顽固性头痛之middot枕小神经卡压
2020-11-28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白癜风的发病原因 http://pf.39.net/bdfyy/bdfjc/181126/6670968.html
一、相关解剖
枕小神经为颈丛分支,发自颈2,有时有颈3纤维,上行经寰椎横突之前,在胸锁乳突肌后缘向后上方行走,至头下部穿出深筋膜继续上行,分布于枕部及耳廓背面上部的皮肤。
二、病因病理
枕小神经周围的鞘较薄,鞘内脂肪丰富,长期伏案或低头工作,颈肌痉挛,深筋膜肥厚,炎症渗出、粘连,或外伤均可对枕小神经周围的鞘管造成挤压而引起枕小神经的卡压综合征。同时,枕小神经周围的鞘管本身的病变亦可造成枕小神经的卡压。
枕小神经的卡压综合征属中医“颈部痹证”的范畴,颈项部的急慢性损伤,局部气血瘀滞不畅,或感受风寒湿邪,痹阻经络,均可引起本病。
三、临床症状
本病多见于成年人,以“枕小神经痛”为主要症状,疼痛为阵发性,疼痛为针刺样、刀割样,甚至可放射到额部及眼眶,头部活动、咳嗽用力均可诱发疼痛。间歇期为钝痛,颈肌痉挛,头呈僵直位。
四、体征及检查
检查头颈呈强迫性头位,项上线处压痛,枕小神经压痛点(翳明穴)即乳突后缘处压痛,各压痛点可向枕颈放射。枕小神经支配区域即枕部及耳廓背面上部可有感觉过敏或感觉减退,辅助检查无异常,继发于其他疾病者可见相应的检查异常。
五、诊断鉴别
根据压痛点位置及感觉障碍区域分布的情况可与枕大神经卡压综合征与耳大神经卡压综合征鉴别,同时本病须与偏头痛相鉴别。
偏头痛偏头痛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神经血管性疾患,多起病于儿童和青春期,中青年期达发病高峰,女性多见,人群中患病率为5%~10%,常有遗传背景是临床最常见的原发性头痛类型,临床以发作性中重度、搏动样头痛为主要表现,头痛多为偏侧,可伴有恶心、呕吐,光、声刺激或日常活动均可加重头痛,安静环境、休息可缓解头痛。女性往往与月经周期有关。
六、铍针治疗
枕小神经卡压综合征一般经综合保守治疗多可治愈。
定位:枕小神经压痛点的位置与经外奇穴翳明穴的定位位置相似,位于耳垂后方,当乳突与下颌角之间的凹陷处(翳风穴)后1寸。
操作:患者取坐位,头伏于桌面或椅背上,做好皮肤标记后常规消毒,垂直颅骨方向进针,针韧与枕小神经走行方向平行。直刺进针深度以穿过深筋膜为度,行多点式松解3-5针。患者常有局部酸胀感向头侧部放散。将针提至皮下按压局部,如果疼痛减轻或消失,即可出针,并用无菌敷料按压进针点2-3分钟结束治疗,保持局部清洁干燥24小时。
七、注意事项
1、局部保暖,避免感受风寒湿邪,以免加重症状。
2、合理加强颈项部功能锻炼,运动幅度不宜过大。
3、平时注意工作姿势调整。
焦加立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