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治疗坐骨神经痛
2021-2-26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
??
作者:针灸临床部邓士哲针灸治疗坐骨神经痛坐骨神经痛(sciatic)是指多种病因所致的沿坐骨神经通路的病损,腰、臀、大腿后侧、小腿后外侧及足外侧以疼痛为主要症状的综合征,通常分为根性坐骨神经痛和干性坐骨神经痛两种,临床上以根性坐骨神经痛多见,中医称“腰腿痛”(lumbocruralpain)。在《灵枢·经脉》中记载足太阳膀胱经的病候时有“腰似折,髀不可以曲,腘如结,腨如裂。”形象地描述了本病的临床表现。
中医病因病机
中医认为因腰部闪挫、劳损、外伤等原因,可损伤筋脉,导致气血瘀滞,不通则痛。久居湿地,或涉水冒雨,汗出当风,衣着单薄等,风寒湿邪入侵,痹阻腰腿部;或湿热邪气侵淫,或湿浊郁久化热,或机体内蕴湿热,流注膀胱经者,均可导致腰腿痛。本病以腰或臀、大腿后侧、小腿后外侧及足外侧以放射性、电击样、烧灼样疼痛为主症,主要属足太阳、足少阳经脉和经筋病证。
辨证
主要症状:
(1)疼痛主要限于坐骨神经分布区,大腿后部、小腿后外侧和足部,疼痛剧烈的病人可呈特有的姿势;腰部屈曲、屈膝、脚尖着地。如病变位于神经根时,椎管内压力增加(咳嗽、用力)时疼痛加重。
(2)肌力减退的程度可因病因、病变部位、损害的程度不同差异很大,可有坐骨神经支配肌肉全部或部分力弱或瘫痪。
(3)可有或无坐骨切迹处坐骨神经干的压痛。
(4)有坐骨神经牵拉征,Lasegue征及其等位征阳性,此征的存在常与疼痛的严重程度相平行。局麻坐骨神经根或神经干此征可消失。
(5)跟腱反射减退或消失,膝反射可因刺激而增高。
(6)可有坐骨神经支配区域的各种感觉的减退或消失,包括外踝的振动觉减退,亦可有极轻的感觉障碍。
治疗治法通经止痛。以足太阳、足少阳经穴为主。
主穴大肠俞、腰夹脊、环跳、委中、阳陵泉、悬钟、丘墟。诸穴均用捻转提插的泻法,以沿腰腿部足太阳、足少阳经向下放射感为度,不宜多次重复。
按语
急性期应卧床休息,椎间盘突出症者应睡硬板床。平时应注意保暖,劳动时注意正确姿势。
以上内容仅用于健康教育学习交流★
老年人就医服务月
本周讲座内容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