援外手记丨每天都拍日出,因为那是家的方向

2021-4-3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来到坦桑,我养成了拍日出的习惯,每天我会站在阳台把日出拍下来,因为那是家的方向。”看到这里,小编不由泪目。第25批中国援坦桑尼亚医疗队员、我院神经外科副主任医师鲍永峰在坦桑尼亚开展援外医疗工作一个多月了,他放弃美好安逸的生活,远离家乡和亲人,把国家使命放在第一位,不忘初心,克服困难,展示了中国卫生人的风采。我们为他感到骄傲和自豪,更希望鲍医生在外乡平安健康。

走进MOI,了解坦桑,更好履职

中国第二十五批援坦医疗队于6月25日正式医院(MuhimbiliNationalHospital)开展工作。医院是坦桑尼亚最大、医院(基础设医院),它隶属于坦桑卫生部,医院、吉奎特心脏中心和骨科研究所(MuhimbiliOrthopaedicsInstitute,MOI)三部分组成。它们分布在医院的不同区域。医院医院,包括除心脏疾病、骨科和神经外科以外的其他科室;吉奎特心脏中心由中国援建,年正式启用,专门用于心脏疾病的诊治(冠脉搭桥、瓣膜置换均可独立完成);MOI包括骨科和神经外科。这三个机构行政管理、手术室独立(MOI有5个常规手术间和1个急诊手术间),医院和骨科研究所还拥有单独的急救中心。

MOI的急救中心

我从事的是神经外科,工作在MOI。通过一个多月观察、参与和了解,我对坦桑尼亚神经外科的现状有了初步了解。到目前为止,坦桑尼亚其他地区还没有条件开设该专业,所以,坦桑尼亚的神经外科,其实就是指MOI的神经外科,它的发展水平代表了坦桑尼亚的神经外科水平。现就其发展现状总结如下,一方面是对我一月来援外工作的小结,另一方面也让国内更好地了解坦桑神经外科的发展状况,为未来援外工作提供帮助。

一、坦桑的神经外科起步晚。到目前为止,全坦桑仅医院(骨科研究所)医院(私立,也在达市)拥有神经外科专科医生,可以开展神经外科手术,其中医院有六名specialist(专科医生),正在参加培训的住院医生10余人,阿克汗专科医生1名(来自MOI)。在这里,医师注册制度采用英国模式,本科毕业后一般要经过5~7年的培训,考核合格才能成为专科医生。

神经外科由于专业的特殊性,如果离开CT和MRI,无法正常开展工作。医院于年引进第一台CT,年引进第一台MRI,随着相关医疗设备的增设,坦桑的神经外科逐步从骨科分离出来,年完全独立(单独交接班),因此,这里的神经外科医生手术操作仍有鲜明的骨科医生的特征,切口较大,各种咬骨钳使用娴熟,虽然多数specialist有国外学习的经历,但吸引器与双极电凝协同操作欠熟练,缺乏手术显微镜,显微操作基本功有待提高,个别医生配有眼睛式放大镜,具有显微操作的理念。总体来讲,坦桑尼亚的神经外科还处于经典神经外科阶段。

二、手术器械杂乱。由于经常有其他国家神经外科医生来这里进行手术,他们会把带来的器械留下。所以,在这里能看到不成套的手术器械,需要时必须临时挑选。并且他们手术过程中使用器械欠规范,显微器械当作普通器械使用,以致部分器械被损坏。开颅动力系统(电动)他们也有,但需要单独收费,且价格昂贵,专人保管,美元/次,所以很少使用。

MOI的新病房楼(中土公司承建)

三、坦桑尼亚神经外科病种及特点。坦桑尼亚实行医疗保险制度,类似于我国的医疗保障体系,参保人员每年需缴纳一定的医保金,普通公民每年缴纳五万坦桑先令,约合元人民币,医保范围内的诊疗免费,并且实行分级转诊。由于当地经济落后,医院医院条件差,所以,医院时已经到了较严重的程度。

通过查房、参与手术,我总结坦桑神经外科病人有如下特点:

