1)临床特点:
原发性神经血管性头痛,为少见的头痛类型
发作前多无先兆,约50%有畏光、畏声,约30%有恶心呕吐
短暂、剧烈爆炸样头痛发作,位于一侧眼眶、球后和额颞部
伴同侧眼球结合膜充血、流泪、鼻塞和(或)Horner综合征
绝大多数患者头痛发作时伴有自主神经症状
丛集期持续数周至数月,发作常具有周期性,分年周期和日周期
好发于男性。无家族遗传史
(2)诊断标准:IHS诊断标准ICHD-3β:
(3)治疗:
a、发作期的治疗:此病疼痛剧烈,所以需要镇痛治疗迅速起效口服起效慢,因此少用,首选:
非重复呼吸面罩:吸入%氧,流量至少7ml/min,最大可至15ml/min,持续吸氧15~20分钟。对60%~70%患者有效,通常5分钟内起效,30分钟内疗效明显。尤其适合曲坦类药物禁忌或24小时之内频繁发作的患者
曲普坦类药物:皮下注射舒马曲坦6mg,约75%患者在20分钟内头痛明显缓解,最快1分钟起效,24小时最大剂量12mg。副反应有注射部位短暂刺痛灼热感,一过性的胸、喉等处的疼痛、重压感或发紧感,木、麻、热或冷等感觉异常等。
b、缓解期的预防
一线药物:
维拉帕米:起始剂量mg/d,分2~4次口服,疗效不佳每隔7~14天可加量40~mg/d(加量前后应监测心电图)
锂盐:起始剂量mg/d,分2~3次饭后口服,持续服用3~4天,若能耐受,则可逐渐加量(治疗安全指数低,应监测血锂浓度)
皮质类固醇:起效最快、最有效,但长期使用能有严重副作用。因此通常短期使用(静脉地塞米松5~10mg/d,或口服泼尼松40~60mg/d)5~7天后,逐渐减量
二线药物:①美西麦角:起始剂量为1mg/d②酒石酸麦角胺:2-4mg/d
三线药物:①托吡酯:起始25mg/d②丙戊酸盐:5~20mg/(kg*d);③褪黑激素:10mg/d;④加巴喷丁:~1mg/d
4、原发性头痛鉴别
二、头晕、眩晕
1、概念
眩晕:自身或环境的旋转、摆动感,是一种运动幻觉
头晕:自身不稳感
头昏:头脑不清晰感
眩晕和头晕发病机制不全一致,两者有时为同一疾病不同时期两种表现
眩晕往往分为周围性和中枢性;头晕既可以是上述疾病恢复期的表现,也可以由精神疾病、某些全身性疾病造成
2、眩晕/头晕分类
周围性眩晕(30-50%):BPPV(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最多,MD(美尼尔病)和VNs(前庭神经元炎)次之
中枢性眩晕(20-30%)
心理疾病相关性头晕(15-50%)
全身性疾病相关性头晕(5-30%)
原因不明的眩晕或头晕(15-25%)
3、眩晕诊疗思路:
(附)头晕的诊断流程建议
(附)年眩晕诊治多学科专家共识
(一)周围性眩晕---不伴听力障碍
1、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
a、前庭结构和功能:
b、发病机制:椭圆囊耳石膜上的碳酸钙颗粒脱落并进入半规管
c、临床特点:
发作时机:总在体位变化时(起床、躺下、抬低头时)。85%~90%异位耳石发生于后半规管,保持当时的头位就不晕
持续时间:多数在一分钟以内
眼震特点:疲劳性位置性眼震
伴发症状:伴有剧烈的自主神经系统症状
发作后基本恢复正常
d、类型:
绝大多数BPPV属于“管结石型”,发作性眩晕出现于头位变动过程中;Dix-Hallpike或Rolltest检查可同时诱发眩晕和眼震,头位变动与眩晕发作及眼震之间存在5-20s伏期,诱发的眩晕和眼震一般持续在1min之内、表现为“由弱渐强~再逐渐弱”;患者由卧位坐起时,常出现“反向眼震”
极少部分BPPV属于“嵴帽结石型”,与“管结石型”区别在于:Dix-Hallpike等检查时眼震无潜伏期、持续时间长
少数后颅窝和高颈段病变造成的所谓中枢性位置性眩晕,与“壶腹嵴耳石”症类似,需仔细询问病史、认真体检,必要时行神经影像检查
(附)Dix-Hallpike或Rolltest检查
e、处理:五官科就诊
(附)手法复位法
2、前庭神经元炎(VNs)
a、病毒感染前庭神经或前庭神经元
b、眩晕特点:
急性发病,病前数天或数周内病毒感染史(上呼吸道感染或腹泻史)
剧烈的外界旋转感常持续24h以上,有时可达数天,之后仍有数天不稳感
伴有自主神经症状剧烈(剧烈的呕吐、心悸、出汗等)
儿童相对较少
病耳前庭反应减弱(冷热试验)
c、治疗及预后
对症:镇静、止吐止晕、抗组胺
可用抗病毒药物
