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解析三叉神经痛诊断与区别诊断六
2016-12-13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三叉神经痛诊断与区别诊断
酷似三叉神经痛疾病的诊断与区别诊断
(六)其他原因性头痛
颞动脉炎怎样诊断和区别诊断?
(1)年龄:多见于老年人。
(2)表现:搏动性后脑部疼痛,同时伴有一侧或两侧牙痛,耳部跳痛。当碰到太阳穴(颞部)皮肤时,即刻出现疼痛。
(3)注意事项:及时就医,否则可能连累眼睛,有引起视力丧失的危险。
头痛性癫痫怎样诊断和区别诊断?
多发生于少年儿童。
(1)表现:突发性难以忍受的头痛,如跳痛、刺痛、钻痛、火烧(灼)痛或胀痛。
(2)部位:多在前脑门儿(额部)、颞部、顶部,也可为整个头部(多为双侧)。
(3)时间:持续时间短者几分钟,多数在几个小时内,也有长达1~2天者。
(4)次数:轻者每月发作一次,重者每天发作几次间歇期“一切如常”。
(5)伴发症状:多数患者同时有恶心、呕吐、心慌流汗和流眼泪等所谓的自主神经失调症状。
(6)诊断:脑电图检查可帮助确定诊断。
紧张性头痛怎样诊断和区别诊断?
(1)定义:大多为青壮年患病。常常发生在高血压早期,患者血压波动在~毫米汞柱/85~90毫米汞柱。头痛多局限于脑门儿(额部)及后脑勺儿(枕部)。
(2)诱因:长期精神过度紧张或突然受到强烈精神刺激等而引起。在血压升高的同时常伴有头痛。
(3)治疗:患者服用降压药,待血压降至正常时,头痛就会明显减轻或消失。
丛集性头痛怎样诊断和区别诊断?
(1)定义:表现为一侧面部的发作性剧痛,主要位于眼眶部、耳上部(颞部),有时易误诊为三叉神经第1、第2支疼痛。其特征是反复、密集(丛集)发作。病因不明,近来有人认为它与潜在病毒感染、免疫异常有关。
(2)性别:多见于20—50岁男性。
(3)性质:钻痛或跳痛,且剧烈。有的疼痛患者与三叉神经痛较难区别。
(4)部位:由一侧眼眶部开始,且固定在眼眶。即使先从颞部或枕部开始者,也“水流千遭归大海”——最终都会集中到眶部。
(5)诱发:触及头部皮肤或附近动脉能诱发疼痛。酒精、硝酸甘油等血管扩张药和情绪激动等都可以引起疼痛发作。
(6)伴发症状:如流涕、流泪、鼻塞、畏光。还有面部潮红、眼睑水肿、眼结膜充血、局部多汗及脉搏缓慢等。
(7)发作次数:每天发病时间常固定不变,多在清晨或午睡起床之后发作。每日可以发作4次。平均在发作后2小时之内消退。在连续发作丛集期(1~3个月)内,每日发作。间歇期通常为2周到2年,春秋季较容易发病。
(8)治疗:麦角胺治疗有效。
什么叫偏头痛?
发病机制不十分清楚。反射学说认为偏头痛是由于某种因素激活了脑血管周围三叉神经末梢,而释放了某些神经有机化合物(肽),使脑膜血管过度舒张,血浆蛋白渗出,肥大细胞脱颗粒,而引起的炎症(无菌性炎症)。这种伤害性刺激,沿着三叉神经传入纤维到三叉神经核尾部。①“信号”(冲动)达到延髓化学感受器,则引起恶心、呕吐。②“信号”传到下丘脑,则出现畏光。③“信号”传到大脑皮质,则产生疼痛。神经血管活性肽起着重要作用。迄今为止,外周血液中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是已知最强大的血管舒张肽,而它在三叉神经节内含量非常丰富。偏头痛发作时,给予舒马普坦治疗,发观舒马普坦能降低偏头痛发作时血浆中降钙素基因相关肽水平而缓解头痛。其机制可能是舒马普坦抑制了三叉神经末梢释放的降钙素基因相关肽。由此可见,降钙素基因相关肽在偏头痛发作时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偏头疼怎么诊断和区别诊断?
(1)发病率:女性为3.3%~32.6%,男性为0.7%~16.1%。
(2)年龄:首次发病多在直春期,青春期前儿童发病率只占4%。
(3)性别:青春期女性较多见。
(4)病因:与遗传、内分泌、变态反应和精神因素有关。
(5)性质:刺痛、胀痛、搏动性剧烈头痛,反复发作。
(6)部位:多以一侧额部为主,但是可以波及对侧。
(7)次数:每天到数月发作一次。
(8)伴发症状:发作前有明显的迹象(先兆),如视物模糊、闪光、黑点等,其可持续几分钟到半小时。头痛高峰时常伴有恶心、呕吐、流泪、面色苍白。自觉颞浅动脉跳得厉害,用手压迫则疼痛缓解。头痛发作之后常感到疲乏无力、想睡觉。
(9)诱发:疲劳、月经期、情绪激动等都可以诱发疼痛。
(10)治疗:在预感发作(先兆)时麦角胺能缓解症状。
针对以上问题有任何不清楚的地方,您可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与三叉神经痛专家进行沟通或直接拨打--进行咨询。医院专注于三叉神经痛的研究和治疗20余年,是全国三叉神经痛的研究中心,是患者公认的三叉神医院。位于北京市东城区天坛东路66号。医院实行天无假日服务,针对外地预约患者,实行24小时不收费专车接送服务。
医疗白癜风专科白癜风医院北京哪里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