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牙疼还恼人的三叉神经痛,用这招自己在家
2021-3-9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北京治疗白癜风哪儿最好 https://m-mip.39.net/baidianfeng/mipso_4272326.html悦读中医每天11:30推送最新鲜的
中医药权威精品知识
喜欢,就为我标星
小编导读
俗话说“牙疼不是病,疼起来真要命”,可牙疼至少还有固定位置,和疼痛范围更广、还会放射走窜的三叉神经痛比起来,就是小巫见大巫了。而且,三叉神经痛的病因病机尚未明确,一旦得上,保不齐什么时候就因为劳累、吹风甚至刷牙而再次诱发。对付这种疑难杂症,中医已有办法。今天,小编就和大家分享一下,如何用简便易学的刮痧疗法治疗三叉神经痛。
面痛是指面部一定部位突然出现阵发性、短暂性、剧烈性疼痛。常因触及面部的某一点诱发疼痛发作,疼痛多发生于面部一侧的额部、上颌部和下颌部,以上、下颌部出现疼痛居多。疼痛可放射性、烧灼样、抽掣样、刀割样、针刺样等,持续数秒钟或数分钟后缓解,但可反复发作。西医学的三叉神经痛有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均可归属本病范畴进行辨证施治。病因病机
面痛的发病多由风寒邪气客于面部经络,使经脉拘急收引;或由肝气郁结,郁而化火,夹胃热循经上扰;或由外伤所致,或病变日久不愈,或由情志因素诱发,气机不畅,瘀血停滞经脉;或由素体阴虚,房劳伤肾,阴虚火旺,虚火上炎,烧灼筋脉等原因所致。面痛的总病机为面部经络气血阻滞,不通则痛。辨证分型
面痛应着重辨明虚实。一般痛势急迫,病史较短多实。若局部肌肉抽搐、流泪、流涕、流涎,苔薄白,脉弦紧,为外感风寒;若局部灼痛,烦躁易怒,口渴,便秘,苔黄而干,脉弦数,为肝胃热盛;若痛点固定不移,舌暗有瘀斑,脉细涩,为气血瘀滞。一般痛势缓和,病史较久多虚。若腰酸神倦,遇劳发作或加剧,形质消瘦,舌红少苔脉细数,为阴虚火旺。刮痧治疗
01实证
治法:疏散风寒,清泻肝胃,通经止痛。取督脉、足太阳、足少阳、足阳明经为主,以泻刮为主。
处方与操作:泻刮督脉百会穴经上星穴至印堂穴的循行线、患侧太阳穴经角孙穴至风池穴的连线,不必出痧;角揉风池;平刮患侧从额部正中线向外经阳白穴至悬颅穴的连线、从攒竹穴经鱼腰穴至瞳子髎穴的连线、从鼻翼旁迎香穴由内向外经颧髎穴至下关穴的连线,均不必出痧;泻刮足太阳膀胱经第1侧线大杼穴至膈前穴的循行线,要求出痧;角揉合谷穴。
外感风寒者,加角揉大椎、风门、外关等穴;肝胃热盛者,加角揉解溪、内庭、太冲、行间等穴;气血瘀滞者,加角揉膈俞、血海穴。
方义:泻刮督脉百会经上星至印堂段、太阳经角孙至风池段、角揉风池,可疏散风寒,通经止痛;平刮患侧从额部正中线向外经阳白至悬颅段、从攒竹经鱼腰至瞳子髎段、从鼻翼旁迎香由内向外经颧髎至下关段,可疏通面部经气,调和气血,通经止痛;泻刮膀胱经第1侧线大杼至膈俞段,可祛风通络,调理脏腑气血;角揉合谷,可调经止痛。配大椎、风门、外关疏散风寒;配解溪、内庭、太冲、行间清泻肝胃;配膈俞、血海活血化瘀。
02虚证
治法:滋阴泻火,通经止痛。取督脉、足太阳、足少阳、足阳明经为主,以补刮为主。
处方与操作:补刮督脉从百会穴经上星穴至印堂穴的循行线,不必出痧;平刮患侧从额部正中线向外经阳白穴至悬颅穴的连线、从攒竹穴经鱼腰穴至瞳子髎穴的连线、从鼻翼旁迎香穴由内向外经颧髎穴至下关穴连的连线,均不必出痧;角揉风池;补刮膀胱经第1侧线大杼穴至肾俞穴的循行线,不必强求出痧;角揉合谷、三阴交;补刮足少阴肾经阴谷穴至太溪穴的循行线,皮肤微红为度;角揉太溪。
遇劳发作或加剧者,加角揉气海、足三里穴。
方义:补刮督脉百会经上星至印堂段,角揉风池,可通经止痛;平刮患侧从额部正中线向外经阳白至悬颅段、从攒竹经鱼腰至瞳子髎段、从鼻翼旁迎香由内向外经颧髎至下关段,可疏通面部经气,调和气血,通经止痛;补刮膀胱经第1侧线大杼至肾俞段,可调理脏腑气血;角揉合谷,可调经止痛;角揉三阴交、补刮肾经阴谷至太溪段、角揉太溪,可滋阴泻调和气血。配气海、足三里,可补益正气。
注意事项1.刮痧对面痛有较好的即时止痛效应,尤其对原发性面痛疗效更为突出。严重疼痛频发者,应配合药物或釆用综合方法治疗。
2.患者应调畅情志,忌食辛辣刺激食物,注意面部保暖。
3.刮痧后饮用~毫升温开水。
4.面痛实证者,可每日轻刮面部患侧,其他部位可间隔2~3日刮痧1次,虚证可间隔4~5日刮痧1次,连续8次为1个疗程,休息1~2周后再行第2个疗程,应连续治疗2~3个疗程。
刮痧是一种简单易学、安全有效的家庭实用医疗保健技能,能够治疗各类常见疾病。如果您对刮痧感兴趣,并且希望从“零”开始学刮痧,这本图文结合的刮痧教学书推荐给您——《刮痧疗法》
点击封面了解更多,扫码免费试读
本书系统介绍了刮痧疗法的基础理论、刮痧技术、刮痧应用。涵盖了刮痧疗法的起源和发展、刮痧疗法的理论基础、刮痧疗法的现实意义、经络腧穴学说、刮痧的器具与介质、刮痧的操作方法、痧的内涵及其临床意义、刮痧治疗的原则和作用,以及常见病的刮痧治疗等内容。本书实用性强,语言简练清晰,并配套了十二种刮痧临床常用手法的操作要领和注意事项,并且每一种手法都配有视频,可供读者边看边学。▼往期精彩回顾▼治疗糖尿病,抓住8类主方肩颈痛?背部僵硬?用它一喷缓解!活血通络,比泰式SPA还爽~
那些被压抑的情绪,身体都帮你记得
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有帮助,欢迎转发给更多的人。您的转发、点赞和评论是我们前进的动力。
版权声明本文部分内容选自《刮痧疗法》(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佘延芬杨继军主编),最终解释权归原作者所有。由悦读中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