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突锻炼预防注意事项介绍
2017-9-15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腰椎间盘突出锻炼方法锻炼方法:
康复锻炼对腰间盘突出患者非常重要,而且是必不可少,腰椎间盘突出的根本原因就是长期的不合理姿势,所以矫正姿势是核心和根本。康复锻炼是最基本的保守治疗方法,通过矫正姿势减小腰椎曲度,使腰部保持直立挺拔,可以减轻突出物对神经和脊髓的压迫,使症状减轻或消失,如果症状消失,就达到了临床治愈的标准,但仍要继续坚持康复锻炼,巩固和强化正确的姿势,避免复发。即便是手术后也要通过康复锻炼来巩固效果,避免腰椎不稳而复发。正确姿势是要让腰部和脊柱保持挺拔,减小腰椎前凸,倒走锻炼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倒走时人体重心向后移动,有利于脊柱尤其是腰椎的挺拔,因为脊柱就是在人体的背后侧,所以重心后移是矫正姿势的有效方法。站立的时候也一样,双脚前脚掌踩一本厚书,只要让脚跟低于脚掌,重心后移,就可以减小腰椎曲度矫正姿势。只是运用了外部的强制性力量,该方法在舞蹈形体训练教学中,针对初学者较为常用。有条件的,可以使用负跟鞋,鞋底是前高后低的,随时强制重心后移,减小腰椎曲度,在日常生活中使用可以替代倒走,更安全更容易坚持。
康复锻炼也须注意不要过量运动,稍微感到疲劳就需要休息,保持低强度的温和锻炼。只要人体重心向后移动,就可以矫正姿势有利于脊柱的挺拔减小腰椎曲度,也许当时感觉不到,但只要坚持下去就能慢慢减缓症状,有益无害,矫正一点是一点,症状减轻后,仍然要坚持一段时间作为巩固,巩固期内可能没有什么感觉,但巩固期是必须的,防止复发是患者特别需要注意的。同时一点要注意温和锻炼的康复锻炼原则,切忌急躁和急于求成,不要追求立竿见影的主观感受效果,防止过量运动超过自身耐受,会适得其反。在众多的体育运动项目中,游泳运动较为适合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但应注意运用正确的游泳姿势及游泳池水温不宜过低,并在游泳前要进行充分的准备活动,游泳的时间不宜过长,运动中有一定的时间间歇,以避免腰部过度疲劳。
1、站立扭髋两脚分开与肩同宽,双手叉腰,两侧髋关节向左右两侧扭动,同时肩部也随着向后微微倾斜,左右共做次。
2、平卧在床上,双膝弯曲把脚放在床上,而后用力将臀部抬起,离开床面约10公分,这时你会感到腰背肌在用力。坚持约3-5秒钟放下,如此反复10下。依此方法每天做3次。
3、腹肌的锻炼:即做仰卧起坐,同样是每次做10次,每天3次。
4、交叉扭腰:两脚分开与肩同宽,脚尖向内,两臂伸直,一手在体侧,一手举过头,如果左手在上,先向右侧后方摆,然后右手在上,向左侧后方摆。腰部也随之扭动,左右各做次。
5、前弯后伸两侧分开与肩同宽,脚尖向内,漫慢向前弯腰,使手逐渐接触地面,然后再向后伸腰,向后伸到最大限度,反复做10次[5]。
腰椎间盘突出注意事项:
椎间盘突出患者不要穿任何带跟的鞋,高跟鞋有害是常识,而中跟鞋和坡跟鞋的作用也一样,都是让重心前移,容易导致脊柱弯曲加大,与高跟鞋相比只是程度的问题,而且学术界早就指出,中跟鞋有益健康是伪科学。这个不利因素很容易被忽视,对于椎间盘突出患者,是雪上加霜,需要康复锻炼的患者更要注意。
同时应注意康复锻炼和通常意义的锻炼是不同的,通常的锻炼属于活动身体、游戏和竞技,没有什么禁忌,但患者就不同了。患有腰椎间盘突出症首先要注意改变生活方式,不适宜穿带跟的鞋,有条件的可以选择负跟鞋。日常生活中应多睡硬板床,睡硬板床可以减少椎间盘承受的压力。千万不要忘记自己的身体情况,留有余地切忌挑战自己的极限,不要做高强度的剧烈运动和过度运动,避免一时兴起而忘乎所以,尤其是有身体与他人接触的竞技项目尽量不要参与。
腰椎间盘突出疾病护理
护理要点
1.急性期应睡硬板床,绝对卧床3周。
2.避免咳嗽、打喷嚏,防止便秘。
3.症状明显好转后,可逐步进行背肌锻炼,并在腰围保护下,下地做轻微活动。
术后最初24小时应保持平卧位,腰部垫小枕,可以压迫刀口减少出血。注意观察患者的一般情况,呼吸、血压、脉搏等。
注意保持引流管通畅,不要使引流管受重压或折弯,维持其负压和无菌状态。同时注意观察伤口渗血、渗液情况,观察引流液的颜色、成份和总的引流量等。术后24小时内应反复检查病人会阴部及双下肢感觉运动变化情况,如果神经受压不见好转反而进行性加重,同时引流管不够通畅引流量很少,说明椎管内出血量较多,局部形成血肿,导致神经受压。应立即手术探查,避免神经受压过久出现不可逆性瘫痪。
