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穴小海穴治疗头痛耳鸣颊肿

2021-12-28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导读:按摩小海穴的作用与好处缓解治疗头痛、项强、耳鸣、颊肿、肘臂痛、瘰疬、癫痫等,小海穴位的位置具体在哪里呢,怎么找?本文图解小海穴位位置图和具体按摩手法。

位于人体的肘内侧,当尺骨鹰嘴与肱骨内上髁之间凹陷处,屈肘取穴。一说在“天井外旁五分”(《针灸集成》)。屈肘举臂,在肘横纹平齐之尺骨鹰嘴与肱骨内上髁之间,用手弹拨该部位,有麻感可直达小指。尺神经沟中,为尺侧腕屈肌的起始部;有尺侧上、下副动脉和副静脉以及尺返动、静脉;布有前臂内侧皮神经,尺神经本干。

经穴名。出《灵枢。本输》。属手太阳小肠经。合(土)穴。(1)“小海穴”。“小”,与大相对,为孝为阴也。“海”,穴内气血场覆盖的范围广阔如海也。该穴名意指小肠经气血在此汇合,气血场范围巨大。本穴物质为支正穴传来的天部之气,至本穴后为聚集之状,聚集的天部之气以云气的方式而存在,覆盖的范围巨大如海,亦含有一定水湿,故名。(2)小肠经合穴。本穴为小肠经气血的汇合之处,故为小肠经合穴。(3)本穴属土。属土,指本穴气血物质运行变化表现出的五行属性。本穴为小肠经经气的汇合之处,气血物质的运行缓慢,有土的不动之义,故其属土。小肠经气血在此汇合。气血物质为天部之气,性温热。缓慢地蒸散并循小肠经上行。生发小肠之气。

头痛、项强、耳鸣、颊肿、肘臂痛、瘰疬、癫痫等。小海穴,清热止痛、安神定志、清热祛风。小海穴配足通谷穴、太冲穴治癫痫;小海穴配太阳穴、眉冲穴治头痛;小海穴配手三里穴治肘臂疼痛。现代常用于治头痛、项强、耳鸣、颊肿、肘臂痛、瘰疬、癫痫等。(1)如果小肠吸收营养不良,具有造血功能障碍以及贫血等疾病,可以通过按摩此处穴位得到缓解;(2)长期按压小海穴,对于肘臂痛、肩、肱、肘、臂等部位的肌肉痉挛,以及尺神经痛、头痛、眼睑充血,听觉麻痹,寒热齿龈肿、下腹痛、四肢无力等病症,都具有良好的调理和保健功能;(3)中医临床中,多用于治疗麻痹、齿龈炎、癫痫、精神分裂症、舞蹈病等疾病;(4)小海穴配手三里穴,能够活血舒筋,可以治疗肘臂疼痛;配合谷穴、颊车穴,有清热消炎的作用。《医宗金鉴》:"主治咽喉,牙龈肿痛等症。"《甲乙经》:“风眩头痛,小海主之…”

寒则先泻后补或灸之,热则泻之。

用大拇指指尖掐按小海穴~次,每天坚持,能够治疗前臂疼痛、麻木。用艾条温和灸5~20分钟,每日一次,可改善颊肿、高尔夫球肘、疥疮等疾病。用角刮法从上向下刮拭小海穴3~5分钟,隔天一次,可治耳鸣、耳聋、癫狂等。直刺0.3~0.5寸。

目前00+人已

转载请注明:
http://www.sqbpc.com/cjzz/965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医院地址: 健康热线: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