可用糖皮质激素(2-3w)
5%数年后复发
3、其他少见不伴听力障碍周围性眩晕
(二)周围性眩晕伴有听力障碍
1、美尼尔病(MD)
a、发病机制不清,可能与内淋巴水肿有关
b、临床特点:
每次眩晕发作常常持续数十分钟到数小时
伴有剧烈的恶心呕吐等植物神经反应症状
间期前庭功能检查有30-50%患者的一侧前庭功能低下
渐进性耳聋
早期感音性耳聋主要发生在低频伴听力波动,间期可部分恢复
病情进展,高频听力也出现损害
疾病中期kHz听力相对保留,听力图可表现为倒V型
c、6年耳鼻喉科贵阳会议诊断标准
发作性眩晕2次或以上,持续20min至数小时。常伴自主神经功能紊乱。无意识丧失。
波动性听力损失,早期多为低频听力损失,随病情进展听力损失逐渐加重。至少一次纯音测听为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可出现重振现象。
可伴有耳鸣和(或)耳胀满感。
前庭功能检查:可有自发眼震和前庭功能异常。
排除其他疾病引起的眩晕
d、处理:
急性期对症治疗,可适当给脱水剂
发作间期可限制盐摄入
保守治疗无效者,可考虑手术
2、迷路炎和突发性耳聋
a、迷路炎:病原感染内耳。控制感染,及早手术
b、突发性耳聋:
数分钟到数小时内急剧耳聋、部分合并眩晕
除感音性耳聋外,神经系统查体、影像学没有阳性发现
可能与感染有关。
强调治疗的及时性:
除非禁忌,否则应该使用糖皮质激素
除非出血,否则应该急性缺血性血管病治疗
若有病毒感染史,可加用抗病毒剂
3、其他少见伴听力障碍周围性眩晕
(三)中枢性眩晕
伴其他CNS损害的症状和体征
绝大部分病灶位于后颅窝
需遵从神经科疾病的定位和定性原则
影像学、神经电生理和脑脊液等辅助检查是确诊的重要依据
垂直性眼震、非共轭性眼震仅见于中枢性病变
(四)全身疾病相关性头晕
1、多表现为自身不稳感,可伴有头昏
2、病变损伤前庭系统时可引发眩晕
3、常见疾病:
低血压:直立位时收缩压和或舒张压下降超过20mmgh或10mmgh,临床表现为将要摔倒的不稳感,可能伴随黑矇或视物模糊、恶心出汗等,无意识丧失,症状多持续数秒到数十秒,极少超过数分钟
内分泌疾病(低血糖、甲减或甲亢)
电解质酸碱紊乱
心脏疾患出现的射血减少者
血液病(白血病、贫血等)
眼疾(眼肌麻痹、眼球阵挛、双眼视力显著不一致等)
(五)精神障碍性头晕
焦虑抑郁的病人常主诉头晕或眩晕
多伴随头脑不清晰感症状大多含混不清,变化多样,包括不稳感、头部昏沉有重物压迫感、要晕倒甚至晕厥感
头晕或眩晕的同时身体不住晃动,躯体疾病导致眩晕是不敢动
神经系统检查阴性,影像学无责任病灶
仔细询问病史常能发现焦虑抑郁及睡眠障碍
抗抑郁抗焦虑治疗有效
(六)眩晕治疗
1、对症治疗
减轻发作期患者的眩晕感受
止吐
控制心悸等症状
2、发作期常用药物
(1)常用的前庭抑制剂
选择性钙拮抗剂:(西比灵)氟桂利嗪
抗组胺剂:异丙嗪、苯海拉明、敏可静等
抗胆碱能:东莨菪碱
苯二氮卓类
(2)止吐剂
苯酰胺衍生物:胃复安
吩噻嗪类:氯丙嗪
丁苯酮
头痛参考文献:
AfterJOlesenetal:TheHeadaches.Philadelphia,Lippincott,WilliamsWilkins,5.
MichaelJ.Aminoff.ClinicalNeurology.NINTHEDITION
Guidelineforprimarycaremanagementofheadacheinadults.Canada,,
头痛分类和诊断专家共识,
MarschallS.Runge.Netter‘sInternalMedicine.2ndEdition
Migraine.Lancet4;:–91
AdaptedfromtheInternationalHeadacheSocietyClassification(HeadacheClassificationCommitteeoftheInternationalHeadacheSociety,4).
中国偏头痛防治指南,
紧张型头痛诊疗专家共识,
眩晕参考文献
眩晕诊治专家共识,年
YardleyL.OtolaryngolClinNorthAm.0;33:-.
张连山主编。高级医师案头丛书----耳鼻咽喉科学。北京:1
眩晕诊治多学科专家共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