腰椎间盘突出注意事项
1、卧床休息:是术后治疗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术后一段时间内要卧床休息,手术后的病人常规卧床两、三天。一般是内固定手术后的患者下床早,由于有了内固定的保护;单纯髓核摘除下床晚,因为纤维环的疤痕形成需要较长时间。医院、每一位主刀医生的习惯而定,短则三五天,长则几个月。床铺最好是特硬席梦思或硬板床,上面铺厚垫。卧床期间,翻身应该由别人协助,肩膀和臀部要同时翻过去,腰部不能扭转,以免影响腰部肌肉韧带等得愈合。使用尿壶和一次性的尿布,在床上解大小便,尽量不要抬高臀部。卧床休息阶段结束后,可开始逐渐下地在室内活动,但一开始仍需佩戴腰围大约六周对腰部进行保护。
2、锻炼:从手术后拔除引流管开始,患者就应该逐步加强腰背肌肉锻炼,恢复日常活动后更应坚持不懈。可以朝天躺着,用双侧足跟和肩背部作为支点,收缩腰背部的肌肉将臀部抬离床面,屏住几秒钟后再缓
锻炼姿势图例
慢放下,反复练习。也可以趴在床上,利用腹部作为支点,双腿伸直,双手抱在脑后,主动收缩腰骶部肌肉,努力将头部和腿部同时抬离床面,屏住几秒钟再缓慢放下。或者侧卧在床,伸直下肢,用力将其朝上抬高,屏住一会儿后再放下,反复多次,可以加强肌肉力量,有利于早日康复。
3、日常生活:戒烟非常重要,尤其对做腰椎融合手术的病人。可以饮少量红酒。室内活动没有问题后可以转向室外活动,到小区和附近的街道走走。手术以后2-3个月左右,可以恢复坐办公室等非体力劳动。术后3-4个月左右,可以酌情恢复部分体力劳动,但始终要避免弯腰搬运重物,肩挑手提重物等活动。日常生活中要避免弯腰弓背等不良姿势,避免剧烈的体育运动。对于年轻尚未生育的妇女,应在术后完全恢复一段时间比如术后一年再考虑怀孕生育,否则易导致术前症状的复发甚至加重。
腰椎间盘突出疾病预后
一般来说,经过严格筛选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经过手术治疗以后,绝大多数效果都很满意,疼痛立即解除,感觉很快好转,肌力逐渐恢复。但少数患者仍会残留部分症状体征。
一方面,手术当中对神经根的刺激可以引起神经根水肿,使得解除压迫的效果短期内不能体现,所以术后一般短期应用激素和脱水剂以减少水肿。另一方面,如果突出的髓核块及其周围增生的组织没有去除干净,或者合并神经根管狭窄而仅摘除了髓核,有时术后仍有一定程度的坐骨神经痛。另外有部分患者同时存在脊柱不稳定因素,如果单纯摘除髓核而不作植骨融合,术后可能坐骨神经痛消失但腰痛持续存在,甚至再次出现腿痛。
还有部分患者神经受压时间很长,或者压迫严重,耽搁了手术时机,神经已发生不可逆变性,这类患者术后容易出现神经功能恢复不全,肌肉力量无法恢复正常,麻木区也可能长期存在,疼痛麻木甚至加重。
一些老年腰突症患者夹杂多种复杂的腰部病变,如腰椎间盘退变、腰椎小关节炎症、骨质疏松等,单纯摘除髓核并不能完全解决患者这些症状。术后还要依靠药物和物理疗法来治疗残余症状。
此外,有些患者同时存在软组织劳损如腰肌劳损、腰背肌筋膜炎症等引起的症状体征,坐骨神经痛解决以后,患者的注意力转移到劳损引起的疼痛上,可以通过药物和局部封闭治疗软组织疼痛。患者还要注意的就是,有些其他的疾患如脊柱肿瘤、髋关节疾病的症状很象腰椎间盘突出症,碰巧你的影像学的检查也有椎间盘的突出,造成误诊和错误的治疗,这种情况虽然很少发生,但也常有所闻。如果椎间盘手术后症状不消失,医院去看,不能听之任之。
腰椎间盘突出疾病预防
预防此病发生是很重要的,要求平时注重腰部锻炼,起居要避风、寒、湿,劳逸结合,饮食结构要合理。
预防工作应从学校、家庭、工作和职业前训练开始,要了解正确的劳动姿势,注意劳动保护,避免加速腰椎间盘退变和在腰椎间盘退变基础上的损伤。
1.坚持健康检查:青少年或工作人员应定期进行健康检查,应注意检查有无脊柱先天性或特发性畸形。对于从事剧烈腰部运动工作者,如运动员和杂技演员,应该加强腰背部保护,防止反复损伤。
2.改正不良的劳动姿势。
3.加强肌肉锻炼:强有力的背部肌肉,可防止腰背部软组织损伤,腹肌和肋间肌锻炼,可增加腹内压和胸内压,此有助于减轻腰椎负荷。如可以经常进行游泳等体育锻炼等。
4.避免体重过重。
5.注意保暖。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