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三亚丨夏季常见病的防护及中医诊治
2020-11-9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孔庆爱主任与主持人悦悦
夏季是一年中温湿度较高的季节,人体为了抵抗外界的高温,散发体内的热能,体表及汗腺孔扩张,汗出很多,同时,室内空调、电风扇的长时间使用以及生冷食物的过多摄入会导致一系列夏季易发的常见病,下面就几例适宜中医药调护及治疗的疾病作一阐述。
暑湿感冒
1
暑湿感冒,又称作夏季感冒,也就是我们百姓常说的“热伤风”,表现为过度使用空调或进食冷饮后出现的周身发热不畅,头身困重,鼻塞流涕,胸腹痞闷,恶心食欲不振或伴有腹痛腹泻等。避免出现热伤风的自我防护措施:空调不宜调得过低,减少空调环境停留时间,室内间断保持通风,保证充足睡眠,多饮水,多吃时令果蔬,勤洗手且科学洗手,切断病毒传播渠道。可首选中医治疗,辩证使用,如桑菊饮、板蓝根冲剂、藿香正气丸等口服,或金银花、黄芩、菊花、桔梗、青果等药物5-10克水泡代茶频饮,亦可选择大椎、肺腧等穴位点刺泄血拔罐治疗,疗效堪佳。
中暑
2
中暑是夏季较高发的疾病,我们常常经历过或在媒体看过,在夏季的时候,中小学生在室外,做课间操或在室外较长时间站立时,会有人发生头晕或者昏厥的情况,这就是我们所说的中暑,如何避免中暑的发生。
1.要保证足够的睡眠,早餐要进食热量充足的食物,饮水充分,保证身体各方面机能完好。
2.避免在阳光下长时间行走,必须外出时则要做好防晒,穿戴防晒服,打遮阳伞,自备绿豆解暑汤,酸梅汤等。老年人外出活动要选择节奏和缓的活动项目,时间不宜过长。如出现自觉头晕恶心,胸闷心慌,大汗出等表现,则可能是中暑的前兆,尽快寻求他人的帮助,尽快转移到通风阴凉处,宽衣解带,平卧休息。首选饮用淡糖盐水,医院就诊。
中药藿香正气水,十滴水等疗效确切。晕厥发生时可选择,针刺:十宣、涌泉、人中等穴位,以开窍醒神。
空调病
3
长期处于空调制冷的房间内,由于空气干燥,出现鼻塞、眼睛干涩、嘴唇干、头昏、打喷嚏、耳鸣、乏力、记忆力减退、皮肤发紧发干、易过敏、易起皱、关节痛、肌肉痛等“空调病”症状,这是再正常不过的。这都是人体组织脱水引起的,影响了组织养分和代谢产物的正常运转,造成的各组织的功能衰落。
个人防护:尽量避免长时间进入空调空间,如工作需要,应多饮水,食用富含维生素C及B族的食物,衣物着装尽量庇护颈部、肘腕双膝等暴露部位关节处,出现头痛、头晕及颈部、膝关节疼痛不适,可选用中药川芎茶调饮、葛根汤等口服,也可选择疼痛局部点穴、艾灸、针刺按摩等治疗,以达到去除疾病的效果。
面瘫
4
面瘫,又叫周围性面神经炎,俗称“吊线风”。一年四季均可发病,多见于夏季,中医常说:“正气存内,邪不可干”,而面瘫的发病原因正是:“正气不足,外邪入侵”。在门诊接诊的面瘫病人,所描述的发病原因的共同特点是,近期睡眠休息不好、熬夜、上火、精神紧张,接着出汗后较长时间吹风扇,久居空调房或空调车,开窗对流风睡觉。前不久,我接诊了一个病人,就是因为长途跋涉赶去另一个城市参加同学聚会,在空调房里豪饮,接着又K歌到凌晨,回家后又继续在低温空调房里睡觉,早上一觉醒来发现右口角漏水,右眼闭合不上。所以,最好的防护是:保证睡眠,不能过于透支体力脑力,频繁熬夜和过度饮酒,大汗后或进入深度睡眠时,注意不在对流风的环境或空调低温环境久待。一旦发生一侧面部麻木,口角歪斜,眼睛不能闭合等症状,要及早就诊。中医治疗面瘫:针刺、艾灸配合中药牵正散疗效确切。