(一)颅脑损伤高发。坦桑尼亚全国总人口五千万,其中达累斯萨勒姆人口六百万。因其基础设施较差,一般道路没有专用人行道,机动车尤其摩托车是主要交通工具,这里也没有酒驾和醉驾的严格限制,交通事故频发。骨科研究所有其专门的急救中心、专属急救车,基本上每天夜班医生都会进行急诊开颅手术。这里手术分级制度很明确,颅脑损伤的手术多由住院医生完成,专科医生一般不参与。

(二)颅脑占位性病变体积大,病人多,部分病变术前定性较困难。我从6月25医院工作,到8月4日共完成16例颅内占位性病变的切除。其中巨大垂体瘤4例,多位于鞍上,平均直径6cm,最大的直径达到10cm,均采取翼点入路;大脑镰旁脑膜瘤3例;脑胶质瘤4例;颅内多发占位性病变1例,术前诊断脑转移瘤,术后病理诊断为真菌性脑脓肿;血管母细胞瘤1例;肉芽肿性病变3例(术前诊断较困难)。分析颅内占位性病变体积大的原因是因为坦桑除达市外其他地区包括首都多多马均没有CT和MRI,并且当地经济条件差,诊疗不及时,发现病变晚。4例垂体瘤患者术前均已失明。全坦桑尼亚的颅脑肿瘤病人均转到这里,所以,病房里有许多等待手术的病人。由于颅脑手术病人术后需要入ICU治疗,MOI的ICU病房包括急诊ICU共20张病床,所以,病人的手术安排进度缓慢,一般病人需要等待1~2月。部分病变术前诊断较困难,与当地的卫生状况有关,这里传染病和流行病较多,导致一些病变影像学特征不典型。我在这里主要的工作是与6位专科医生协作,进行颅内肿瘤的手术治疗。到目前为止,我们相处得很融洽,合作非常愉快。

右侧颞、枕叶胶质瘤

巨大垂体瘤

(三)婴幼儿脑积水常见。婴幼儿脑积水在这里很多,周四是他们的查房日(专科医生平时不查房),神经外科分两组,总病床数约张(新建的病房楼7层与骨科共用),其中4个病房共60张病床专为脑积水患儿开设。进入病房,一个个大头患儿让人触目惊心,几个月大的婴儿头颅足有足球大。我在国内工作20多年,这种脑积水仅在教科书或网页上看到,我很想把这种场景拍下来,转给同事们看看,可是良知告诉我,要尊重这些可怜的小生命的尊严。专业医生都知道,目前这种脑积水还没有切实有效的治疗方法。同样,在这里他们也是采取脑室—腹腔分流和第三脑室造瘘术。但根据他们近年来的治疗评估报告,治疗效果不显著。看来根本的方法还是要寄托于传染性疾病的防控、孕期营养状况的改善和完善的孕检,减少该类疾病的发生。

(四)脑血管病变,包括脑动脉瘤、高血压性脑出血等属于急症,因人员不足,尚未开展。功能性神经外科领域,包括三叉神经痛微血管减压术,他们开始进行尝试。

(五)这里的神经外科是从骨科分离出来,所以到目前为止,他们仍然进行脊柱和脊髓病变的手术,且脊柱手术患者术后不需要住ICU,所以脊柱手术仍占有较大的比例(约占总手术量的1/4),且实力挺强,硬件设施也较完善。

坦桑在发展,坦桑的神经外科也在不断进步。作为援外队员,我必须与时俱进,不断提升自己。走进MOI,了解坦桑,履行的是救死扶伤的职责,完成的是国家赋予的神圣使命,我感到无比的骄傲和自豪。在这个信念的激励下,我会更加努力。

远离祖国,远离亲人,思乡之情难免。来到坦桑,我养成了拍日出的习惯,每天我会站在阳台把日出拍下来,因为那是家的方向……

达累斯萨勒姆的日出

大爱无疆,承载荣誉与责任

祝您平安健康!

相关阅读(点下方标题)

承载重托异国出征依依话别为爱远行

我,代表的是中国!——第25批中国援坦桑尼亚医疗队员、医院副主任医师鲍永峰援外随笔

图文丨鲍永峰

编辑丨刘静宇

审核丨赵晖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
http://www.sqbpc.com/cjzz/1089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医院地址: 健康热线: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