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状疱疹的病因与临床症状
2020-10-17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人是水痘-带状疱疹病毒的惟一宿主,病毒经呼吸道黏膜进入血液形成病毒血症,发生水痘或呈隐性感染,以后病毒可长期潜伏在脊髓后根神经节或者颅神经感觉神经节内。当机体受到某种刺激(如创伤、疲劳、恶性肿瘤或病后虚弱等)导致机体抵抗力下降时,潜伏病毒被激活,沿感觉神经轴索下行到达该神经所支配区域的皮肤内复制产生水疱,同时受累神经发生炎症、坏死,产生神经痛。
临床表现
1.典型表现
发疹前可有轻度乏力、低热、纳差等全身症状,患处皮肤自觉灼热感或者神经痛,触之有明显的痛觉敏感,持续1~3天,亦可无前驱症状即发疹。好发部位依次为肋间神经、颈神经、三叉神经和腰骶神经支配区域。患处常首先出现潮红斑,很快出现粟粒至黄豆大小的丘疹,簇状分布而不融合,继之迅速变为水疱,疱壁紧张发亮,疱液澄清,外周绕以红晕,各簇水疱群间皮肤正常;皮损沿某一周围神经呈带状排列,多发生在身体的一侧,一般不超过正中线。神经痛为本病特征之一,可在发病前或伴随皮损出现,老年患者常较为剧烈。病程一般2~3周,水疱干涸、结痂脱落后留有暂时性淡红斑或色素沉着。
2.特殊表现
(1)眼带状疱疹系病毒侵犯三叉神经眼支,多见于老年人,疼痛剧烈,可累及角膜形成溃疡性角膜炎。
(2)耳带状疱疹系病毒侵犯面神经及听神经所致,表现为外耳道或鼓膜疱疹。膝状神经节受累同时侵犯面神经的运动和感觉神经纤维时,可出现面瘫、耳痛及外耳道疱疹三联征,称为Ramsay-Hunt综合征。
(3)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带状疱疹常伴有神经痛,在发疹前、发疹时以及皮损痊愈后均可发生,但多在皮损完全消退后或者1个月内消失,少数患者神经痛可持续超过1个月以上,称为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4)其他不典型带状疱疹与患者机体抵抗力差异有关,可表现为顿挫型(不出现皮损仅有神经痛)、不全型(仅出现红斑、丘疹而不发生水疱即消退)、大疱型、出血性、坏疽型和泛发型(同时累及2个以上神经节产生对侧或同侧多个区域皮损);病毒偶可经血液播散产生广泛性水痘样疹并侵犯肺和脑等器官,称为播散型带状疱疹。
带状疱疹治疗参考方案(供参考):三种治疗方法可根据病情单用下列一种或联合使用。
治疗1:如疱疹已破溃,可酌情采用3%硼酸溶液或0.1%利凡诺尔溶液湿敷,然后再用无菌棉签将鱼金注射液2支、病毒唑0.1g、2%利多卡因注射液2ml、生理盐水4ml混匀西瓜霜喷剂成糊状,均匀涂于患处。如疱疹未破,用生理盐水冲洗,再涂上述药膏,均覆盖周边,令其自然干燥,8次/天,面积大、疼痛剧烈的患者,可增加涂抹次数,12次/d。为了缩短病程,建议成人可口服阿昔洛韦,西咪替丁,干扰素;对于儿童患者可配合直肠给药:鱼金注射液1-2/次/天。以上治疗可在10天左右痊愈。
治疗2:刺破疱疹,清创后,对准疱疹局部雾化,鱼金注射液+野菊花注射液+聚肌胞+利巴韦林,各一支,口服转移因子胶囊提高免疫力,疼痛则肌注伊痛舒注射液或沿着疱疹边缘皮下注射。
治疗3:先拔罐,令病人选好体位,一般取坐位。然后充分暴露病灶区。用闪火法,先在皮损两端吸拔,接著沿带状分布,将罐依次拔在疱疹密集簇拥之处。罐具大小,依部位而选,但必须拔紧。如松弛不紧者,一定要重新吸拔。罐数,按病灶范围而定,以排满为度,留罐约15分钟。留罐期间,如罐内出现水泡,不必介意。拔罐后将野菊花注射液和氯霉素针剂喷洒创面。一般每日一次,不计疗程,直至痊愈。然后镇痛治疗,伊痛舒注射液4ml+2%利多卡因2ml,沿疱疹周沿皮下注射。同时抗病毒消炎治疗,成年人肌注鱼金注射液4ml,bid,儿童直肠给药2-4ml,bid。加用口服阿昔洛韦或更昔洛韦和干扰素。
(备注:对于重度带状疱疹,以上2个治疗可同时使用,效果更佳。)
陕药集团山海丹药业始终致力于--
“立足基层卫生事业助力基层医疗发展服务基层百姓健康”
感谢