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霉素介入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尽显洪

2016-10-31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HN)的病人长期遭受疼痛的折磨而苦不堪言,不仅情绪低落,生活质量低下,而且工作和社交能力降低甚至丧失。阿霉素(adriamycin,ADM)是一种广谱抗肿瘤药物,具有明显的神经毒性,高浓度时对神经组织有强烈破坏作用,可直接导致神经组织变性坏死,而不是凋亡。自Kato等于年首先利用阿霉素逆轴浆转运和对感觉神经元的破坏作用,将其注射到周围神经干,毁损三叉神经和肋间神经痛患者的背根神经节(dorsalrootganglion,DRG)细胞,治疗难治性疼痛后,韩涛等曾进行软件面积测算法评定阿霉素椎旁注射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疗效研究,半年有效率84%,复发12%,并且无明显副作用。

Kato等与毛远舟等研究报道阿霉素浓度越高,神经破坏作用越大,浓度为0.33%时仅提高大鼠痛阈,不引起其它感觉障碍,但1%时可引起神经节细胞变性和坏死,且随浓度的增高,不良反应发生率增加。因此,阿霉素浓度选择十分重要,建议不要超过1%,临床常用0.5%的浓度,以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自上世纪九十年代将阿霉素用于治疗三叉神经痛以来,临床实践验证了阿霉素的疼痛治疗效果。有报道在C型臂引导下注射阿霉素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安全、有效,无严重并发症。

受Kato的启发我国疼痛名家郑宝森教授早年开展了阿霉素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临床使用及研究。从至年7月已经培训全国近百名疼痛科医生。并开展多中心阿霉素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临床研究,经专家论证已写入中国神经病理学疼痛专家共识。

右侧三叉神经下颌支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治疗前

右侧三叉神经下颌支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介入治疗中

右侧三叉神经下颌支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经介入治疗后疼痛消失,麻木消失

胡女士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严重影响睡眠,患病两年来晚上疼痛不能睡觉,经阿霉素介入疼痛消失。张先生患者枕大神经带状疱疹后神经痛三年,加重5天,患者自诉疼痛发作时如开水浇头,经颈2神经节阿霉素介入治疗二次后痛疼消失。









































白癜风早期症状
白癜风的危害

转载请注明:
http://www.sqbpc.com/cjzz/104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医院地址: 健康热线: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