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要手术治疗三叉神经痛吗知识要
2020-8-15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还要手术治疗三叉神经痛吗?知识要更新了
医院疼痛科
(带状疱疹痛、软组织痛专科)徐峰
三叉神经痛为“天下第一痛”。这种疼痛是指在面部三叉神经分布区域内出现的反复发作、骤然发生的短暂阵发性电击样剧烈疼痛,历时数秒至数分钟,间歇期无症状。
这种疼痛特点为电击、刀割、针刺或撕裂样剧痛。这种疼痛具有顽固性性、难以忍受。
这种疼痛每次发作时间一般持续数秒、数十秒或1~2分钟后又骤然停止。常伴有面肌抽搐、流泪、流涎、面潮红、结膜充血、表情肌痛性抽搐等症状。
这种疼痛可自发,也可由“扳机点”刺激引起,说话、刷牙或微风拂面时都会导致阵痛,三叉神经痛患者常因此不敢擦脸、进食,甚至连口水也不敢下咽,从而影响正常的生活和工作。
治疗原则:
继发性三叉神经痛的治疗主要是针对病因治疗,如切除肿瘤,去除对神经的刺激因素。
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是指找不到确切病因的三叉神经痛,可能是由于血管的硬化并压迫神经造成,也可能是因为脑膜增厚,神经通过的骨孔狭窄造成压迫引起疼痛。它的治疗原则为先保守治疗后破坏治疗。
1.一般治疗注意休息,调节情绪,加强营养,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避免刺激“扳机点”。
2.手术治疗包括半月神经节射频热凝术、三叉神经周围支切断或撕脱术、颅内神经感觉根撕脱术等。但是这种方法对于有血压增高患者,先用降压治疗,待血压降至正常后方可手术。术后有口腔一侧黏膜感觉麻木,痛温觉丧失,故要注意防止饮食烫伤口腔黏膜。
3.药物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药物治疗是最常用的基本疗法,常用的药物有抗癫痫药物,阻滞触突传导,如卡马西平、苯妥英钠。这种药物需要长时间服用,副作用是嗜睡、头晕、发呆、精神萎靡。
我们治疗三叉神经痛采取中西药物结合的方法,综合中西药物的特点,对患者采用辨证论治,三叉神经痛属内有郁火、火盛血瘀、肝阳上亢,宜清肝泻火、活血化瘀等。又因为本病病程较长,根据“久病入络”以及遇风加重,风邪入络、瘀阻络脉,还应该给以疏风解表、化瘀止痛的药物治疗,这样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对于顽固性三叉神经痛等,加上全蝎、蜈蚣等虫类药搜风通络止痛,有理想的临床效果。
典型病例:
患者:男性,62岁。
主诉:右侧颜面部疼痛5年,加重3天
病史:患者自5年前出现右侧颜面部疼痛,主要集中在右侧颊部、下颌部,阵发性针扎样、电击样疼痛,影响饮食、夜间睡眠,夜间疼痛加重。于-4月其它科室行三叉神经第二支,第三支撕脱术治疗,术后疼痛缓解可。但一年后疼痛再次出现,疼痛部位、性质同前,口服卡马西平0.2gtid疼痛缓解可,近三日,疼痛加重,夜间难以睡眠,说话、刷牙未诱发疼痛,现为诊治,来我院就诊。
初步诊断:三叉神经痛术后
治疗:住院期间患者左侧颜面部新出疱疹,治疗上予以活血化瘀、营养神经、镇痛、抗病毒、中药调理、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对症处理,现患者症状缓解良好。患者满意出院。
患者,女,38岁
主诉:右侧颜面部疼痛6年余。
病史:患者自6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右侧上牙槽疼痛,阵发性针扎样、过电样疼痛,口服卡马西平、上颌神经阻滞治疗后疼痛缓解良好,一年后疼痛再次出现,疼痛累及右侧上唇、右侧下颌骨处,医院就诊行三叉神经射频治疗后症状缓解,约2年后疼痛再次出现,部位性质同前,医院就诊行血管减压术,术后疼痛缓解可,约半年前疼痛渐出现,半片卡马西平缓解可,近半月来,疼痛明显,主要集中于右侧上唇处,口服卡马西平mgpo/日,疼痛缓解欠佳。
诊断:三叉神经痛
治疗:经复合方法治疗后疼痛基本完全缓解,饮食睡眠良好,大小便未见明显异常。全身营养状况及支持能力良好。
患者:男性,81岁。
主诉:左侧颜面部疼痛16年。
病史:16年前出现左侧额部、鼻翼旁疼痛,疼痛呈现阵发性针扎样、放电样疼痛,3-4次/日,持续时间不等,可累及左侧头顶、上牙槽处,洗脸、刷牙、吃饭可诱发,初始服用卡马西平0.2g/日可缓解,后病情加重,需渐加药量至0.8g/日,疼痛缓解不佳,后年至五官科行三叉神经毁损术,术后疼痛缓解良好,4年后病情复发,范围增大,累及左侧额部、鼻翼旁、左侧颊部、上下牙槽处,程度较前频繁、疼痛较前加剧,年至口腔科行三叉神经射频治疗,效果不佳。既往有高血压病史20余年,血压最高达/mmHg,现服用氨氯地平、美托洛尔控压,自诉血压控制可。既往有糖尿病病史10余年,现服用盐酸吡格列酮、格列美脲降血糖,血糖控制情况不详。年有脑梗病史,现遗留右下肢活动稍有不便,肌力5级。
诊断:顽固性三叉神经痛,Ⅱ型糖尿病,高血压Ⅲ期,脑梗后。
治疗:经过十多天的药物调整,中西药物结合治疗,疼痛缓解较好,轻微刺激已没有痛感,重压眶上神经处有疼痛感。门诊随诊。
。。。。。。
长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