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血疗法治百病三叉神经痛二

2021-10-22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三叉神经痛,属中医学“面痛”“偏头痛”范围。是三叉神经分支范围内反复出现阵发性、短暂、闪光样、刀割样、火灼样疼痛,无感觉缺失等神经功能障碍,检查无异常的一.种病症。

[病因]:中医学认为:多因风寒或风热阻络,或肝火上逆,或气虚瘀阻所致。

[症状]:三叉神经痛,疼痛可因触及面部某一点而诱发(该处称为扳机点)。通常多发于三叉神经的第2支与第3支,单发于第1支者较少见。疼痛多于上下唇、鼻翼、眼眶等处开始向外放散。根据临床表现不同,中医学一般分为以下几型:

①,风寒阻络:症见疼痛呈阵发性抽掣样痛,痛势剧烈,遇冷加重,得热则舒,舌淡苔白,脉弦紧。

②,风热阻络:症见疼痛阵作,为烧灼样或刀割样剧痛,痛时面色潮红,目赤,出汗,遇热更剧,得寒则舒,舌红苔黄,脉滑数。

③,肝火上逆:症见疼痛乍作乍止,呈烧灼样、刀割样剧痛,面红目赤,心烦易怒,胸胁胀闷,口干而苦,舌红苔黄,脉弦滑数。

④,气虚血瘀:症见疼痛反复发作,多年不愈,发时抽掣作痛,面色晦滞,甚则面部皮肤甲错,毛发脱落,畏风自汗,少气懒言,舌淡苔白,或有瘀斑,脉细弱。

[疗法]

配穴方五根据三叉神经分支区域取穴,并找触发点。第1支取阳白;第2支取四白、太阳;第3支取颊车、承浆、下关或上关,以上3支取穴时均加最痛点。

方法:用刺血加拔罐法。选准穴位,消毒后,用三棱针快速刺过皮肤达肌肉深层,出针后立即拔罐,用30毫升针管抽气,使罐内产生负压,出血量约1毫升,隔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

主治:三叉神经痛。

配穴方六主穴:太阳、下关、翳风、尺泽、足三里。配穴:阳白、四白、巨醪、颊车、地仓、完骨、大椎、阳陵泉。

方法:用刺血加拔罐法。每次取4~5穴,面部以患侧取穴,四肢穴位仍取双侧。选准穴位消毒后,以三棱针点刺放血,出针后加拔火罐5~10分钟,出血适量,痛剧时出血量可多些,年老体弱者,要针刺治疗,出血量应少些。如刺血后疼痛消退,可在15日后再治疗1次以巩固疗效,而疼痛未缓解者,可3~7日再治疗1次,中间可配以毫针治疗。

主治:三叉神经痛。

配穴方七委中、曲泽、三阴交、太冲、肝俞。

方法:用点刺放血法。穴位常规消毒后,委中、曲泽2穴刺络放血,放出血液5~10滴;三阴交、太冲2穴点刺出血,挤出血液3~5滴;肝俞点刺出血,挤出血液2~3滴。每周1~2次。

主治:三叉神经痛。

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版权归原创作者,仅供临床思路参考,非中医专业人员请勿试药或操作。

小郎中学医记(看小说学中医)第一章

刺络放血,“放”走多种疾病!

欲不可早,欲不可纵!西方"性教育”的诱惑

脖子才是身体最致命的部位??

刺血疗法治百病:偏头痛(一)

刺血疗法治百病:偏头痛(二)

刺血疗法治百病:坐骨神经痛(二)

一个坚持分享中医临床医案的

转载请注明:
http://www.sqbpc.com/cjzz/934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医院地址: 健康热线: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