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刀医生必备解剖歌诀,非常好记

2022-5-4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彭洋现在哪里就诊 http://m.39.net/baidianfeng/a_9216460.html

1.骨的数量

全身有骨二零六,

配布四肢一二六。

上比下肢多两块,①

余下八十在中轴。

面颅十五脑颅八,

每侧鼓室藏着仨,②

加上躯干五十一,

中轴八十刚好齐。

[注释]

①上比下肢多两块:上肢骨64块,下肢骨62块。

②每侧鼓室藏着仨:每侧鼓室有三块听小骨。

2.椎骨的一般形态

一体一弓围椎孔,①

椎体在前弓在后。

椎弓前根后为板,②

椎弓根间椎间孔。

两侧弓板愈合处,

向后伸出成棘突,

弓根弓板结合处,

上下关节和横突。③

[注释]

①一体一弓围椎孔:椎骨的前方为椎体,后部为椎弓,二者围成椎孔。

②椎弓前根后为板:椎弓的前部为椎弓根,后部为椎弓板。

3腰椎形态特征

椎弓发达体粗壮,

棘突宽短呈板状。①

相邻棘突裂隙宽,

便于临床行腰穿。

[注释]

①腰椎棘突宽而短,呈板状,水平伸向后方。

4椎间盘

成人间盘二十三,①

居于相邻椎体间。

周围部称纤维环,②

与邻椎体紧密连。

中部偏后是髓核,

白色胶样弹性垫。

[注释]

①成人有23个椎间盘,第1和第2颈椎之间没有椎间盘。

②周围部的纤维环坚韧而富于弹性,紧密连接两个相邻的椎体。

5颅骨

颅骨共有二十三,

关节软骨逢来连。①

保护支持脑耳眼,

后上脑颅前下面。②

前窄后宽形卵圆,

邻骨之间逢相连。

顶枕相接人字缝,

顶间矢状额顶冠。

①关节软骨逢来连:颅骨之间借关节、软骨、逢连接。

②后上脑颅前下面:颅骨以眶上缘和外耳门上缘连线为界,分为后上方的脑颅骨和前下方的面颅骨。

6颅底内面观

颅底内面不平整,

前中后窝阶梯形。①

凹凸不平多孔裂,

大部都与颅外通。

[注释]

①前中后窝阶梯形:颅底内面自前向后为颅前窝、颅中窝和颅后窝。

7颅的侧面观

外耳门、居中间,

门后乳突颧弓前。

颧弓分隔上下窝,①

颞窝上界为颞线。

额蝶枕颞会合处,

骨质薄弱是翼点。

[注释]

①颧弓分隔上下窝:颧弓将颅侧分上方的颞窝和下方的颞下窝。

8三边孔和四边孔

小大圆肌上下横,①

长头纵行孔形成,

最外纵行外科颈,

血管神经孔内行。

[注释]

①小圆肌和大圆肌横行,构成三边孔和四边孔共同的上界和下界

9手肌

居于掌侧固有肌,

外侧鱼际内小鱼;①

掌三背四掌骨间,②

四条细小蚓状肌。

[注释]

①手肌外侧群称鱼际,内侧群称小鱼际。

②手肌中间群位于掌心,包括四条蚓状肌,骨间掌侧肌(3块),骨间背侧肌(4块)。

10大肠(概况)

大肠似门框,

空回门内藏。

右柱比较短,

左柱弯而长。

全长分五部,

盲阑结直肛。①

[注释]

盲阑结直肛:盲肠、阑尾、结肠、直肠和肛管。

11肛管内观

肛柱下端肛瓣连,

形成肛窦易感染。①

柱下肛瓣连齿线,②

齿线下方色浅蓝,

肛梳下缘称白线,

内外括约分界环。

①形成肛窦易感染:肛窦底部有肛腺开口,窦内往往积存粪,易感染形成肛窦炎。

②柱下肛瓣连齿线:肛柱下端与各肛瓣边缘连接成锯齿状环形线称齿状线。

12肾的位置

肾居柱侧腹后隙,①

左比右高半椎体。

两侧肾门平腰一,

体表投影在肾区。②

①肾居柱侧腹后隙:肾位于脊柱两侧,腹膜后隙内。

②体表投影在肾区:两侧肾门约平第一腰椎水平,其体表投影在竖脊肌外缘与第12肋夹角处

13腹膜与脏器的关系

空回横盲乙状阑,

胃脾卵巢输卵管。①

子宫膀胱胆囊肝,

升降结肠直上段。②

外位器官盖一面:

