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学习middot
2021-10-27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推拿配合牵引治疗
颈源性头痛技术
医院汪芳俊
前言
疾病简要概述
颈源性头痛是指由颈枕部或/及肩部组织的器质性或功能性病损所致的以同侧头痛为主的综合征。
技术简要概述
本疗法应用仰卧位拔伸整复手法结合机械牵引治疗颈源性头痛,以“不通则痛”的理论为基础,重在调节经络的气血运行,并结合颈椎结构特点和生物力学作用原理,纠正上段颈椎的小关节紊乱,减轻软组织痉挛,减少对神经根的刺激,从而达到缓解头痛的目的,该法具有起效快,复发率低,价格低廉,安全副作用少的优点。
操作人员资质要求
具备一定专科知识
诊断标准
根据Sjaastad在年对颈源性头痛的诊断标准:
1.颈部活动和(或)头部维持于非常规体位时,头痛症状加重;
2.在头痛侧的上颈段或枕部压迫时,头痛症状加重;
3.颈部活动受限;
4.一侧的颈、肩或上肢呈非根性疼痛,或偶有上臂的根性痛症状。若患者的症状符合1和2,即可确诊,而仅有3或4则不足以确诊。头痛同时出现3和4,则可明确诊断。若1、2、3、4同时出现,则诊断明确无疑。4.一侧的颈、肩或上肢呈非根性疼痛,或偶有上臂的根性痛症状。若患者的症状符合1和2,即可确诊,而仅有3或4则不足以确诊。头痛同时出现3和4,则可明确诊断。若1、2、3、4同时出现,则诊断明确无疑。
5.枕后痛点局麻阻滞症状明显减轻者。
适应证
18-50岁,性别不限,符合以上诊断的早中期神经根型、椎动脉型、交感型颈椎病伴有头痛症状的患者。
禁忌证
1.禁忌证:局部皮肤破损或局部皮肤疾患的患者和骨折、颈椎肿瘤、脊髓肿瘤、颈椎结核、严重骨质疏松、颅内病变等患者。
2.慎用证:偏头痛、原发性枕大神经痛、贫血、中风、脑外伤、脑血管意外、高血压、冠心病、颅内占位性病变、眼科疾病及全身性疾病引起的头痛。
技术操作方法
一、器械
坐式颈椎牵引仪。
二、操作步骤
(1)坐位颌吊带牵引,颈椎前屈15度,重量6-8kg,每次牵引20分钟;
(2)患者坐位或俯卧位,颈项、肩及上背部常规操作,在C2颈椎横突、风池穴做重点按揉5-10min;
(3)患者取仰卧位,用拇指点揉太阳穴、百会穴,手法由轻转重,持续3-5min。然后从印堂穴揉推向太阳穴,经率谷穴揉推向风池穴,经风池穴揉推向风府穴、天柱穴,再推向肩井穴,沿此线路揉推5-8遍。继用大鱼际揉按两侧颞部3min,拿揉颈夹脊3min,反复5次;
(4)以食、无名指3指指腹着力,由下而上沿直线平推,双手协同,交替进行,透热为度;后以中指指腹着力,沿项韧带及其两旁自下而上弹拨,两手交替进行,重复3-5次;
(5)术者立其头端,双手重叠自第3-5颈椎下方将颈部微微托起并向后拔伸,持续时间少于1min,重复3-5次;
(6)在上述的拔伸状态下左右旋转颈部至45度左右,对颈椎进行整复。
关键技术环节
按揉风池穴方向应向内、向上有酸胀感为宜。拔伸颈椎时力量要持续至少1分钟,向两侧旋转颈椎时动作应缓慢柔和,以放松颈部肌肉,有时会出现关节弹响声。
治疗时间及疗程
操作总用时15-20min,
隔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
注意事项(特别是安全性保障措施)
按揉风池穴方向应向内、向上有酸胀感为宜。拔伸颈椎时力量要持续至少1分钟,向两侧旋转颈椎时动作应缓慢柔和。
可能的意外情况及处理方案
牵引后可能出现下颌关节不适,可在颌下垫一小毛巾,并减轻牵引力度。
不良反应/事件
暂无头痛加重、骨折、脱位等明显不良反应出现。
操作视频
视频素材由技术持有人自行设计制作,知识产权归技术持有人所有。
END
来源:浙江省中医药发展研究中心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