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壳痛别只吃止痛药了之

2019-1-14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随着近日气温骤降,天气突然转凉。最近来门诊就诊的患者当中,后头部及枕部疼痛的患者增加了不少,且以中老年人居多,大多表现为一侧或两侧后枕部或兼含项部的针刺样、刀割样或烧灼样疼痛,痛时患者不敢转头,头颈部有时处于伸直状态,疼痛剧烈,严重者还影响正常的生活及睡眠。

这类疼痛应考虑为枕神经痛。枕大神经痛是指枕大神经分布范围内(后枕部)阵发性或持续性疼痛,也可在持续痛基础上阵发性加剧。一般患者经口服消炎镇痛类药物、理疗、局部封闭等保守治疗后可缓解。保守治疗无效的枕大神经痛称为顽固性枕神经痛。常因风寒、感冒而引起,也可因局部受到损伤、瘢痕、粘连及肿大淋巴结压迫、颈部外伤、增生性颈椎病等颈椎病变所致病因引起。临床表现为,一侧或两侧后枕部或兼含项部的针刺样、刀割样或烧灼样疼痛,痛时病人不敢转头,头颈部有时处于伸直状态。查体可见大神经出口处有压痛、枕大神经分布区即耳顶线以下至发际处痛觉过敏或减退。

后枕部和颈部的感觉是由第1、2、3对颈神经支配,第2颈神经后支构成枕大神经,自乳突和第1颈椎后面中点连线的正中处由深组织浅出,分布于后枕部相当于两侧外耳道经头颈连线以后的部分。第3颈神经前支构成枕小神经、耳大神经。枕小神经主要分布于耳廓上部和枕外侧的皮肤,耳大神经主要分布于耳廓下部前、后面、腮腺表面及下颌角。当三条神经受累时,可引起后枕部和颈部疼痛,并常以神经痛形式出现。

(1)颈椎疾病:是较常见的原因,可能与增生的骨质压迫上颈段神经有关,上颈椎结核、类风湿脊椎炎或转移癌偶尔也可引起。(2)椎管疾病:上颈段脊髓肿瘤、粘连性蛛网膜炎、脊髓空洞症等可引起颈枕部疼痛。(3)寰枕部畸形:颅底陷入症、寰枕关节融合、上颈椎椎体分隔不全、枕大孔狭窄等,主要是对上颈段脊神经等压迫牵扯所致。(4)颅后窝病变:如颅后窝肿瘤、颅后窝蛛网膜炎等亦可引起枕部及颈部疼痛。(5)损伤:枕下关节韧带损伤、寰椎前后弓骨折、寰枢椎半脱位、颈椎及颈部软组织损伤等。(6)全身性疾病:糖尿病、风湿病、疟疾、尿毒症、动脉硬化、有机磷中毒、长期饮酒等可引起枕神经退行病变。枕神经痛的诊断要点如下:1.患者具有上述的疼痛特征。2.神经支配区痛觉减退。3.检查时,在所累及神经和同侧第2、3颈椎横突处有压痛及放射痛。4.头颈部动作可为诱因。5.枕神经阻滞后疼痛消失。药物治疗1.镇痛药物如卡马西平、布洛芬、苯妥英钠等。卡马西平主要是由于阻滞突触传递而起作用,用量为mg/次,每日3次,宜从小量开始。苯妥英钠0.1g/次,每日3次,此药在未应用卡马西平之前,曾被认为是枕神经痛的首选药,其药理作用与卡马西平相似。2.神经营养剂大量B族维生素,特别是维生素B12具有镇痛作用,可促进神经的修复,可应用维生素B1mg+维生素B~0μ/g肌内注射,每日1次。3.肾上腺皮质激素有减轻神经水肿及止痛的作用。地塞米松1.5mg/d,泼尼松15~30mg/d,可应用5~7天。局部理疗急性期可采用间动电流、超短波、紫外线或普鲁卡因离子透人;慢性期宜采用超短波、短波透热或碘离子透入等。针刺治疗常用穴位有风池、翳明、后溪、合谷、外关、太冲、昆仑等神经阻滞治疗一般治疗无效者,可行局部神经阻滞疗法。1.枕大、枕小神经阻滞枕大神经阻滞穿刺点在患侧乳突与第2颈椎脊突之间连线中点赴或枕骨后隆起的外下方2.5cm处,该处常有压痛。穿刺针针尖避开枕动脉,在穿刺点刺入皮下,然后使穿刺针针尖向上大约角缓慢推进,患者出现放射痛时,可注入1%利多卡因2~3ml。待麻木后亦注入神经破坏药1~2ml。枕小神经阻滞的穿刺点在枕大神经阻滞穿刺点外2.5cm处。对于有炎症因素的可在局麻药中加入糖皮质激素,也可加入维生素B族。对于反复阻滞无效者,可考虑应用神经破坏药,如无水乙醇或10%~15%苯酚甘油阻滞。2.C2~C4椎间孔阻滞术可逆性阻滞,用药同上,每个部位不超过4ml,多部位阻滞时药量酌减,避免双侧同时阻滞。治疗最好在影像学设备的引导下进行,更加准确和安全。(六)手术治疗对于个别疼痛严重患者,阻滞治疗的效果不持久者,亦可考虑行枕大或枕小神经等周围神经干筋膜下切除术。

赞赏

长按







































皮肤白癜风的治疗方法
白癜风咋治

转载请注明:
http://www.sqbpc.com/cjzz/861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医院地址: 健康热线: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