输尿管肾肾上腺,

十二指肠下三段,

直肠中下和胰腺。

[注释]

①、空回横盲乙状阑,胃脾卵巢输卵管:腹膜内位器官。

②、子宫膀胱胆囊肝,升降结肠直上段:腹膜间位器官。

14体循环的静脉

体循终点右心房,

三个入口回收忙,①

三个派系收全身,

心静脉系上下腔。②

[注释]

①三个入口回收忙:上腔静脉口、下腔静脉口、冠状窦口。

②心静脉系上下腔:上腔静脉系、下腔静脉系、心静脉系。

15眼球内容物

房水晶状玻璃体,①

无色透明屈光系。

可调节的晶状体,②

调节动力睫状肌。

[注释]

①房水晶状玻璃体:房水、晶状体、玻璃体。

②可调节的晶状体:晶状体是唯一可以调节的屈光装置。

16房水循环

房水生自睫状体,

后房瞳孔前房隙,①

渗入巩膜静脉窦,

涓涓流回发源地。

[注释]

①后房瞳孔前房隙:房水由睫状体产生,充填于眼后房,经瞳孔到前房,经虹膜角膜角间隙渗入巩膜静脉窦。

17内囊

丘脑豆尾状核间,

有一宽厚白质板。

上下纤维束构成。

前肢后肢膝相连。

[注释]

内囊是位于背侧丘脑、豆状核和尾状核之间,由上下行纤维束构成的宽厚白质板。可分为:内囊前肢、内囊膝。

18基底核

埋于髓质近脑底,

豆尾屏状杏仁体。

豆尾合称纹状体,

协调运动及张力。

[注释]

基底核位于髓质内,靠近脑底,包括豆状核、尾状核、屏状核、杏仁体。

19腰丛组成及位置

腰丛组成较简单,

前支腰一至腰三。

胸末腰四各一半,

腰大深方横突前。

??特大好消息——颈肩腰腿疼痛的克星??

“液针刀治疗颈肩腰腿疼痛学习班”将于年1月14日在长沙开班啦!现正火热报名中!

▲液针刀适应症:主治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骨质增生症、风湿类风湿疾病、四肢顽固性麻木、股骨头无菌性坏死、肩周炎、各种神经痛(如坐骨神经痛、枕神经卡压性偏头痛)、弹响指、滑囊炎、膝关节韧带损伤、老年骨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腰肌劳损、足跟痛等多种疾病。针刀松解同时植入药酶线治疗脊柱相关疾病、胃炎、胃十二指肠溃疡、哮喘、慢性支气管炎、癫痫病、中风后遗症等有独特的疗效。

▲授课内容:

1、颈椎病的发病机理、颈椎局部解剖,颈椎疾病的诊断思路与液针刀进针要点。

2、腰椎病的发病机理、腰椎局部解剖,腰椎疾病的诊断思路与液针刀进针要点。

3、肩背胸部的局部解剖,肩背胸部疾病诊断思路与液针刀进针要点。

4、膝关节部的局部解剖,膝关节病变的诊断思路与液针刀进针要点。

5、上肢部疼痛疾病液针刀疗法临床治疗。

6、下肢部疼痛疾病液针刀疗法临床治疗。

7、液针刀生物酶植入治疗脊柱相关疾病。

8、最新注射疗法班。

注射疗法技巧、特效穴位注射、痛点注射、神经阻滞、侧隐窝注射、椎间孔注射、骶管冲击注射、三叉神经痛注射、前列腺腺体注射、枝川疗法等。讲授多功能针药线埋植最新技术!同时免费传授三氧在疼痛科的临床应用。

▲主讲专家:液针刀疗法创始人“党东旭”教授

▲上课时间:年1月15-18日(14日现场报到)

▲上课

转载请注明:
http://www.sqbpc.com/ysjk/995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医院地址: 健康热线: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