睡眠障碍
5
睡眠障碍,进入夏季,天气炎热,昼长夜短,人们户外娱乐活动相对增多,就寝时间相对延后,加之会有蚊虫叮咬等问题,人体睡眠生物钟会发生一系列变化,容易发生入睡慢、睡眠浅、易醒、或醒后疲劳、精神不振等一系列睡眠障碍。防护措施:尽量给自己设定规律的就寝时间,中医认为:不睡子时觉,说的就是,睡眠时间不能超过晚上11点。睡前两小时减少声光电等外来刺激及兴奋。睡眠环境相对固定,温湿度适宜,避免蚊虫入侵。发生睡眠障碍影响正常生活及工作时,应需及时就诊。
中医药辨证施治疗效显著,且无药物依赖及不良反应。如酸枣仁汤、天王补心丹、柏子养心丸等,同时配合手法针刺、点穴、耳穴压豆等。
急性肠胃炎等
6
急性胃炎、肠炎、消化不良,夏季天气炎热,很多人喜食生冷食品。体外的高温和胃肠道摄入寒凉之品的反差,导致胃肠功能急剧下降,会出现腹胀腹痛、食欲不振甚者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自我防护:尽量避免大量进食生冷食物及饮品,隔顿或隔夜食物要妥善加工处理,外出就餐选择合理的食物。大量海鲜肉类果蔬等食品不能混搭食用,急性期发作应及时就医,适当补液,口服黄连素和痛泻药方,四神丸等。病情反复发作及缠绵不愈,则选择中医辩证口服,参苓白术散、补脾益肠丸等。
皮肤类疾病
7
皮肤类疾病,夏季天气炎热,光照时间长,汗出多,空气湿度大,是皮肤病泛发的季节。如日光性皮炎、痱子、汗疱疹,湿疹、带状疱症、手足癣等,
防护措施:避免阳光充足照射皮肤,注意防晒,衣着宽松透气,勤洗澡,保持皮肤干燥清洁。一旦发生上述疾病,出现皮肤瘙痒皮疹或疼痛皲裂时,可寻求中医药辩证治疗,中药口服及外洗涂搽,或局部刺血拔罐,都是疗效确切的选择。
妇科疾病
8
妇科疾病,盆腔炎,霉菌性阴道炎,都是夏季炎热季节好发病,夏季天气炎热,空气湿度大,加之有些女性喜欢穿收腹紧身内衣裤,出汗或长时间久坐导致阴道内,细菌霉菌滋生泛滥,表现为阴道瘙痒,分泌物增多,或成豆渣样,有异味,甚者出现小腹痛,疼痛坠胀。个人防护: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澡,大小便后清洗外阴,炎热汗出时尽量不穿牛仔服等紧身内衣,尽量不使用公共洗浴泡池。发生以上情况不宜自行用药,应及时就诊,明确诊断。中医药辩证使用,汤剂口服或蛇床子汤、皂刺汤,保留灌肠或阴道冲洗,疗效持久。
本期嘉宾:孔庆爱
中医主任医师,毕业于辽宁中医药大学。从事中医药,针灸临床工作30余年。擅长针药结合治疗神经系统疾病:如功能性眩晕,偏头痛,耳鸣,神经性耳聋,周围性面神经麻痹,三叉神经痛,带状疱疹及后遗神经痛,面肌痉挛,枕大神经痛。出缺血性脑血管病导致的偏瘫,构音障碍,吞咽障碍等以及失眠,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围经期综合征,末梢神经病等。心悸,胸闷气短等心脏神经官能症。胃肠功能失调,浅表萎缩性胃炎,胃-十二指肠溃疡等。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干燥综合征等风湿免疫类疾病。颈椎病,臂丛神经麻痹,腰椎间盘突出症,退行性骨关节病等。坐骨神经痛,腓总神经麻痹等。同时中医药治疗焦虑,抑郁症,老年痴呆症等。
《健康三亚》播出时间:
每周一至周五16:00-17:00
参与方式:
1.问诊、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